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鄭功成代表:從戰略高度促進大學生就業

發布時間:2022-03-10 15:3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代表委員手記】

  作者:鄭功成(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又是一年畢業(ye) 季。逾千萬(wan) 高校學子即將完成學業(ye) ,步入工作崗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部分行業(ye) 、部分企業(ye) 招聘不暢、需求下降,高校畢業(ye) 生總量創新高和一直存在的結構性矛盾疊加所帶來的影響更加凸顯。

  盡管主管部門每年都會(hui) 出台相關(guan) 政策,但年年畢業(ye) 季都會(hui) 出現就業(ye) 焦慮現象,這表明我國迫切需要有適合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戰略與(yu) 長久之計。鑒於(yu) 高校畢業(ye) 生已成為(wei) 城鎮新增就業(ye) 的最大群體(ti) ,而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又對高素質專(zhuan) 業(ye) 人才提出更大需求,我主張從(cong) 戰略高度重視大學生就業(ye) 問題。

  著力開發適合大學生的戰略性就業(ye) 空間,應成為(wei) 主攻方向。今年,我國高校畢業(ye) 生已逾千萬(wan) ,沒有巨量級戰略性就業(ye) 空間,不可能從(cong) 根本上解決(jue) 好大學生就業(ye) 問題。事實上,我國確實存在這樣的戰略性就業(ye) 空間:一是為(wei) 人服務的行業(ye) 。城鄉(xiang) 居民對養(yang) 老、育幼、助殘服務的需求持續高漲且不可逆轉,這些行業(ye) 可容納數以千萬(wan) 計的勞動者,且大多適合大學生就業(ye) ,但現在發展滯後,建議就業(ye) 、產(chan) 業(ye) 、教育等部門高效協同促進其發展。二是社會(hui) 組織。我國現有90多萬(wan) 家社會(hui) 組織,它們(men) 可以創造適合高校畢業(ye) 生的百萬(wan) 量級崗位,但現在尚未引起足夠重視。三是靈活就業(ye) 崗位。進入新時代,各種靈活的新業(ye) 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是可以發揮個(ge) 體(ti) 創造性的廣闊就業(ye) 空間,但目前政策促進力度還不夠,社會(hui) 保障措施尚未跟上,需要盡快完善。

  重塑新的就業(ye) 觀念,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程。當前,還有許多人抱著隻有進入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才算就業(ye) 的舊觀念,這表明需要從(cong) 戰略高度重塑新的就業(ye) 觀念。一方麵,應將就業(ye) 優(you) 先全麵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各項政策,各方共同發力引領積極就業(ye) 觀和自主創業(ye) 觀,營造職業(ye) 無貴賤、就業(ye) 皆平等的良好氛圍,真正讓勞動者光榮,讓勤勞者致富。另一方麵,還要強化就業(ye) 培訓與(yu) 指導,以增強大學生對就業(ye) 市場的適應性並調適心理預期。如加強職業(ye) 生涯教育和就業(ye) 實習(xi) 實踐,實施供需對接就業(ye) 育人項目,支持畢業(ye) 生靈活就業(ye) 、體(ti) 驗式就業(ye) 、自主或合夥(huo) 創業(ye) ,將個(ge) 人發展與(yu) 市場需求、社會(hui) 需要結合起來考慮。

  加快優(you) 化就業(ye) 服務網絡這一重要的公共設施。就業(ye) 和教育部門要協同配合,利用互聯網建立功能強大的綜合信息平台和精準的專(zhuan) 業(ye) 信息平台並延伸到校園,同時將招聘活動常態化、靈活化,既方便畢業(ye) 生尋找就業(ye) 機會(hui) ,又節省用人單位招聘成本。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0日 07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