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天琴一號”衛星測出全球重力場數據

發布時間:2022-03-10 16:02:00來源: 科技日報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自主空間引力波探測“天琴計劃”首席科學家羅俊透露,中山大學“天琴一號”衛星近期已獲得全球重力場數據,這是我國首次使用國產(chan) 自主衛星測得全球重力場數據。

  該項技術此前一直為(wei) 美國和德國所壟斷,“天琴一號”使得我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三個(ge) 有能力自主探測全球重力場的國家。

  羅俊說:“‘天琴一號’衛星並不是專(zhuan) 門的重力衛星,它的目的是進行空間引力波探測關(guan) 鍵技術驗證,但是因為(wei) 天琴計劃需要多個(ge) 領域技術集成突破才能完成,所以同步實現了諸多前沿領域的科技突破,地球重力場探測就是其中之一。”

  羅俊介紹,2020年8月7日,“天琴一號”開展了約30小時的地球重力場應用試驗。在此期間,“天琴一號”衛星關(guan) 鍵載荷全球導航衛星係統(GNSS)接收機和慣性傳(chuan) 感器同時開機,衛星飛行軌跡基本實現全球覆蓋。對於(yu) 獲得的數據,中山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天琴計劃團隊進行了反複分析和論證計算,獲得了全球15階地球重力場模型、全球重力異常分布網格圖、全球大地水準麵高分布網格圖,並於(yu) 近期形成全球重力場數據科學報告,完成了在軌測試總結評估。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天琴一號’此次重力場測量的精度不算高。”羅俊說,這個(ge) 結果更大的意義(yi) 在於(yu) 走通了利用低軌衛星反演全球重力場的數據處理全流程技術,為(wei) 我國後續的重力衛星計劃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和平證實了這個(ge) 試驗結果。孫和平說:“這也說明‘天琴一號’衛星不僅(jin) 原定的技術驗證任務全部完成且超出預期,從(cong) 時間上看,這是我國第一次自主測得全球重力場,也意味著‘天琴一號’實際上是我國第一顆有重力場測量功能的衛星。”

  據介紹,地球重力場數據對國計民生具有重大戰略意義(yi) ,能服務於(yu) 大地測量、地球物理、油氣資源勘探、國防安全等領域,有助於(yu)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防災減災等人類共同麵臨(lin) 的挑戰,是具有戰略價(jia) 值的基礎數據。

  “天琴一號”是目前國內(nei) 第一顆由國家正式立項發射的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驗證衛星。天琴計劃“沿途下蛋”的基礎研究創新模式,已經生成了多項用於(yu) 服務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的科學技術。

  羅俊還透露,“天琴二號”驗證衛星項目目前正在順利推進。

  記者 龍躍梅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