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何叔衡》:發現一個被遺忘的精神世界

發布時間:2022-03-11 12:13: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王昶溪

  《何叔衡》是劉苗苗導演的一部新片,這部影片的主人公何叔衡是中共一大代表,他1876年出生於(yu) 湖南寧鄉(xiang) ,去世於(yu) 1935年初。由於(yu) 去世時間比較早,今人對他的了解並不多。劉苗苗導演將他的故事搬上銀幕,重新挖掘了中共早期黨(dang) 史的重要精神資源。何叔衡是一個(ge) 前清秀才,又是一位“無產(chan) 階級新政權法治建設的開創者、奠基者、摸索者”。他是如何參與(yu) 革命並完成自己的一生的,就成為(wei) 一段值得追溯和探索的曆史。

  導演劉苗苗是北京電影學院78班的學生,是張藝謀的同年級同學,但劉苗苗以早慧著稱。她剛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時才16歲,比張藝謀他們(men) 足足小了十幾歲。她23歲開始拍電影,完成了處女作《遠洋軼事》。1992年拍攝的《雜嘴子》是小成本影片,但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藍》、羅伯特·奧特曼的《銀色·性·男女》一道,入圍第50屆威尼斯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終《雜嘴子》獲得“國會(hui) 議長”金獎,評委會(hui) 主席、《楚門的世界》導演彼得·威爾對它讚歎不已。劉苗苗導演一度退隱,我們(men) 曾很長一段時間看不到她的作品。但是前年她拍攝了《紅花綠葉》,在業(ye) 內(nei) 受到廣泛的好評,那種光影敘事的營造仍然充滿了活力。這部電影故事的發生地在西海固,導演拍攝出了那個(ge) 空間裏麵青年農(nong) 民平凡而詩意的生活。劉苗苗導演出生於(yu) 寧夏銀川,她的父親(qin) 是早期著名的革命家,是回民支隊的創始人。家庭背景顯然對她的精神世界產(chan) 生了重要的影響,拍攝《何叔衡》也與(yu) 她的這種人生格局有關(guan) 。

  關(guan) 於(yu) 這部由瀟湘電影集團出品的《何叔衡》,劉苗苗導演曾講述了其拍攝的初衷,她說:“我隻是想真心實意地,把前清秀才出身的何叔衡如何開始了他的共產(chan) 主義(yi) 信仰,如何為(wei) 救世濟民而努力,如何追求大同世界的人生過程記錄下來。我做這個(ge) 片子的時候,努力地去理解這樣一個(ge) 很好的人,盡量地通過現有的素材去想象他的人生故事。”

  劉苗苗導演向筆者講述了她創作的艱難過程。何叔衡的史料其實並不多,拿到手的也就幾萬(wan) 字的一本小冊(ce) 子,找到的其他資料,其實也是對這本小冊(ce) 子信息的重複。她通過各種途徑,來做案頭功課。在看《何叔衡》的時候,我們(men) 能看到何叔衡一直在寫(xie) 日記,而在何叔衡留下的資料中,並沒有真實的日記留存下來。這些日記的內(nei) 容是導演杜撰出來的。用日記來串聯故事發生的段落與(yu) 情節,於(yu) 是剪輯的時候就增加了編排的自由度,也給予了我們(men) 進入何叔衡精神世界的另一種渠道。

  由於(yu) 有認真的考證和前期工作,本片在各個(ge) 方麵都力保其真實的質感。比如服裝方麵,在當時並不是所有人都穿軍(jun) 裝,本片遵循了這一曆史細節。這樣一部年代戲,而且要做幾次大的轉場,本片的拍攝時間(最後僅(jin) 用了三十多天)其實是非常緊迫的。但是拍攝期間如有天助,天氣雖然多變,卻是無意之間配合了劇情的需要。導演開玩笑說,這是何叔衡在天之靈的幫助。

  影片從(cong)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開始,第一個(ge) 鏡頭是寂靜的雨夜,敘述了惲代英從(cong) 被捕到犧牲的過程,表明了當時的情勢危急,並用字幕的方式直接傳(chuan) 達了因內(nei) 鬼、叛徒所導致的重大危機。以這個(ge) 事件為(wei) 背景,再以何叔衡本人獨白的鏡頭作為(wei) 引言,對時代背景和何叔衡這個(ge) 人物有了輪廓式的交代。影片的主要內(nei) 容,還是敘述他隨後赴蘇區擔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hui) 委員、臨(lin) 時中央政府工農(nong) 檢察人民委員、內(nei) 務人民委員部代部長、臨(lin) 時最高法庭主席等要職時的工作故事。

  在職期間所發生的公共事件,構成了《何叔衡》這部影片的主要情節。一是審核謝步升買(mai) 凶殺人案件。謝步升作為(wei) 當地的地頭蛇,與(yu) 上麵所謂的大人物也有著一定的關(guan) 聯,麵對這樣的人,何書(shu) 衡拒絕了他的利益誘惑,在明知處置這個(ge) 人會(hui) 給自己的仕途帶來挫折的時候,仍然秉公執法。二是對助手張清泉離婚案件的審理。何叔衡並未因人情關(guan) 係而偏袒自己的助手,合法合情,富有智慧。三是因同情助手玉珠家被錯劃為(wei) 富農(nong) ,他竟然遭到謝步升家族的報複。

  雖然拍攝時間緊張,但並沒有太影響《何叔衡》這部電影的質量,處處可以見到導演的用心。最近相關(guan) 電影多傳(chuan) 達戰爭(zheng) 與(yu) 國家的關(guan) 係。《何叔衡》的創作者們(men) 在“戰爭(zheng) 與(yu) 國家”的這個(ge) 選項後,又加了一個(ge) “生活與(yu) 國家”的維度,從(cong) 這一點來看,影片讓人倍感親(qin) 切。

  作為(wei) 一個(ge) 前清秀才,何叔衡當了幾十年教書(shu) 先生,經常身著長衫,給人一種老學究的感覺。但他的內(nei) 在世界卻充滿激情,投身於(yu) 變革的實踐,而且辦事精明。影片《何叔衡》並沒有展現何叔衡的一生,而直接從(cong) 1927年講起。那是一個(ge) 混亂(luan) 的年代,當時的法律在很多地方,可能更多地傾(qing) 向於(yu) 情緒上的主觀判斷,並未有一個(ge) 統一標準。劉苗苗導演對何叔衡的描述,妙就妙在讓他沉浸於(yu) 生活的細節之中。法律誕生於(yu) 哪裏?無非是倫(lun) 理與(yu) 道德的基準之上。倫(lun) 理與(yu) 道德又誕生於(yu) 哪裏?那必然是生活的水深火熱。劉苗苗並沒有把何叔衡這個(ge) 角色給高高地架起來,而是通過他身邊角色的生活,來慢慢地烘托。一件件瑣碎的生活小事反而更能觸動觀眾(zhong) 的心。

  影片也講述了何叔衡的犧牲。主力紅軍(jun) 長征後,留在贛南的何叔衡等人的行蹤被暴露,在轉移過程中,年近六旬的何叔衡不願成為(wei) 戰友的負擔,縱身跳下懸崖。何叔衡的同鄉(xiang) 、同行者謝覺哉曾為(wei) 他寫(xie) 下這樣的詩句:臨(lin) 危一劍不返顧,衣冠何日葬梅花。

  《何叔衡》告訴了我們(men) 中共曆史的早期有這樣一位人物——他並沒有在戰場上端起槍消滅多少敵人,也沒有作為(wei) 司令指揮某一場戰役的勝利,但是他所在的地方同樣可以稱為(wei) 戰場。這部電影開掘了早期共產(chan) 主義(yi) 信仰者的精神資源,為(wei) 較少被講述的何叔衡立傳(chuan) ,稱得上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這位中共黨(dang) 史的元老式人物真誠自發的革命激情,值得我們(men) 去體(ti) 會(hui) 和銘記。(王昶溪)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