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鼓勵食品企業用“0糖”“無糖”吸引消費者
廣州日報訊《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提出合理膳食行動,重點鼓勵全社會(hui) 減鹽、減油、減糖,提倡到2030年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不高於(yu) 5g,成人人均每日食用油攝入量不高於(yu) 25-30g,人均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高於(yu) 25g。為(wei) 了滿足消費者對“減糖”的需求,部分企業(ye) 通過宣稱“無糖”“0糖”來吸引消費者,減糖食品成為(wei) 新賣點。但同時,由於(yu) 過度使用代糖而造成消費者在食用後出現腹脹、腹痛、腹瀉等不適反應問題時有發生。
2022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劉昕表示,不鼓勵食品企業(ye) 以“0糖”“無糖”標識吸引消費者,應實實在在地減糖,如實告知消費者采取什麽(me) 措施減了多少糖或用了什麽(me) 甜味劑等。他建議,完善食品聲稱管理製度,借鑒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hui) (CAC)的做法,實現營養(yang) 成分功能聲稱用語的標準化,暢通補充和更新營養(yang) 成分功能聲稱的渠道,保障普通食品在科學證據支撐下進行規範的功能聲稱。
單純的減鹽減油減糖
導致新的健康風險
“真實、科學的食品聲稱是消費者認識和選擇各種食品、保健食品的有效工具,如何完善和規範我國食品聲稱管理工作也成為(wei) 當前急待關(guan) 注的問題。”劉昕告訴記者。劉昕是微生物藥物工程與(yu) 食品先進製造技術專(zhuan) 家,目前是教育部食品與(yu) 健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劉昕認為(wei) ,《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明確提出減油、減鹽、減糖的實施措施及目標,但越來越多的企業(ye) 認為(wei) “三減”就是終極目標,卻忽視了產(chan) 品營養(yang) 健康屬性的提升。
“當前我國食品營養(yang) 基礎理論體(ti) 係和基礎數據庫建設薄弱,針對食物中功能成分的高通量篩選、活性保持等核心技術尚未突破。對於(yu) 食物的營養(yang) 學評價(jia) 多停留在對營養(yang) 素構成的分析和生物功效的初步探索階段,缺少采用流行病學大規模人群研究和營養(yang) 幹預研究,適合於(yu) 我國國民體(ti) 質的營養(yang) 供給數據也極度匱乏。”劉昕對記者說。
劉昕還指出,目前我國食品聲稱管理存在聲稱要求不明確、聲稱功能的食品分類不統一等問題。如《GB 28050-2011》僅(jin) 列舉(ju) 了23種能量和營養(yang) 成分功能聲稱標準用語,然而食品中具有營養(yang) 和(或)生理功能的其他食物成分遠不止23種。“部分普通食品因能量和營養(yang) 成分功能聲稱的使用受限,商家往往采用打‘擦邊球’的方式與(yu) 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聲稱產(chan) 生關(guan) 聯。” 他說。
食品工業(ye) 健康轉型
“減”與(yu) “加”需並行
劉昕認為(wei) ,減鹽、減油、減糖需要做好科普與(yu) 引導,讓消費者科學看待食品中的油、鹽、糖,以市場之手倒逼食品企業(ye) 有效落實“三減”政策,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改變民眾(zhong) 的口味,按照科學規律循序漸進。
“食品企業(ye) 的‘三減’與(yu) 功能食品等新一代健康食品的‘加’需要盡早形成雙輪驅動的格局。它既需要產(chan) 業(ye) 加大科技投入以實現迭代創新,更依賴於(yu) 管理的疏堵結合和監管的有為(wei) 和到位。”劉昕表示, 我國食品工業(ye) 健康轉型的含義(yi) 絕不僅(jin) 僅(jin) 是減油、減鹽、減糖的“三減”,而是需要發展以中華傳(chuan) 統飲食文化為(wei) 根基,以科學為(wei) 基礎,以食品為(wei) 載體(ti) ,應用具天然、健康特征的功能物質和原料,以滿足不同人群的多元化需求的食品。
他建議,一方麵需要加強食物功能性成分與(yu) 人體(ti) 健康機理研究及功能性原料的開發,盡早實現對於(yu) 特殊群體(ti) 的“精準營養(yang) ”。另一方麵,需要通過解析不同人群特殊營養(yang) 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食品的研發創新,並在實踐中檢驗營養(yang) 效果,提升產(chan) 品健康內(nei) 涵,才能更好地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健康需求。
他還建議借鑒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hui) (CAC)的做法,在明確食品聲稱分類、定義(yi) 的基礎上,實現營養(yang) 成分功能聲稱用語的標準化,暢通補充和更新營養(yang) 成分功能聲稱的渠道,保障普通食品在科學證據支撐下進行規範的功能聲稱。(記者龍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