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紓困政策如何更有效
超1.5億(yi) 市場主體(ti) 承載著數億(yi) 人就業(ye) 創業(ye) 。受經濟下行壓力、新冠肺炎疫情等衝(chong) 擊,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嚴(yan) 峻考驗。過去一年,財政、貨幣等宏觀政策協同配合,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萬(wan) 億(yi) 元,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行業(ye) 企業(ye) 信貸投放,繼續執行小微企業(ye) 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政策,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國家出台了一係列減稅降費政策,實實在在為(wei) 企業(ye) 減輕了負擔,企業(ye) 能夠擠出更多資金搞創新、抓生產(chan) 、謀發展。”全國人大代表,金後盾專(zhuan) 用裝備製造集團董事長、總經理李彥平說。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製藥集團總裁李燕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21年齊魯製藥實現研發投入33.2億(yi) 元,同比增長25.3%,預繳所得稅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2.48億(yi) 元;同時,企業(ye) 持續加大固定資產(chan) 投資,享受固定資產(chan) 一次性計提折舊優(you) 惠政策抵稅2.93億(yi) 元。
“去年以來,受疫情等多種因素交織影響,醫藥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較大挑戰。我們(men) 充分利用國家出台的一係列穩增長政策,尤其是享受到了國家在科技創新、產(chan) 業(ye) 項目建設方麵的稅費優(you) 惠,把返還資金和節省下來的費用運用到研發中,加速推進研發項目進度。”李燕代表說。
減稅降費政策,加上精細化的服務,企業(ye) 營商環境也越來越好。“稅務部門推出的一係列服務舉(ju) 措,不斷優(you) 化稅收營商環境,使得港澳台僑(qiao) 商‘留廈(廈門)來’發展更有信心。”全國政協委員、華僑(qiao) 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徐西鵬說。
全國政協委員、威達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桐宇認為(wei) ,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和不確定,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實體(ti) 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仍麵臨(lin) 較大困難。
今年宏觀政策如何進一步助企紓困、促企發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穩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完善減負紓困等政策,夯實經濟穩定運行、質量提升的基礎。
根據部署,今年將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特別是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預計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wan) 億(yi) 元,其中留抵退稅約1.5萬(wan) 億(yi) 元,退稅資金全部直達企業(ye) 。
“今年實施更大力度減稅降費,規模超出市場預期。減稅與(yu) 退稅並舉(ju) ,擴大留抵退稅規模有助於(yu) 緩解企業(ye) 現金流壓力,特別是釋放了企業(ye) 在設備購買(mai) 時難以抵扣的資金,有助於(yu) 增強企業(ye) 擴大再生產(chan) 的信心;同時,也鼓勵企業(ye) 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等生產(chan) 活動中。”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財稅政策與(yu) 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表示。
今年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涉及稅種費種多、企業(ye) 戶數多,操作實施要求高、市場主體(ti) 期待高,時間緊、任務重。國家稅務總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持續完善稅費優(you) 惠政策直達快享機製,采取一係列有力措施,全力以赴確保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這項關(guan) 鍵性舉(ju) 措落地生根。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金融對實體(ti) 經濟的有效支持,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增加支農(nong) 支小再貸款,進一步推動解決(jue) 實體(ti) 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ye) 融資難題。
李彥平代表認為(wei) ,地方政府在開展融資對接服務中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但企業(ye) 融資貴、融資難的問題依然存在。她建議,融資政策更精準、更靈活,對稅務、燃氣、水業(ye) 、電力、保險、公積金等涉企信息“一鍵整合”,暢通互聯網、大數據等銀企對接渠道,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今年貨幣政策將繼續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一方麵,可以通過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有利於(yu) 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另一方麵,降低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等政策利率仍有空間和必要,這樣不僅(jin) 會(hui) 降低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從(cong) 而引導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下降,也有助於(yu) 引導廣譜利率水平下降。
“要穩住宏觀經濟基本盤和就業(ye) ,還需進一步增強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周桐宇委員建議,加強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協調聯動,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ye) 的信貸風險補償(chang) 力度,完善政策性擔保、再擔保體(ti) 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發揮好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進一步提升對不良貸款率等指標的監管容忍度。
參加全國兩(liang) 會(hui) 的代表委員表示,更大力度、靠前發力,是今年宏觀政策的突出特點,將為(wei) 市場主體(ti) 應對困難挑戰注入更強動能,為(wei) 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更有力支撐。(經濟日報記者曾金華 賀浪莎 陳果靜 李華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