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外的生活細節——“以運動員為中心”
【冬殘奧發布廳】
光明日報記者 李玉蘭(lan)
冬殘奧會(hui) 精彩不斷,運動員在賽場的拚搏給觀眾(zhong)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賽場之外,他們(men) 的生活和服務保障情況如何,大眾(zhong) 同樣十分關(guan) 心。3月10日,國際殘奧委會(hui) 和北京冬奧組委聯合舉(ju) 行“以運動員為(wei) 中心”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了許多在冬殘奧村裏、賽場之外的運動員生活情況。
冬殘奧村:運動員們(men) “溫暖的家”
2月25日正式開村,預計到3月16日關(guan) 閉,冬殘奧村作為(wei) 冬殘奧會(hui) 舉(ju) 辦期間運動員們(men) “溫暖的家”,全天候為(wei) 運動員及隨隊官員提供服務。
據北京冬奧組委奧運村部部長沈千帆介紹,公寓裏所有的門都是單臂可以操作的推拉門,還有扶手、浴凳等。臥室裏,床腳相對於(yu) 冬奧會(hui) 的時候降低了10厘米,方便坐輪椅的運動員上下床。
運動員餐廳有世界餐台、亞(ya) 洲餐台、中餐餐台等12種餐台,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努力滿足不同國家運動員的飲食習(xi) 慣和需求。餐廳也進行了無障礙改造,比如調整餐位間距,方便輪椅通行,增加通道數量,設置輪椅存放區,更改飲品、調料等的擺放規則,方便運動員取用等,運動員餐廳還準備了盲文菜單。
比賽期間,運動員健身和放鬆也很重要,冬殘奧村裏的健身中心和娛樂(le) 中心都進行了無障礙設施的提升和改造,增設了8台手搖自行車,方便殘疾運動員進行健身訓練。娛樂(le) 中心除桌式足球、台球等傳(chuan) 統娛樂(le) 設施外,還配有4D載人深海模擬器、太空模擬艙等科技感十足的最新娛樂(le) 裝備,豐(feng) 富運動員的休閑生活。
北京冬殘奧村的綜合診所設理療康複、牙科、心理谘詢等18個(ge) 科室,提供每日16小時的基本門診及24小時的緊急醫療服務,確保第一時間為(wei) 運動員提供專(zhuan) 業(ye) 的醫療與(yu) 心理服務。廣場上設置了輪椅假肢維修中心,免費為(wei) 殘奧會(hui) 運動員提供運動器具及生活輔具的維修服務,還配備打磨機、帶鋸、紅外烘箱以及焊接設備等。
“我們(men) 始終堅持‘以運動員為(wei) 中心’,希望在精心的保障服務和賽事運營共同努力下,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參賽運動員都能夠以最佳的競技狀態迎接比賽,享受比賽。”沈千帆說。
頒獎儀(yi) 式:讓高光時刻更具儀(yi) 式感
頒發獎牌是對運動員勇於(yu) 挑戰、突破自我極限的肯定,帶給運動員無限榮光。如何讓這一高光時刻更加完美?
北京冬奧組委新聞發言人嚴(yan) 家蓉介紹,設置專(zhuan) 門的頒獎廣場是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特點。冬殘奧會(hui) 除了在舞台設計、坡道搭建、候場區環境等各個(ge) 方麵都進行了無障礙環境優(you) 化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特點。以延慶頒獎廣場為(wei) 例,主舞台設計理念是“生命之樹”,靈感源於(yu) 大樹和雪花,以冰雪幻化的冰樹作為(wei) 主體(ti) ,融入長城和冰雪文化等設計元素。暖場演出特別邀請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他們(men) 曾經在全世界10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巡演,廣受好評。
頒獎花束是北京的殘疾人朋友用絨線手工編織的,被稱為(wei) “永不凋謝的奧運之花”。在冬奧會(hui) 頒獎花束的基礎上,冬殘奧會(hui) 頒獎花束增加了一支藍色波斯菊,它象征著堅強,承載著中國人民對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祝福。
除了為(wei) 冠亞(ya) 季軍(jun) 頒發獎牌外,頒獎廣場還為(wei) 獲得比賽前八名的運動員製作獲獎證書(shu) 。運動員獲獎證書(shu) 采用宣紙打印,其中冠亞(ya) 季軍(jun) 的證書(shu) 還采用了綾絹裱封。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1日 09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