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賞飯吃”的西部 期待“風光”產業更風光
兩(liang) 會(hui) 熱議
走在內(nei) 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wu) 蘭(lan) 木倫(lun) 鎮煤礦沉陷區,昔日漫天風沙景象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望無際的綠色、數萬(wan) 畝(mu) 連成一片的光伏發電板。隨著天驕綠能50萬(wan) 千瓦采煤沉陷區生態治理光伏發電示範項目陸續並網發電,能源大區在新舊能源更迭進程中再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加快推進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為(wei) 我國新能源產(chan) 業(ye) 發展提供新的借鑒,內(nei) 蒙古是一個(ge) 縮影。
昂首闊步邁入“十四五”,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如何高質量發展?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擁有這一雄厚資源的西部地區多位代表委員提出了真知灼見。
鼓勵能源多元利用
記者了解到,伊金霍洛旗將對該區域約4.2萬(wan) 畝(mu) 采煤沉陷區土地進行高標準生態修複,修複完成後實施“光伏+”項目,也就是將光伏組件利用支架加高布置於(yu) 地麵上方,上層用於(yu) 太陽能發電,下層用於(yu) 農(nong) 林業(ye) 種植、水產(chan) 養(yang) 殖,配套發展農(nong) 業(ye) 觀光、特色果蔬等旅遊產(chan) 業(ye) ,將采煤沉陷區轉變為(wei) “智能光伏田園綜合體(ti) ”。
“‘雙碳’背景下發展新能源,必須強化係統觀念、鏈式思維,推進新舊能源有序替代,確保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內(nei) 蒙古自治區黨(dang) 委書(shu) 記、人大常委會(hui) 主任石泰峰代表指出。
今年起,內(nei) 蒙古將進一步加快推進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開發利用,在全國率先建成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能源供給體(ti) 係、率先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實現由化石能源大區向清潔能源大區轉變。
聚集優(you) 勢資源,鼓勵多元發展,這與(yu) 寧夏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信息中心業(ye) 務主管方敏代表的觀點不約而同。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西北腹地,風能、太陽能資源豐(feng) 富,2012年被國家能源局確定為(wei) 全國首個(ge) 新能源綜合示範區。作為(wei) 最重要的清潔能源品種之一,光伏在能源及電力結構的占比仍然很小。
方敏建議國家支持不同技術路線的太陽能熱發電,建設太陽能光熱發電示範工程,擴大“光伏+”多元化利用,鼓勵在工業(ye) 園區、大型公共建築及民用住宅屋頂、農(nong) 業(ye) 大棚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推進光伏與(yu) 設施農(nong) 業(ye) 、畜牧養(yang) 殖、水產(chan) 開發、防沙治沙、生態旅遊一體(ti) 化發展。
促進產(chan) 業(ye) 高地建設
今年2月,華電貢覺縣拉妥和芒康縣昂多330萬(wan) 千瓦光伏電站項目開工建設。這是金沙江上遊清潔能源基地新能源開發的破局工程,也是目前全球單體(ti) 規模最大的光伏項目。
“作為(wei) 西藏水光風儲(chu) 一體(ti) 化開發的首批光伏項目,這標誌著昌都市光伏資源開發進入規模化、高速度、高質量階段。”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人民政府市長陳軍(jun) 委員表示。
“十四五”期間,昌都市將聚焦打造國家重要清潔能源基地、國家清潔能源利用示範城市、新型電力係統示範區,在嚴(yan) 守生態保護底線前提下,全力打造金沙江、瀾滄江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帶,科學開發中小流域和光伏、地熱、風電、光熱等新能源,打造國家級大型水風光儲(chu) 示範基地。
促進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建設,這也是來自住青全國政協委員馬海軍(jun) 的建議。
青海發展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條件得天獨厚,發展潛力巨大。馬海軍(jun) 認為(wei) ,結合各省資源稟賦,高質量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還存在新能源產(chan) 業(ye) 集群尚未形成、綠電消納空間有限、綠電價(jia) 值體(ti) 現不足、創新能力急需提升等問題。
馬海軍(jun) 提出,推進資源稟賦省份產(chan) 業(ye) 新基建,推進儲(chu) 能先行示範區建設,提升電網運行水平;製定國家層麵的消納方案,加大清潔能源外送消納研究;體(ti) 現綠電價(jia) 值,推進技術創新,提升產(chan) 業(ye) 自主創新能力。
構建行業(ye) 發展體(ti) 係
“‘雙碳’目標是能源行業(ye) 開啟‘加速跑’的指令牌。當下需做好的首推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ti) 係。”金風科技董事長武鋼委員指出。
風電目前是中國第三大主力電源,裝機容量超過3.28億(yi) 千瓦,作為(wei) 國內(nei) 風電龍頭企業(ye) ,金風科技更有發言權。
一方麵,企業(ye) 基於(yu) 海量不同顆粒度的數據,不斷提高風功率的預測、預報精準度;另一方麵,基於(yu) 場級協同控製和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滿足集中式和分散式場景下日益苛刻的環境要求,使風電機組和風電場真正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綠色運行。
武鋼建議,國家應健全能源管理體(ti) 係,強化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和目標責任;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實施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堅持集中式與(yu) 分布式並舉(ju) ,優(you) 先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提升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
而對於(yu) 構建行業(ye) 發展體(ti) 係,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主任康軍(jun) 代表還提出了改革能耗統計口徑、支持新能源“綠電”發展的建議。
康軍(jun) 認為(wei) ,若將清潔能源折標係數不再按火電煤耗折標係數計算,而是根據其碳排放折標為(wei) 0對待,“十四五”期間就能為(wei) 甘肅騰挪出3000萬(wan) 噸標準煤用能空間。屆時,甘肅承接東(dong) 中部產(chan) 業(ye) 轉移的能力將不斷增強,有助於(yu) 加速甘肅省經濟社會(hui) 實現綠色高質量發展。
“如能實現能耗雙控向碳雙控轉變,我省風光資源豐(feng) 富的比較優(you) 勢將得到充分發揮。”康軍(jun) 充滿期待。(記者 王迎霞 張景陽 張 蘊 符曉波 頡滿斌 實習(xi) 記者 楊宇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