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雪容融”誕生過程 創意源自大三女生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hui) 吉祥物雪容融正式上崗了。
從(cong) 成立設計修改團隊,到等待這個(ge) 被賦予運動生命和奧運精神的紅燈籠成為(wei) 全世界的主角,來自吉林藝術學院的設計成員們(men) 經曆了1134天。
這天晚上,雪容融設計團隊的成員們(men) 在一起觀看了冬殘奧會(hui) 的開幕式直播,帶著雪容融一起拍了張“全家福”。
雪容融渾身上下都彰顯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元素。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征著吉祥幸福,頭上和平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著和平友誼,也突出了舉(ju) 辦地的地域特色,整體(ti) 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chuan) 統剪紙藝術。麵部的雪塊既有“瑞雪兆豐(feng) 年”的寓意,又是擬人化的設計,讓吉祥物更加可愛。
更特別的是,雪容融是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中第一個(ge) 可以內(nei) 在發光的吉祥物。雪容融的肚子能發光,這不僅(jin) 是燈籠原始屬性的體(ti) 現,更寓意著點亮夢想,溫暖世界,代表著友愛、勇氣和堅強,體(ti) 現了冬殘奧運動員的拚搏精神和激勵世界的冬殘奧會(hui) 理念。
自己設計的燈籠創意元素,能從(cong) 全球征集的近6000份作品中脫穎而出——直到現在,24歲的薑宇帆還有一種“天上掉餡餅的感覺”。
2018年9月21日,北京冬奧組委舉(ju) 辦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吉祥物、冬殘奧會(hui) 吉祥物全球征集”吉林藝術學院專(zhuan) 場宣講活動。之後的20多天時間裏,在專(zhuan) 業(ye) 老師的指導下,吉林藝術學院征集了101幅學生作品,全部遞交到了北京冬奧組委。
當時的薑宇帆,還是吉林藝術學院產(chan) 品設計專(zhuan) 業(ye) 的一名大三學生。這位95後女孩開始收集資料和設計時,她發現往屆奧運會(hui) 吉祥物大多以動物為(wei) 主,她的第一版設計主題定為(wei) 了有吉祥寓意的麋鹿。但吉林藝術學院很多學生都設計了有麋鹿元素圖稿,就更不用說全國乃至全世界了。根據老師的提示,她發現物件也可以作為(wei) 吉祥物的形象。
薑宇帆的家鄉(xiang) 在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縣城年味厚。她想到了春節時,家家戶戶會(hui) 掛起的紅燈籠。在征集結束前的最後3天,她以中國結和大紅燈籠作為(wei) 創意素材,提交了設計圖稿。
雪容融就這樣被孕育在燈籠元素裏。
從(cong) 孕育到誕生,燈籠元素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2019年1月25日,在第一次修改會(hui) 議上,北京冬奧組委專(zhuan) 家的意見是,“僅(jin) 保留原創屬性,重新設計形象”。這意味著吉祥物的設計要重新開始。
雪容融設計團隊成員、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吳軼博介紹,當時臨(lin) 近春節,學校緊急召回了已經放寒假的薑宇帆和多位老師,組成了設計修改團隊,命名為(wei) “125團隊”。
按照冬奧組委“設計保密,盡力不要擴大設計範圍”的要求,設計團隊的人數控製在17人。為(wei) 了做好保密工作,團隊借用學校的專(zhuan) 家公寓,拉上窗簾,開啟了從(cong) 早到晚的集中修改模式。頭腦風暴、搜集素材、繪製草圖、三維呈現……大家分工明確。
18天後,團隊主創們(men) 帶著3套方案和62張草圖赴京提交。2019年2月,根據冬奧組委指導意見,取消了“中國結”形象設計。4月時,吉祥物屬性在燈籠、老北京鴿子、鹿之間多次轉換。直到5月底,紅燈籠形象的整體(ti) 方案才最終確定。
在曆時近一年的創作過程中,團隊設計了32套成型的方案,繪製了1萬(wan) 多張草圖。團隊更是凝聚了吉林藝術學院平麵設計、產(chan) 品設計、動漫設計、三維模型、文化闡述等多方力量,盡最大努力保障吉祥物的設計製作。
模型製作也由設計團隊自行完成。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10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變成了臨(lin) 時模型加工廠,3平方米的陽台被改裝成了噴漆房。建模、抽殼、3D打印、打磨、噴漆等工作,都由團隊成員親(qin) 手完成。
創作中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把燈籠賦予生命,並且與(yu) 冬殘奧會(hui) 相關(guan) 聯。
“很長一段時間,大家把思路限製在了如何把燈籠賦予動物屬性。”設計團隊成員、吉林藝術學院動漫學院副院長矯強介紹,比如給燈籠頂部安上鹿角、身體(ti) 兩(liang) 側(ce) 加上雨燕翅膀,或是讓卡通娃娃帶一個(ge) 燈籠帽子,但這些創意在視覺和寓意上都不夠理想。
有一次提交修改方案後,團隊經曆了2個(ge) 多月杳無音訊的等待,大家開始擔心努力會(hui) 否付之東(dong) 流,沒有修改機會(hui) 了。
後來,在北京冬奧組委的建議下,團隊放棄了在燈籠上添加動物屬性的思路,而是直接讓燈籠具有運動生命。
2019年8月21日,北京冬奧組委正式通知吉林藝術學院,設計方案被采納。2019年9月17日,雪容融作為(wei) 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hui) 吉祥物正式亮相。當時,品嚐到艱辛後的成功喜悅的團隊成員們(men) 都哭了。
雪容融誕生後,設計團隊又開始配合冬奧組委的安排,做相關(guan) 內(nei) 容的雪容融表情包設計和開發。
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林存真說,“燈籠形象修改得太好了,讓人愛不釋手”。
北京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吉祥物專(zhuan) 家評審委員會(hui) 主席蔣效愚給出的評價(jia) 是,雪容融是悠久燦爛的中國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結合,也是中國文化符號和冬季奧林匹克運動的展示,還是北京冬奧組委和中國人民贈送給奧林匹克運動和世界的珍貴、可愛的禮物。
“雪容融更是我人生中一份珍貴又可愛的禮物。”薑宇帆說,雪容融照亮了她的夢想,讓她有了未來的職業(ye) 方向。
在雪容融的修改設計階段,薑宇帆參與(yu) 到了每一個(ge) 程序和環節中,團隊中的16位專(zhuan) 業(ye) 老師給了她很多設計靈感和專(zhuan) 業(ye) 給養(yang) 。後來,她努力考上了吉林藝術學院視覺傳(chuan) 達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現在已經是一名研二的學生。
“以前並不確定畢業(ye) 後是否以設計為(wei) 生。”薑宇帆說,現在她很清楚,未來要成為(wei) 一名優(you) 秀的設計師,用更多作品給大家帶去美的體(ti) 驗和享受。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培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