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呈現欣欣向榮的新時代中國
總台發布2022年精品片單——
佳作呈現欣欣向榮的新時代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自2022年開年以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各電視頻道精品節目紛紛上新,為(wei) 全國觀眾(zhong) 奉上視聽盛宴。春晚、北京冬奧會(hui) 直播,現實題材電視劇《人世間》等,大劇大作雲(yun) 集,在火熱的收視氛圍中拉開了總台新一年的華彩大幕。作為(wei) 正在奮力打造具有強大引領力、傳(chuan) 播力、影響力的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ti) 的國家廣播電視台,總台將在2022年繼續發揮行業(ye) 引領作用,圍繞重大主題深入策劃、精心製作,全鏈條、全方位、全領域打造精品,以“滿屏皆精品”滿足廣大受眾(zhong) 的新期待。
重大題材影視作品——
高舉(ju) 信仰旗幟 奏響昂揚的時代主旋律
近年來總台圍繞重大題材佳作頻出,尤其是2021年《跨過鴨綠江》《大決(jue) 戰》《覺醒年代》等一批重大主題作品獻禮黨(dang) 的百年華誕,刷新了觀眾(zhong) 對主旋律題材的認識,樹立了總台出品、原創精品的良好口碑。2月24日,總台發布了《2021中國電視劇發展報告》。報告表明,2021年中國電視劇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重大題材電視劇大量湧現。2021年全國發行的重大題材電視劇共有11部437集,相比於(yu) 2020年,發行部數增加了83.33%,集數增加了58.33%。
今年將召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是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進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圍繞迎接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這條主線,總台將在重大主題影視作品創作上繼續發力。據悉,目前重點計劃有反映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的《人民的脊梁》、以北鬥全球定位係統為(wei) 背景講述新時代成就的《天望》、以“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為(wei) 背景講述大國重器的《硬核時代》等;在專(zhuan) 題片領域,有全方位生動展現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的《領航》、通過身邊的紀實故事反映黨(dang) 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奪取一個(ge) 又一個(ge) 勝利的《征程》等;紀錄片方麵,有透過珍貴革命文物回望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波瀾壯闊曆程的《紅色烙印》、全景展現偉(wei) 大長征精神的《長征之歌》、生動反映延安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形象的《我們(men) ,從(cong) 延安走來》等。
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強調,要把創新這一主基調主旋律貫穿融入總台工作各方麵全過程,全麵塑造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優(you) 勢新動能,奮力推進全鏈條、全方位、全領域的精品節目創新,努力實現“滿屏皆精品”的良好態勢。
創新曆史文化節目——
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
在近日舉(ju) 行的中央廣播電視總台2022年央視綜合頻道重點節目片單發布活動中,一係列曆史文化題材的作品精彩亮相。例如大型創新文化節目《古韻新聲》係列,將在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除夕、元宵等中國傳(chuan) 統節日期間推出,通過一物一曲,展現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係列文化專(zhuan) 題片《國家藝術檔案》,將依托中國文聯所屬十餘(yu) 個(ge) 全國性文藝家協會(hui) ,挖掘各領域頂級藝術大師匠心獨運的動人故事;係列文化紀錄片《遇見中國》,將聚焦遍及中華大地的36個(ge)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56項世界遺產(chan) 、204家國家一級博物館等重點內(nei) 容,闡釋中華文化的時代新義(yi) ,全麵展現中華文明的燦爛成就和對人類文明的重大貢獻;大型文化綜藝節目《典籍裏的中國》第二季,對典籍裏蘊含的思想精華和傳(chuan) 奇故事進行情景化呈現、通俗化解讀,讓典籍裏的文字“活”起來。
此前,總台社教類精品節目片單發布時也推出了“泱泱中華”和“文化中國”兩(liang) 大係列,包括《泱泱中華——尋商記》《泱泱中華——尋秦記》《泱泱中華——尋齊記》《泱泱中華——青銅記》四檔考古題材的紀錄片,以及《美術裏的中國》《中國書(shu) 法大會(hui) 》《孔子和我們(men) 》等特色文化節目。總台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則在片單發布中推出講述國寶故事的《如果國寶會(hui) 說話》第四季、穿越古今揭開三星堆神秘麵紗的《三星堆·神啟》、聚焦絲(si) 綢之路的《大敦煌》、講述華夏文明初始階段傳(chuan) 說的《山海經奇》、關(guan) 於(yu) 人文文化演變的《良渚》、講述中國文化對世界文化影響的《文明》、品讀中國語言魅力的《中國話》等。
另外,總台央視動漫集團也在2022年推出了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彰顯人文藝術之美的中國“名”係列,講述紅色曆史、書(shu) 寫(xie) 奮鬥故事、頌揚時代精神的中國“紅”係列動漫精品,引導廣大青少年領略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感受時代榜樣的無窮力量。在所發布的“國風經典 傳(chuan) 統文化”板塊中,有弘揚圍棋文化和競技精神的《新圍棋少年》,講述經典民間故事的《故事奶奶》,闡釋中華民族創造智慧的《巧手魯班》,以及立足敦煌文化、絲(si) 路精神的《敦煌的故事》等。
傾(qing) 聽時代發展鏗鏘足音——
聚焦改革創新的火熱實踐
圍繞迎接宣傳(chuan)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這條主線,2022年總台聚焦描繪堅忍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將推出一係列展現新時代新征程恢宏氣象的佳作。
例如總台財經節目中心重點打造的大型主題宣傳(chuan) 活動“智造中國”,通過大型紀錄片、係列新聞報道等多種形式,走進智能工廠進行專(zhuan) 業(ye) 報道、權威解讀,生動呈現中國製造業(ye) 的轉型升級;“中國品牌強國盛典”突出“中國信心 品牌力量”的主旨,集中呈現中國品牌的價(jia) 值;紀錄片《乘風破浪》聚焦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ye) ,展現中國海工重器逐步向“中國創造”轉變的發展之路;紀錄片《大國建造》第二季以“探尋建築工程的奇跡”為(wei) 主線,選擇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和工程,記錄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巨大成就。
總台社教節目中心也在精品片單發布中推出“科技中國”係列紀錄片,將鏡頭聚焦我國在科技創新上取得的新突破。其中,與(yu) 國家航天局深度合作的項目——4K科學紀錄片《你好,火星!》,全程記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探測這一重大科技事件;《電視裏的硬核科技》集中呈現總台近4年來在超高清視音頻呈現領域取得的創新應用成果;《智能中國》《探訪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別從(cong) 人工智能、國家重點實驗室等不同視角,記錄下科技強國的鏗鏘步伐。
鏡頭裏的大國形象不隻有科技創新之力,而且有山水風物之美。除了社教節目中心發布的紀錄片《大秦嶺》《風物》外,還有央視綜合頻道發布的大型文旅探訪節目《山水間的家》。節目通過實地探訪新時代生態宜居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全景式描繪一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美畫卷;自然紀錄片《秘境之眼》之《自然深處》,以大美中國的最獨特地貌為(wei) 主線,首次披露秘境中最罕見的、珍稀的、新發現的動植物及其背後的故事。
財經節目中心發布的片單中還有展現豐(feng) 富多彩米食美味以及以米為(wei) 主食的生活文化節目《中國米食大會(hui) 》;以地域特色物產(chan) 為(wei) 入口,展現中國之美、物產(chan) 之豐(feng) 的《中國風物大集》等。
近年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用不同的藝術形式和豐(feng) 富的視角生動講述中國故事,持續引領中國文藝精品創作,展現了鮮明的文化自信與(yu) 時代朝氣。滿屏精品內(nei) 容吸引了眾(zhong) 多年輕人的關(guan) 注。他們(men) 在主流故事中找到自己奮進前行的動力,在奮鬥故事中產(chan) 生心靈共鳴。近期陸續發布的2022年總台各類精品節目片單,讓我們(men) 看到了正昂首闊步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道路上的日新月異、昂揚奮進的中國。大劇看總台、大作看總台,2022年,更多具有中國氣質、中國風範的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you) 秀作品將出現在廣大受眾(zhong) 麵前。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14日 13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