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網絡視聽創作強勢崛起
主旋律網絡視聽創作強勢崛起
經過持續不斷的資源匯聚、技術迭代、類型更新,近年來的網絡視聽內(nei) 容生產(chan) 發生了由量到質的提升。從(cong) 業(ye) 者逐漸走出了探索中的迷茫,開始向精品化方向掘進。在這個(ge) 過程中,一個(ge) 突出的表現就是很多片方和創作者跳出了以往紮堆玄幻、靈異、驚悚等題材的窠臼,轉而深耕主旋律題材,靠真情的力量打動人,以精良的質感吸引人,試圖為(wei) 主流價(jia) 值傳(chuan) 播開掘更多藝術空間。在這個(ge) 過程中,一批精品力作脫穎而出,在網絡用戶中獲得較高的評價(jia) 和熱烈的反響。人們(men) 驚喜地發現,網絡視聽內(nei) 容除了“爽感”“甜度”“反轉”之外,還能看到那麽(me) 多可愛可敬的人物形象、多樣靈活的藝術呈現和潤物無聲的價(jia) 值表達。從(cong) 業(ye) 者的這些嚐試,不僅(jin) 為(wei) 助推網絡視聽生產(chan) 從(cong) 粗獷型向集約型轉變做出有益探索,也從(cong) 題材內(nei) 容、風格形式、傳(chuan) 播渠道等層麵對主旋律影視表達多樣化產(chan) 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以青春化、個(ge) 性化視角展現現實生活和曆史風雲(yun)
深刻理解時代精神,積極表達主流價(jia) 值,一直是影視創作的重要主題。尤其是近年來重大曆史事件和重要時間節點頻現,很多影視創作者緊跟曆史潮流,主動參與(yu) 到表現現實、見證曆史、展望未來的藝術創作當中,在整個(ge) 行業(ye) 形成了一股創作風潮。這幾年,相關(guan) 政府部門在引導網絡視聽生產(chan) 走精品化道路的過程中,開始科學規劃布局選題,積極、有效地引導視頻網站和內(nei) 容製作方調整供給側(ce) 。一方麵,調控玄幻、古裝等產(chan) 能過剩的題材創作,引導製作方提質減量;另一方麵,在審核立項、播出宣傳(chuan) 等方麵對反映現實生活、禮讚偉(wei) 大時代的主旋律作品提供支持。在幾方合力之下,主旋律網絡視聽作品數量和質量均穩步提升,並在題材領域嚐試多元探索。
我們(men) 欣喜地發現,腳踏實地,聚焦當下社會(hui) 熱點與(yu) 民生話題的網絡視聽作品越來越多。網絡電影如《草原上的薩日朗》《毛驢上樹》《綠皮火車》《藏草青青》《我來自北京》係列,網絡劇《約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紛紛著眼於(yu) 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支援邊疆等時代主題,在社會(hui) 變革與(yu) 國家發展的宏大背景下,聚焦紮根鄉(xiang) 村的扶貧幹部、普通百姓、創業(ye) 者、支教老師等,洞察現實生活變化過程中的那些細微褶皺。既有現實帶來的灼痛,也讓人感知平凡日常的幸福,在觸及社會(hui) 現實的深廣度上均有不凡表現。
相較於(yu) 傳(chuan) 統影視劇,網絡視聽作品體(ti) 量小,宣傳(chuan) 與(yu) 發行成本低,製片方所承受的經濟壓力小,有時麵對正在發生的火熱現實能更快速靈活地做出反應,在聚焦某些具有時效性的新話題、新趨勢與(yu) 新現象方麵擁有天然優(you) 勢。比如,網絡電影《中國飛俠(xia) 》將視角對準這幾年新興(xing) 的職業(ye) “外賣小哥”,展現他們(men)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這部作品填補了影視創作的題材空白,讓觀眾(zhong) 了解到普通勞動者的辛酸、熱血和追求,不失為(wei) 網絡視聽在主旋律創作方麵的一次成功實踐。
此外,站在重要時間節點回望曆史也成為(wei) 網絡視聽創作的題中應有之義(yi) 。以抗美援朝為(wei) 故事背景的《浴血無名川》,展現民族大義(yi) 的《辛棄疾1162》《功夫宗師霍元甲》等網絡電影以青春化、個(ge) 性化、類型化等多維敘述風格回望崢嶸歲月,使在固有印象中較為(wei) 嚴(yan) 肅刻板的曆史講述活潑起來,在不同語境下提供對於(yu) 主流價(jia) 值理念的多樣化解讀,在不同麵向上拓展主旋律題材內(nei) 涵與(yu) 外延的同時,也為(wei) 網絡視聽創作增添了幾分醇厚韻味。
平實且有網感的視覺風格適應移動優(you) 先的傳(chuan) 播生態
與(yu) “網絡視聽精品實現主旋律影視題材拓展”共生的另一個(ge) 話題,是形式的創新表達。由於(yu) 傳(chuan) 播介質、美學載體(ti) 、文本形態以及作品受眾(zhong) 的變化,網絡視聽作品從(cong) 大屏轉戰小屏,勢必從(cong) 場麵調度、景別構圖、剪輯節奏及視覺風格等多層麵進行富有針對性的革新,以適應當前移動優(you) 先的傳(chuan) 播生態。網絡視聽主旋律創作逐漸摸索出一種與(yu) 其他主旋律影視作品有所不同的視覺風格。
網絡視聽作品主要在電腦、Pad和手機端播出,由於(yu) 視頻景框受到較大限製,不適合持續時間較長、演員走位複雜、運鏡路線繁複的場麵調度。所以,《草原上的薩日朗》《中國飛俠(xia) 》《毛驢上樹》等放棄了華麗(li) 的鏡頭語言,使用簡潔明快的畫麵敘事,讓觀眾(zhong) 注意力集中於(yu) 劇情鋪排。網絡視聽作品為(wei) 適應小屏傳(chuan) 播,除在交代環境時使用全景之外,景別構圖一般以中近景拍攝動作和對話。與(yu) 這種情形相對應,網絡視聽作品的剪輯節奏大多較快,較少出現大場景、多動作的長鏡頭。如《中國飛俠(xia) 》中李安全挺身而出勇救遇險孩子的重場戲,可分為(wei) 飛奔而至、衝(chong) 出人群、勇猛登樓、平安著地等幾個(ge) 核心動作段落,剪輯節奏幹淨利落、化繁為(wei) 簡,塑造了雖身處底層、不時遭遇尷尬但始終保持善良本性的主人公形象。
除了網絡電影、網絡劇之外,微電影和短視頻在推動主旋律影視創作形式革新方麵也功不可沒。如張藝謀導演的豎屏美學微電影係列《遇見你》《陪伴你》《溫暖你》《謝謝你》等,在調度與(yu) 構圖上充分發揮手機豎屏特性。還有賈樟柯執導的短片《一個(ge) 桶》等,這些作品形式新穎,內(nei) 容暖心,價(jia) 值正向,是主旋律多樣性的有益補充。正是多種因素合力帶來的形式革新,鑄就了主旋律網絡視聽作品相對平實、親(qin) 民且具有強烈網感的視覺風格。
多屏互動、社交傳(chuan) 播使主流價(jia) 值理念深入人心
在當下多屏互動、碎片閱讀日益成為(wei) 主要傳(chuan) 播態勢的接受環境下,網絡視聽作品的傳(chuan) 播過程不僅(jin) 打破了以往傳(chuan) 統影視的時空禁錮,而且持續借助社交媒體(ti) 與(yu) 短視頻平台等進行二次分發與(yu) 社交傳(chuan) 播,形成了多元交錯的傳(chuan) 播局麵,為(wei) 推動網絡視聽主旋律作品走近大眾(zhong) 、使主流價(jia) 值理念深入人心做出有益探索。
這種探索主要在兩(liang) 個(ge) 層麵展開。一是傳(chuan) 統大型視頻網站,繼續垂直耕作、穩中求變,通過會(hui) 員付費等方式加大用戶黏性,保持傳(chuan) 統影視播出渠道優(you) 勢,同時也嚐試開發具有網絡視聽自身調性的主旋律節目和作品。如愛奇藝出品的網絡劇《約定》由六個(ge) 不同故事組成,故事之間沒有情節連續,這樣用戶在觀看時具有較大自由度,不僅(jin) 可以隨時觀看,又不用過多顧慮上下集之間的劇情銜接。這種便捷的觀賞體(ti) 驗讓網絡用戶更易接受其中所蘊含的主流價(jia) 值理念。《我來自北京》則是係列網絡電影,在愛奇藝、優(you) 酷播出後引起了矩陣式的連鎖效應。企鵝影視等聯合出品的網絡劇《在希望的田野上》隻有24集,雖體(ti) 量不大但言之有物,也符合現下網絡劇集的播出規律。
二是在新崛起的短視頻平台上,如今微博、微信、小紅書(shu) 等社交媒體(ti) 的短視頻板塊,以及具有視頻社交屬性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異軍(jun) 突起,強勢助力主旋律網絡視聽作品在青年群體(ti) 中開花結果。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用戶利用短視頻將原作及其所承載的主流價(jia) 值理念進行通俗化、趣味化轉譯,通過二次分發及圈層傳(chuan) 播,使與(yu) 主旋律網絡視聽作品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在受眾(zhong) 尤其是年輕觀眾(zhong) 群體(ti) 中迅速傳(chuan) 播開去。
大浪淘沙,隨著越來越多網絡視聽精品湧現並不斷引爆各種社交話題,網絡視聽內(nei) 容生產(chan) 已經超越了過去野蠻生長與(yu) 無序發展的混沌狀態,日益呈現出守正創新、風清氣正的精神麵貌,這對於(yu) 主旋律影視生產(chan) 的多樣化實在是可喜之事。
(作者:宗俊偉(wei) ,係鄭州大學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副教授,本文係2021年度鄭州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學學科建設專(zhuan) 項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