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中華文化基因:原來,“畫餅”還真能“充饑”
你見過可以吃的“畫”嗎?
來了,這是中國傳(chuan) 統民間手工藝——糖畫。
以勺為(wei) 筆,以糖為(wei) 墨
流淌間便可勾畫世間萬(wan) 物。
相傳(chuan) ,唐代大詩人陳子昂很愛吃黃糖,
不過他的吃法與(yu) 眾(zhong) 不同。
他將糖熔化在清潔光滑的桌麵上,
鑄成各種小動物圖案,
等糖液凝固後便拿在手上,一邊賞玩一邊品嚐。
後來,陳子昂到京城長安遊學求官,
也把這種吃法帶到了京城,
從(cong) 此糖畫這門手藝代代相傳(chuan) 。
到了清代,糖畫更加流行,製作技藝日趨精妙,
形態多為(wei) 花鳥魚蟲、福祿壽喜、十二生肖等,
都是大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吉祥圖案。
糖畫是一門集合了美食、文化和手工製作的藝術,
既可觀賞,又可食用,
作畫師傅通常無需底稿,一氣嗬成。
如今的糖畫出現了更多的創新形式,
卡通糖畫、立體(ti) 糖畫,
為(wei) 傳(chuan) 統糖畫帶來了新的生機。
中國之文化,糖畫之精神,
在一代代匠人的糖勺之間慢慢流傳(chuan) 。
中國新聞網與(yu)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聯合出品
出品人:俞嵐
總策劃:胡芳 孟群
製片人:秦瑜明 吳慶才 齊彬
編創團隊:白曉晴 周曉萌 孫洪亮 王婧雯 李怡瀅 曹航宇 傅柏燃 卜欣榮 王佳慧 溫莫寒
統籌:王凱 曾鼐
編輯:王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