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鹽收錄五冊珍貴文獻 印證鹽台兩岸濃情
中新網嘉興(xing) 3月17日電(施紫楠 張雨滴 楊劍)近日,在浙江省嘉興(xing) 市海鹽縣張元濟圖書(shu) 館特藏部,五冊(ce) 珍貴文獻被收錄其中。據悉,這是由台灣宜蘭(lan) 大學副教授劉怡伶所捐贈的藏書(shu) ,它分二次從(cong) 台灣寄來。
2022年,商務印書(shu) 館迎來125歲生日。作為(wei) 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和聲名遠播的文化品牌,商務印書(shu) 館在現代中國文化教育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早期,劉怡伶曾與(yu) 商務印書(shu) 館創始人之一張元濟的哲孫張人鳳有過交流,她的作品《張元濟中風原因的兩(liang) 種說法——陳敬仁vs張人鳳》在台灣《傳(chuan) 記文學》2022年2月號刊出,農(nong) 曆年後發行。
2月初,經過張人鳳的引薦,劉怡伶聯係上張元濟圖書(shu) 館館長、海鹽縣留聯會(hui) 會(hui) 長楊劍,表示要捐贈該文稿酬。
在楊劍的建議下,劉怡伶最終決(jue) 定采用捐書(shu) 的方式表達心意,“稿酬所購書(shu) 籍及拙作,我會(hui) 寄來張元濟圖書(shu) 館,謝謝您;張元濟先生說過,‘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shu) ’,謝謝貴館玉成,非常感謝。”
一個(ge) 月後,劉怡伶再次聯係楊劍,表示稿酬已轉購兩(liang) 筆珍貴的晚清民國時期圖書(shu) ,分別為(wei) 張元濟先生等校訂的1906年版《最新初等小學國文教科書(shu) 》(第四冊(ce) )以及有張元濟先生書(shu) 題的民國三十五年版《古文觀止》(一套四冊(ce) )。
“尤其那本百年前的國文教科書(shu) 所附彩圖,至今仍未褪色,顯示了商務印書(shu) 館早年的印製技術水平高,甚具文獻保藏價(jia) 值。”劉怡伶說。
收到贈書(shu) 後,楊劍表示,“劉怡伶用撰寫(xie) 張元濟先生文章的稿費,在台灣精心選購了與(yu) 張元濟先生有關(guan) 的晚清、民國時期的珍貴文獻,並寄贈給張元濟先生家鄉(xiang) 的圖書(shu) 館,深切感受到她對張元濟先生的尊崇和對其家鄉(xiang) 的愛心。”
其表示,將第一時間把張元濟圖書(shu) 館收藏證書(shu) 回寄劉怡伶,以表達謝意。
據悉,1902年,張元濟進入商務印書(shu) 館任編譯所所長。一個(ge) 多世紀以來,商務印書(shu) 館以“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為(wei) 己任,竭力繼承中華文化,積極傳(chuan) 播海外新知,曆經劫難又不斷重生,創造了中國文化出版事業(ye) 的輝煌。
張元濟圖書(shu) 館是浙江省黨(dang) 外知識分子思想教育基地,曾協助海鹽縣政府會(hui) 同商務印書(shu) 館、上海文史研究館等舉(ju) 辦五期全國張元濟學術思想研討會(hui) ,台灣商務印書(shu) 館董事長和相關(guan) 學者多次來海鹽參會(hui) 並給予台灣商務版圖書(shu) 饋贈。
此次劉怡伶副教授的個(ge) 人捐書(shu) ,也是兩(liang) 岸文化交流的延伸,張元濟圖書(shu) 館亦邀請劉怡伶教授有機會(hui) 參加今年下半年準備舉(ju) 辦的第六屆張元濟學術思想研討會(hui) ,讓鹽台情誼不斷深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