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熟悉題材的“陌生化”藝術表達
作者:毛琦
舞台開啟,一束光從(cong) 一排舞者的腳下悄然出現,隨著輕巧的小幅碎步,光影漸次上移,由暗轉強、由虛入實。伴隨著小演員們(men) 輕盈舒展的舞姿,音樂(le) 也如旭日般升起、擴展、騰躍。絢麗(li) 的光影充滿舞台,照亮了台下晶瑩的目光,激蕩了觀眾(zhong) 飛揚的心緒……這是芭蕾舞蹈組詩《榜樣》(以下簡稱《榜樣》 )的第一幕“一線光”。舞蹈組詩一共五幕,每一幕都是舞劇整體(ti) 不可或缺的拚接要素,人們(men) 熟悉的精神內(nei) 涵,用多樣性、陌生化的舞台元素集合發力,蓬勃噴發,形成新鮮震撼的藝術強音—— “雷鋒”“精神”“傳(chuan) 承”。
《榜樣》是由遼寧文化集團出品,遼寧芭蕾舞團青少年芭蕾舞團創作演出的全新力作,是國內(nei) 首部以芭蕾舞表現雷鋒精神的大型舞台作品,是一部以青少年為(wei) 表演主體(ti) 的芭蕾巨製。56位小演員平均年齡15歲,最小的隻有13歲,如此大膽啟用少年舞者的舉(ju) 措在全國、甚至國際舞台上都稱得上創舉(ju) 。新作、新人、新意,《榜樣》為(wei) 主旋律題材創作開辟了一條新路,形成了全新的藝術樣貌。
《榜樣》以芭蕾舞蹈組詩來命名,藝術對位非常準確。
以雷鋒事跡為(wei) 創作出發點,麵對已然浩如煙海的各類藝術作品,今天的舞劇到底應該怎麽(me) 辦?站在60年後的當下視角回望時空深處的“雷鋒”,是回到前人走過的、熟悉的故事層麵去再現,還是尋找不一樣的講述方式,製造陌生化的審美效果?現代意識和現代審美如何切入,才能在藝術層麵既貼緊主題又能翻出新意?
有銳氣、觀念新、見識廣、有國際化眼界的編導團隊一開始就沒有按常規套路出牌。舞劇的思想精髓來自《雷鋒日記》,但創作著眼點不是放在雷鋒事跡的講述上,沒有設計具象的人物和情節,而是跳出傳(chuan) 統的敘事性結構,把《雷鋒日記》中的幾點重要思想提取出來,作為(wei) 創作依據和象征符號,形成五個(ge) 平行又密切關(guan) 聯的章節,然後按抒情詩的結構來編排舞蹈、掌控情緒、安排節奏。經過多次提煉和修改,確定下來的編導文本本身就是一首語言簡淨、意蘊厚重的精美組詩,甚至《榜樣》的宣傳(chuan) 文案都是按階梯詩的樣式來表達的。文本的考究,表明創作者對品質追求的精益求精,為(wei) 後續舞台整體(ti) 呈現確定了質量標準和風格基調。
《榜樣》將古典芭蕾、新古典芭蕾與(yu) 現代舞等跨界藝術手段高度融合運用。新意迭出的舞段編排和舞台調度,小演員們(men) 的精彩表演,簡潔大氣的舞美,抒情化境的音樂(le) ,繽紛變化的燈光,造型貼切的服裝,誇張有趣並節製使用的道具,以及其他多媒體(ti) 手段的協同作用,無一處不精致地體(ti) 現了作品的高超水平和審美追求,創造了全台“一棵菜”的整體(ti) 效果。《榜樣》使“雷鋒精神”在現代表達方式和國際化氣質的舞蹈語匯中,形成了全新的、易於(yu) 接受的特質。這其中,舞劇與(yu) 所用主題和素材極為(wei) 熟悉的“近”與(yu) 表現方式陌生化處理的“遠”,構建了獨特的舞劇表現意義(yi) ,促發了觀眾(zhong) 的審美聯想,達到由衷的崇敬和全身心暢懷擁抱的效果。
從(cong) 《榜樣》的創排出發,心態與(yu) 定位的問題值得思考。
這裏的“心態”是指今天的年輕一代對於(yu) 雷鋒及“雷鋒精神”的心理認同度與(yu) 接受狀態。雖然經過了60年的時代變遷與(yu) 代際傳(chuan) 導,雷鋒精神作為(wei) 黨(dang) 紅色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以時代的最強音被唱響,在“榜樣”與(yu) “學習(xi) ”的層麵上被反複推上熱搜。但當下的青年,與(yu) 上幾代人看待雷鋒的心態多有不同。在跨過商品大潮、國門開放及信息化衝(chong) 擊的疑慮和反思之後,這一代青年是以相對成熟的、帶有一定理性思考的認可來“定位”雷鋒的,這是一種發自內(nei) 心的精神回歸與(yu) 承繼。 《榜樣》恰好製造了一次當代青年與(yu) 青年雷鋒之間跨時空的精神聯接。
如果把雷鋒產(chan) 生的年代與(yu) 當下《榜樣》的創作做一個(ge) 線性勾連,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一條軌跡:一是雷鋒事跡與(yu) 雷鋒精神形成的最初年代,純淨而閃光的思想是年輕的共和國寶貴的精神財富。二是經過一個(ge) 甲子的沉澱,《榜樣》的編創者通過雷鋒事跡提取出思想精華,再通過舞蹈詩的方式將其精神內(nei) 涵重建在舞台之上,進行藝術化的再創造。三是以青少年舞者來演繹舞劇,從(cong) 表演主體(ti) 到內(nei) 容表達都緊貼舞劇主題,建立起青少年與(yu) “學習(xi) ” “傳(chuan) 承”之間的緊密關(guan) 係。每一個(ge) 少年舞者都是時代整體(ti) 的一分子,他們(men) 表演“榜樣”,創造藝術感染力,實現雷鋒精神的形象演繹;四是由舞台至受眾(zhong) ,意義(yi) 的傳(chuan) 導通過觀眾(zhong) 的欣賞而發散、發酵,促成榜樣力量在社會(hui) 上的有效延伸。
在舞劇的特色打造上,《榜樣》有眾(zhong) 多的別裁新意。
《榜樣》有著主題的突出性、寫(xie) 實性和具體(ti) 舞段呈現上的寫(xie) 意性、可觀賞性。舞蹈詩並列的五個(ge) 部分,既各自獨立又有遞進關(guan) 係,一線串珠、缺一不可。全劇情感節奏把控得非常舒服,恰到好處。每一章節都有自己起承轉合的完整設計,統籌在一起又表現出整體(ti) 情感的先弱後強,情緒的由低至高。細節處理上,每一舞段又有其可獨立欣賞的細微之美,經得起仔細推敲。眾(zhong) 多優(you) 美的舞段如同組成鮮花的多重花瓣,單看亦美,組合更豔。與(yu) 雷鋒精神的相關(guan) 性也隨著不同章節的次第鋪陳而越來越清晰、強烈。《榜樣》留白了大片舞美空間,讓觀眾(zhong) 始終把視線放在表演者身上。背景屏幕從(cong) 開始模糊的雷鋒側(ce) 影,到有節製地播放日記和影像,再到“學習(xi) 雷鋒好榜樣”旋律的奏響和雷鋒塑像的頂天立地,主題意義(yi) 次第滲透、拉升,藝術效果直抵人心。
在演員團隊的使用和舞段的總體(ti) 設計上,全劇基本沒有編排單、雙人舞或三人舞,全部采用大群舞形式。這種安排充分看出了編創者的匠心所在。首先這些小演員都是十幾歲的孩子,雖然都很優(you) 秀但尚在普遍培養(yang) 階段,還未到突出個(ge) 性、展現個(ge) 體(ti) 的時候。還有,大群舞編排強調的是整體(ti) 即個(ge) 體(ti) 的理念,所有的個(ge) 體(ti) 都融會(hui) 在整體(ti) 中發揮作用,成為(wei) 完整的“一”。這與(yu) 各章節的分主題互為(wei) 呼應。不論是光線、種子、水滴、磚塊、釘子,都必須匯聚成群體(ti) 才更有力量。
可以說,《榜樣》的每一章節都有自己的氣息和味道。“一線光”以現代舞的寫(xie) 意切入,舞蹈意象從(cong) 感受光、捕捉光、追趕光、讚美光到變成光;“一粒種”描繪了春芽破土的優(you) 美意境。雨蒙蒙的舞台,女孩們(men) 的足尖舞如春天的細語,表現出生命的孕育與(yu) 歡快的成長;“一滴水”先是製造了空靈的環境濕度,後是逐漸聚集,漸成大海的潮汐。後兩(liang) 章節畫風一轉,舞劇進入清晰展現主題階段。“一塊磚”開始表現了兒(er) 童的自由天性,活潑雀躍也紛雜無序。然後雷鋒思想的啟迪有了行動的立竿見影、秩序建立、合作開始,集體(ti) 意識被強化。“一顆釘”是全劇的尾聲和高潮,白衣紅裙少先隊員的矯健舞姿預示了新一代的成長與(yu) 雷鋒精神的接續承載,他們(men) 是青春的代言,更是新時代的嶄新希望。至此,舞劇被推向高潮。
(作者係遼寧省文化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一級編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