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啟春色 萬物共“耕”新——全國春耕備耕狀況觀察
【經濟界麵】
光明日報記者 陳晨
犁鏵翻開泥土,種子播下希望。春分已過,天氣轉暖,全國由南向北進入春耕大忙時節。當前,華南地區早稻已經播種,黃淮海小麥陸續返青拔節。放眼望去,廣袤田野上,縱橫阡陌間,隨處可見農(nong) 人忙碌的身影,萬(wan) 物在春色中次第“耕”新,一幅春和景明的春耕圖景在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徐徐繪就。
五穀者,萬(wan) 民之命,國之重寶。春耕之所以重要,在於(yu) 其進展直接影響著全年糧食生產(chan) 。今年糧食生產(chan) 方向是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當前,全國春耕備耕狀況如何?種子、農(nong) 機等農(nong) 資保障情況怎樣?記者進行了采訪。
保障糧食安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
“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chan) 年年要抓緊。要嚴(yan) 防死守18億(yi) 畝(mu) 耕地紅線,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要建設高標準農(nong) 田,真正實現旱澇保收、高產(chan) 穩產(chan) 。”
——2020年12月28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中央農(nong) 村工作會(hui) 議時的講話
“保證糧食安全,大家都有責任,黨(dang) 政同責要真正見效。要有合理布局,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都要保麵積、保產(chan) 量。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確,18億(yi) 畝(mu) 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nong) 田就是農(nong) 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2021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hui) 會(hui) 議專(zhuan) 題研究“三農(nong) ”工作時的講話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wan) 事,吃飯為(wei) 大。”
——2022年3月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時的講話
姚亞(ya) 奇整理
1.穩麵積穩產(chan) 量,全力以赴保夏糧豐(feng) 收
大馬力拖拉機帶著播種機疾馳向前,拉開了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第十二師二二二團2.5萬(wan) 畝(mu) 春小麥播種的序幕。“使用大型農(nong) 機,一天能播120到150畝(mu) ,2.5萬(wan) 畝(mu) 春小麥10天就能播完。播種的同時,就上了滴灌帶,緊接著就灌下第一遍水。這幾天連續降雨,土地墒情不錯,為(wei) 出苗提供了好條件。”3月14日,二二二團農(nong) 業(ye) 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徐勇告訴記者。
全國春播糧食麵積9.4億(yi) 畝(mu) 左右,占全年一半以上,對全年糧食生產(chan) 至關(guan) 重要。當前,各地不誤農(nong) 時不負春,快馬加鞭備春耕。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嚴(yan) 格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確保糧食播種麵積穩定、產(chan) 量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主產(chan) 區、主銷區、產(chan) 銷平衡區都要保麵積、保產(chan) 量”。對此,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副司長呂修濤介紹,1月下旬,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已將經國務院審定的2022年糧食生產(chan) 目標印發各省級政府,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盡快製定出台省級黨(dang) 委政府糧食安全責任製考核辦法,增加糧食麵積和產(chan) 量考核權重。
提早安排部署的同時,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去年秋冬種期間,針對秋汛不利影響,中央財政一次性新增安排14億(yi) 元用於(yu) 冀魯豫陝晉5省搶收搶種;針對冬小麥晚播弱苗比例大,促弱轉壯任務重的實際,中央財政下撥夏糧小麥促壯穩產(chan) 補助資金16億(yi) 元;針對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造成農(nong) 民種糧投入增加,中央財政安排下撥200億(yi) 元實際種糧農(nong) 民一次性補貼,調動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每斤提高2分錢,穩定農(nong) 民種糧收益預期。
去年受罕見秋汛影響,冀魯豫陝晉1.1億(yi) 畝(mu) 冬小麥晚播,占冬小麥播種麵積的三分之一,當前小麥苗情備受關(guan) 注。呂修濤回應,截至3月20日,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84.7%,比冬前增加14.2個(ge) 百分點。盡管小麥苗情在轉好,但仍長勢複雜,後期還要過春旱、“幹熱風”、倒伏和病蟲害等關(guan) 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將繼續加強分類指導,分區推進,全力以赴保夏糧豐(feng) 收。
2.強調度強監管,多措並舉(ju) 保農(nong) 資供應
江西吉安市吉州區曲瀨鎮長樂(le) 村的高標準農(nong) 田裏,種植戶李先德承包的50畝(mu) 稻田已全麵進入春播衝(chong) 刺階段,旋耕機正進行翻耕作業(ye) 。“現在我們(men) 的早稻種植大多采用翻耕直播栽培的方式,省下了育秧和移栽過程,更節省人力和種植成本。”李先德說。
農(nong) 機、種子、化肥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資料供應保障情況對春耕的順利進行具有重要作用。據介紹,今年玉米、水稻、大豆等供種量均超過需求量,馬鈴薯、棉花、春小麥等作物供種量均能滿足大田生產(chan) 需求。預計春耕化肥供應總量充足,小麥條鏽病、小麥赤黴病、油菜菌核病、蚜蟲和草地貪夜蛾等“三病兩(liang) 蟲”防治用藥備貨充足,重點地區運銷備肥備藥力度加大。農(nong) 機準備到位,預計今春期間全國將有超過2200萬(wan) 台(套)各型拖拉機、耕整地機具及播種機、水稻育插秧機具等農(nong) 機具投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目前,各地正組織開展機具檢修和機手培訓工作。
農(nong) 以種為(wei) 先。麵對今年擴大豆、擴油料的糧食生產(chan) 任務,春耕供種保障有何新特點?“我們(men) 針對大豆油料作物種子和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用種等,及時開展供需調度。爭(zheng) 取加大政策資金支持,支持大豆油料種源保障,擴大對大豆製種基地縣的支持數量,新增支持一些油料種子基地縣,布局建設一些大豆油料育種創新項目及區域性良繁基地項目,加大育種聯合攻關(guan) 力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業(ye) 管理司副司長楊海生介紹,為(wei) 確保春耕用種質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嚴(yan) 格種子市場監管,在春耕用種供種關(guan) 鍵時期,部署開展專(zhuan) 項行動,嚴(yan) 查製售假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wei) ,嚴(yan) 把種子質量關(guan) ,確保生產(chan) 用種安全。
“今年春耕預計有19.5萬(wan) 個(ge) 農(nong) 機服務組織、1000萬(wan) 多持證農(nong) 機手和90萬(wan) 多農(nong) 機維修人員活躍在生產(chan) 一線。我們(men) 將繼續推進全程機械化綜合農(nong) 事服務、規模化精細化專(zhuan) 項作業(ye) 服務等模式,促進以農(nong) 機為(wei) 載體(ti) 的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托管擴大規模。”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業(ye) 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yun) 說。
麵對近期的疫情防控形勢,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已下發通知,要求受疫情影響地區分區分級建立農(nong) 資“點對點”保供運輸綠色通道,嚴(yan) 格禁止隨意設卡攔截、斷路封路等行為(wei) ,確保春耕生產(chan) 所需農(nong) 資運輸暢通。加強農(nong) 資供需情況監測調度和調劑調運,鼓勵農(nong) 資企業(ye) 和經銷商開展“點對點”生產(chan) 、配送,確保農(nong) 民有農(nong) 資可用。
3.重指導重培訓,加強各環節科技支撐
“老鄉(xiang) ,這場雨可是好雨啊,你看這麥田都下透了,抓緊時間追肥,促弱轉壯,今年又是個(ge) 豐(feng) 收年。”前幾天,河南淮濱出現強降雨,農(nong) 技專(zhuan) 家王振旭趕到田間一線,指導當地農(nong) 民分苗情、分災情、分區域及時采取措施,力促麥苗盡快恢複生長。
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穩定,少不了科技保障支撐。在寧夏,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組織糧食生產(chan) 工作指導組和專(zhuan) 家技術服務組深入一線,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勻播等技術指導;山西組建了600人的專(zhuan) 家指導組,指導一線春季田管;河北在137個(ge) 產(chan) 糧大縣成立科技服務團,在1766個(ge) 鄉(xiang) 鎮設立科技服務站,助苗情轉化……記者了解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係統已組織大批力量下沉一線,包省包片,加強精準指導服務。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相關(guan) 研究所組成30個(ge) 科技小分隊,赴小麥主產(chan) 省區開展奪夏糧豐(feng) 收科技幫扶。
此外,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組織專(zhuan) 家製定印發《保夏糧小麥豐(feng) 收春季管理技術手冊(ce) 》口袋書(shu) 、分區域技術掛圖和明白紙300萬(wan) 冊(ce) ,下發到冀魯豫陝晉,實現重點鄉(xiang) 鎮全覆蓋;組織開展小麥促弱轉壯奪夏糧豐(feng) 收線上線下培訓月活動,組織小麥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專(zhuan) 家開展“科技壯苗”專(zhuan) 項行動,累計培訓400萬(wan) 人次。抓好綠色高產(chan) 行動帶動均衡增產(chan) ,推行種植品種、肥水管理、病蟲防控、技術指導和機械作業(ye) “五統一”,開展技術培訓、現場觀摩、指導服務等活動,示範帶動大範圍均衡增產(chan) 。
科技的力量,還體(ti) 現在更多生產(chan) 環節——農(nong) 機更“智慧”,截至去年年底,全國裝有“北鬥”定位作業(ye) 終端的農(nong) 機裝備達60萬(wan) 台,其中安裝有輔助駕駛係統的拖拉機超10萬(wan) 台,春耕春播作業(ye) 中,北鬥輔助駕駛拖拉機可全天候24小時作業(ye) 、自動操作農(nong) 具、自動調頭對行,極大地提高了作業(ye) 效率。防災強預判,針對低溫凍害、“倒春寒”、春旱等災害加密監測預警、災情調度研判,科學評估災害影響,做好抗災物資儲(chu) 備和技術準備,提早落實好防範措施。加強病蟲防控,組織開展病蟲害大區聯合監測,完善監控信息平台,準確掌握發生動態。
不負農(nong) 時,辛勤耕耘,春耕備耕時節,春天的氣息在廣袤田野間漾開,豐(feng) 收的希望在綠意盎然的土地上生長!
《光明日報》( 2022年03月24日 1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