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發布時間:2022-03-25 10:58:00來源: 人民日報

  從(cong)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汲取營養(yang) (堅持“兩(liang) 創” 書(shu) 寫(xie) 史詩)

  在閱讀與(yu) 創作中品味文化先賢的詩文,體(ti) 悟前輩所思所感,讓我深深感受到中國文化生機綿延,這是文藝工作者取之不盡的創作寶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指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複興(xing) 的時代主題,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願望緊密結合起來,以文弘業(ye) 、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鑄魂,把文藝創造寫(xie) 到民族複興(xing) 的曆史上、寫(xie) 在人民奮鬥的征程中。”作為(wei) 一名電視文藝工作者,我備受鼓舞。

  古人說:“文者,貫道之器也。”我們(men) 的文藝創作要守正創新,不僅(jin) 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chuan) 統的根脈。我從(cong) 小受父親(qin) 影響,格外喜歡曆史、文學、戲劇和古典音樂(le) 。出於(yu) 對文藝的熱愛,我成為(wei) 一名主持人。很多觀眾(zhong) 認識我,是因為(wei) 上世紀80年代上海電視台的節目《詩與(yu) 畫》。這是一檔文化節目,每天10分鍾,一幅畫、一首詩。於(yu) 是,每月背誦唐詩宋詞30首,成了我主持《詩與(yu) 畫》的必修課,也為(wei) 我在文化修養(yang) 上打下一點基礎。

  在開辦近20年的訪談節目《可凡傾(qing) 聽》中,我有時會(hui) 專(zhuan) 門訪談老藝術家,這些前輩的思想,今天依然閃光。我記得2004年餘(yu) 光中做客《可凡傾(qing) 聽》時說:“隻要心中有中國的曆史和文化,那無論身在天涯海角,那個(ge) 地方就是中國。”這讓我感觸頗深。我亦曾與(yu) 金庸傾(qing) 心交談,他的“俠(xia) 之大者,為(wei) 國為(wei) 民”印刻著中國文人的風骨氣節、家國情懷。我們(men) 回溯傳(chuan) 統文化,是為(wei) 了知曉自己根在何處,知曉民族的情感審美及文化價(jia) 值來自何方。受訪者中有不少文化名家,他們(men) 樸實生動的言語,給人極大的鼓舞和安慰。這些充滿溫情、人文和愛的中國故事,流淌著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血脈,彰顯出中國人的精神風采。

  如果說《可凡傾(qing) 聽》是為(wei) 了解讀現當代文化大家的傳(chuan) 承故事,那麽(me) 今年新推出的經典文本圍讀節目《斯文江南》則是從(cong) 文化寶庫中采擷智慧果實。“文以載道”,文字與(yu) 文字之間、先賢與(yu) 先賢之間,可以同代、隔代地唱和,這也是《斯文江南》創作的初衷。讓範仲淹遇上顧炎武,共訴家國天下的憂樂(le) 觀;讓巴金遇上蕭紅,共譜文藝的家國誌……這是我從(cong) 業(ye) 以來案頭準備時間最長的節目,3個(ge) 月間翻閱了近500萬(wan) 字資料。在閱讀與(yu) 創作中品味文化先賢的詩文,體(ti) 悟前輩所思所感,讓我深深感受到中國文化生機綿延,這是文藝工作者取之不盡的創作寶庫。

  如今,我從(cong) 事文藝工作已經30餘(yu) 年,親(qin) 眼見證我國文化事業(ye) 繁榮發展。我目睹“國潮”興(xing) 起,傳(chuan) 統文化日益受到重視,觀眾(zhong) 對文化節目的接受度也逐漸提高。不論是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上傳(chuan) 統二十四節氣的現代表達,還是由王希孟畫作《千裏江山圖》改編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都讓人看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的魅力,人們(men) 的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li) ,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時代為(wei) 文藝繁榮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舞台。“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鑄魂培根的人,必先鑄己。”作為(wei) 一名文藝工作者,我深感重任在肩,深感要不斷加強文化修養(yang) 、知識儲(chu) 備、思想淬煉,洞悉生活與(yu) 時代;要植根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作雅俗共賞、麵向未來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隻有將自己的心、情、思放到創造中去,才能創作出無愧於(yu) 時代、無愧於(yu) 人民,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好作品。

  (作者為(wei) 上海東(dong) 方衛視主持人曹可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