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成青少年接受主旋律影視重要途徑
近年來,主旋律影視創作緊扣時代脈搏,守正創新,佳作不斷湧現。2021年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也是主旋律影視創作的豐(feng) 收之年,《覺醒年代》《山海情》《跨過鴨綠江》《大決(jue) 戰》《長津湖》《功勳》等多部兼具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主旋律影視作品脫穎而出。今年春節檔上映的《長津湖之水門橋》是國產(chan) 戰爭(zheng) 電影的裏程碑。近來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作為(wei) 當代中國百姓的生活史詩,得到眾(zhong) 多觀眾(zhong) 和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的好評。同時,這批作品麵向青少年的新媒體(ti) 傳(chuan) 播卓有新意、富有成效,對於(yu) 主旋律影視創作的穩步拓進與(yu) 中國影視強國建設,具有不可忽視的美學意義(yi) 和傳(chuan) 播學價(jia) 值。
3月22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新媒體(ti) 委員會(hui) 在北京成立。成立伊始,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新媒體(ti) 委員會(hui) 就將“主旋律影視作品麵向青少年的新媒體(ti) 傳(chuan) 播”作為(wei) 參與(yu) 主辦的第一個(ge) 研討活動。
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主旋律影視作品在院線、電視、網絡等廣泛傳(chuan) 播,著眼對青少年進行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教育,培養(yang) 和激發了青少年的家國情懷、社會(hui) 責任、文化自信。尤其是新媒體(ti) 傳(chuan) 播,改變了青少年群體(ti) 單向接受教育的傳(chuan) 統格局,形成了既接受傳(chuan) 播又助力傳(chuan) 播的良性互動。新媒體(ti) 已經成為(wei) 廣大青少年接受、了解主旋律影視作品的重要途徑。嗶哩嗶哩知名UP主“珂seeker”表示,曾幾何時,自掏腰包看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年輕人並不太多,但今天的青少年觀眾(zhong) 已習(xi) 慣於(yu) 把這類影視作品一再推向各個(ge) 影視排行榜榜首。
有學者總結了青少年對主旋律影視作品多種多樣的接受和二次傳(chuan) 播方式,如對影視作品片段進行剪輯、繪製人物漫畫、開發文創產(chan) 品、梳理曆史知識、以作品關(guan) 鍵詞自我命名等。這些主動創新、極具參與(yu) 性的方式,對於(yu) 主旋律影視作品的廣泛傳(chuan) 播產(chan) 生了顯著的推動作用,也塑造了青少年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和曆史觀。
一些專(zhuan) 家認為(wei) ,當下的青少年觀眾(zhong) 在多元化的媒介文化中成長起來,表現出較強的包容心和吸收能力,對優(you) 質內(nei) 容有很強的需求,也有一定的獨立意識和價(jia) 值判斷,但尚不成熟、不穩定。主旋律影視作品應針對青少年群體(ti) 的心理特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作品篩選機製和體(ti) 係。具體(ti) 說來,要掌握數據情況,深化平台合作,做到“胸中有數”;要用活曆史資源,大力擴展周邊,做到“上下求索”。同時還要注意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和社會(hui) 正能量的傳(chuan) 播,注意傳(chuan) 播方式方法多樣化,注重互聯網思維、網感和創意,不斷提高傳(chuan) 播水平與(yu) 效果。
曆史賦予了影視作品在新媒體(ti) 傳(chuan) 播的難得機遇。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將找準主旋律影視作品與(yu) 青少年興(xing) 趣愛好、情感共鳴的融合點,掌握不同新媒體(ti) 平台的傳(chuan) 播方式和特點,以真摯、真情、真意為(wei) 前提,解決(jue) 好引導性和開放性、求同和存異、極端性和包容性等問題,通過新媒體(ti) 不斷擴大主旋律影視作品在青少年中的影響。(苗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