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發現唐代庶人墓
中新社太原4月6日電 (記者 李新鎖)山西省考古研究院6日發布朔州唐代庶人墓考古成果。3座唐墓的墓葬形製、陪葬明器等,為(wei) 研究唐代朔州地區喪(sang) 葬習(xi) 俗和考古斷代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
後寨墓地位於(yu) 山西省朔州市窯子頭鄉(xiang) 後寨村西約2公裏,是馬邑漢墓群的一部分。墓地處於(yu) 農(nong) 耕文化與(yu) 遊牧文化交融的關(guan) 鍵地帶。2019年—2020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朔州當地文物部門對該墓地進行了考古發掘,清理戰國至遼金時期墓葬400餘(yu) 座。
其中有3座唐代墓葬,分別為(wei) M189、M202和M204。從(cong) 隨葬物品的形製、特征看,3座墓葬均屬唐代中晚期墓。
和唐代貴族大墓出土精美的金銀製品、高檔瓷器不同,上述3座墓葬隨葬物品質樸、簡單。以M204隨葬塔式罐為(wei) 例,出土時,這件明器放置方式為(wei) 蓋、座、罐身,但從(cong) 器型上看,器蓋無法放置到罐口上,應不為(wei) 一套。文獻記載,唐代有專(zhuan) 門出售喪(sang) 葬用品的店鋪——“凶肆”。綜上推測,M204所出的塔式罐可能是從(cong) 市場上購買(mai) 明器時隨意組裝而成。
據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方麵介紹,從(cong) 墓葬形製看,3座唐墓均為(wei) 小型墓葬。M189為(wei) 土坑豎穴墓,從(cong) 其規模上看,墓主身份應為(wei) 平民。
M202和M204均為(wei) 刀形土洞墓,帶豎井斜坡式墓道,用土坯磚封門。唐前期,喪(sang) 葬禮儀(yi) 中有嚴(yan) 格的等級製度,庶人墓葬多為(wei) 單室長方形土洞墓和刀形土洞墓,唐後期不論身份貴賤都廣泛使用豎井墓道式的長方形土洞墓。
此外,結合墓葬年代及其所處地理環境、隨葬品多寡等因素,推斷M202與(yu) M204的墓主身份也應為(wei) 庶人。同時,兩(liang) 座墓葬的形製及方向相同,葬式一致,性別分別為(wei) 一女一男,推測其可能為(wei) 夫妻關(guan) 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