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元代山東畫家商琦的藝術人生

發布時間:2022-04-07 10:44:00來源: 齊魯晚報

  取材於(yu) 北宋畫家王希孟青綠山水《千裏江山圖》的舞蹈詩劇《隻此青綠》,在今年央視春晚火爆出圈,引來一片讚譽之聲。在元代,一位山東(dong) 畫家也有一幅青綠山水畫《春山圖卷》,他和王希孟一樣,流傳(chuan) 後世的畫作僅(jin) 此一幅,此畫現收藏在故宮博物院。他的名字叫商琦,字德符,號壽岩,曹州(今山東(dong) 菏澤市)人。

  商琦出身於(yu) 官宦書(shu) 香之家,祖父商衡是金至寧遠年(1213年)進士,官至監察禦史,清正廉潔。父親(qin) 商挺是元朝初年一位文武雙全的名臣,字孟卿,號左山。至元朝元年(1264年),商挺被召入京城拜為(wei) 中書(shu) 參知政事,曆任同僉(qian) 樞密院事、僉(qian) 書(shu) 樞密院事、樞密副使、安西王相等職。商挺還是元代大名鼎鼎的散曲家,他青年時代就和著名詩人元好問等交遊,詩、書(shu) 、畫俱工。有詩千餘(yu) 篇,可惜多已散佚,散曲今存小令十九首,多寫(xie) 戀情及四季風景。卒後追贈太師、魯國公,諡文定。商挺有子五人:商琥、商璘、商瑭、商瓛、商琦。

  有如此優(you) 越的家庭環境,作為(wei) 商挺最小兒(er) 子的商琦自幼受父親(qin) 的影響和熏陶,具有精深的文學藝術修養(yang) 。元代大德八年(1304年),元成宗鐵穆耳召見商琦,入備宿衛。商琦與(yu) 當時尚為(wei) 王子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即後來的元仁宗)交往密切。皇慶元年(1312年)仁宗即位,授商琦集賢侍講學士、朝列大夫,延右四年(1317)升侍讀官、通奉大夫,至治三年(1323年)十一月初二,升為(wei) 秘書(shu) 卿,官正三品。商琦可謂地位顯赫,很受皇帝賞識恩寵。

  商琦做官、繪畫兩(liang) 不誤,在繪畫藝術上,擅畫山水、墨竹,師承北宋著名畫家李成、郭熙一派。他師法古人亦師法自然,以自己的悟性、親(qin) 身感受作畫,筆勢雄壯、筆墨俊雅、水墨明潔,亦有高趣,聲譽日隆、馳名遐邇,與(yu) 高克恭、趙孟頫並稱為(wei) “元初三傑”,並有“獨步”“絕藝”“天下無雙比”之讚譽。

  他的繪畫風格影響了元代後期的畫壇。元代著名書(shu) 畫家柯九思題商琦《山水圖》詩雲(yun) :“眾(zhong) 奇百譎烏(wu) 可名,筆力到處俱天成。王維久死喚莫起,此畫一出疑更生。”又雲(yun) :“集賢曾畫嘉熙服,敕賜黃金拜舞歸。從(cong) 此人間畫山水,清泉白石轉晴暉。”元代宮廷盡管沒設畫院,但商琦實際上是宮廷高級畫師。

  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後,一改前朝用金銀裝飾皇家宮殿的做法,提倡用壁畫點綴,這樣既節儉(jian) ,又有文化氣息,並作為(wei) 祖宗舊製被曆代皇帝繼承下來。一些豪門貴族、達官顯貴也附庸風雅,請名畫家在府邸廳堂內(nei) 畫山水、竹石、花鳥一類題材的壁畫,所以元代壁畫比較繁榮興(xing) 盛,佛教寺廟、道教宮觀、宮殿皇室都時興(xing) 用壁畫裝飾,繪畫內(nei) 容也很廣泛。

  廟觀壁畫多是民間畫匠所為(wei) ,而皇宮和貴族豪宅的壁畫多是文人、士大夫所作,商琦就是壁畫之翹楚。仁宗曾命他畫`壁,不用金朱粉彩,隻用水墨,可見他的水墨山水、竹石畫在當時堪稱一絕。他一生繪壁畫甚多,當時許多宮殿、貴族宅第的壁畫都出自他的手筆。如當時的詩人丁複曾作詩記述商琦在仁宗太子府繪製壁畫之事:“當時可人商德符,仁皇邸西作浮圖。不喜神駿遊八極,複愛勝絕羅寰區。素壁不得畫神鬼,亦不得用金朱塗。但令水墨寫(xie) 河嶽,蒼鬆赤檜盤根株。”

  商琦還為(wei) 禦史大夫也先帖木兒(er) 的府宅繪過壁畫,趙孟頫有詩稱讚曰:“大山崒嵂摩青天,小山平遠通雲(yun) 煙。商侯胸中有丘壑,信手落筆分清妍。”元朝詩人朱晞顏也有《題開元商學士所作眉山春曉畫壁》詩:“殊庭旭日移清樾,滉漾晴窗明積雪。山翁解帶淩清寒,一掃窮陰幻銀闕。流澌溶泄春浪生,峨眉洗妝鬟髻青。盤空飛磴三百裏,仿佛中有巴猿聲。參差古木緣雲(yun) 立,獨拄西南天半壁。臥看參井懸高秋,不假丹梯手親(qin) 摘。人間無此山水佳,何年瀛海來仙崖。不應蒼翠掩春晝,雲(yun) 氣日夕屯空齋。”

  商琦曾出使蜀地、遊曆江南,飽覽了神州壯美山川,這對他的繪畫創作大有裨益,他所繪壁畫多是巴蜀風光的恢宏壯麗(li) 和江南山水的秀麗(li) 景色。元代詩人虞集有詩曰:“商公昔者觀秦蜀,劍閣崢嶸筆底開。又向江南住三載,不為(wei) 廬阜即天台。”元代文人張雨也有詩記之雲(yun) :“瞿塘白帝縈岩巒,黃牛赤甲難躋攀。峨眉西來劃開豁,劍閣北首爭(zheng) 巑岏。”

  商琦作為(wei) 朝廷大員,得到皇帝的萬(wan) 般青睞,他的畫主要是為(wei) 宮廷服務,在社會(hui) 上從(cong) 不輕易為(wei) 別人作畫。當時的高僧大沂曾向他求畫,留在山中住宿十多天,但是商琦死後也沒有寄畫來,他作詩曰:“德符一飲一石酒,山中作客兼旬久。攜我一匹束絹歸,畫成許寄墜烏(wu) 有。溪翁何幸得半幅,著我風瓢寄枯木。”再加之朝代更替,兵火戰亂(luan) ,商琦存世作品十分罕見。

  從(cong) 當時的文人、畫家題詩中可知商琦當時畫了一些山水美景。如趙孟頫有《題商琦桃源春曉圖》詩:“宿雲(yun) 初散青山濕,落紅繽紛溪水急。桃花源裏得春多,洞口春煙搖綠蘿。綠蘿搖煙掛絕壁,飛泉淙下三千尺。瑤草離離滿澗阿,長鬆落落淩空碧。雞鳴犬吠自成村,居人至老不相識。瀛洲仙客知仙路,點染丹青寄輕素。何處有山如此圖?移家欲往山中住。”通過這首詩可知商琦的這幅《桃源春曉圖》是畫天台山的桃源春曉勝境,可惜今天已無緣看到原畫了。目前被公認為(wei) 商琦之作的僅(jin) 有《春山圖卷》,現藏於(yu) 故宮博物院。

  《春山圖卷》是一幅長達兩(liang) 米多的青綠山水長卷,給人以青山疊翠、萬(wan) 物勃發的美感。畫麵遠景群山連綿,蜿蜒起伏,煙籠霧罩,雲(yun) 氣氤氳,氣勢雄偉(wei) 壯闊;近處峰巒疊翠,樹木豐(feng) 茂,鬱鬱蔥蔥,顯示出生機勃發的盎然春意;山澗中的溪水自上而下潺潺而流,時而湍急,時而平緩,好像聽到了泉水流淌之聲,為(wei) 靜謐的山川增添了動感,顯示出無限的活力;山下鬆柏挺拔,叢(cong) 林雜樹,蒼鬱深秀,湖麵廣闊,水波漣漪,岸上房舍儼(yan) 然,散落於(yu) 林木之中,有世外桃源之境;圖中人物所占比例極小,但造型準確,寥寥數筆,便點出其士子雅客身份,他們(men) 在山林之中,或相互對語、交流品評,或策杖徐行、領略山水美景。

  該畫也表現了商琦寄情山水,向往閑適平淡生活的願望。時人張雨在《贈商學士德符》詩中說他:“一貧自信如陶侃,三絕誰能似鄭虔。”

  □鄭學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