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四月,你的六月,取得我們的勝利
一封黑龍江支援吉林醫護人員的家書(shu)
我的四月,你的六月,取得我們(men) 的勝利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首批支援吉林醫療隊隊長、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劉文華
親(qin) 愛的典典:
見字如麵。
清明節,微雨,駐地籠罩著一片煙雨朦朧。今天是我們(men) 抵達吉林市支援抗疫的第23天,工作依舊忙碌且緊張,出發時你給我收集心情的小盒子,始終沒有時間來填充,最近黑龍江第三批援吉的醫療隊抵達,我終於(yu) 輕鬆了一天,有時間給你寫(xie) 這一段身心曆程。
我和團隊的夥(huo) 伴們(men) 已經奮戰了半個(ge) 多月,但這裏的情況仍然處於(yu) 攻堅階段。我知道,你即將麵臨(lin) 中考,也到了攻堅階段。媽媽卻沒能陪在你身邊,很抱歉,可我希望你理解媽媽的工作,這是我的職責所在,希望你和我一起以這份責任為(wei) 榮!
我們(men) 來做一個(ge) 約定吧:讓我們(men) 在各自的戰場,都能取得戰鬥的勝利!
3月14日,我們(men) 哈醫大二院20人的醫療隊出發支援吉林市,其中包括6名醫生、13名護理人員、1名感染監控人員。吉林與(yu) 黑龍江同飲一江水,汽車駛過鬆花江邊,我看見江畔矗立著一座“搖櫓人”的雕塑,據說明清時期吉林市是重要的造船處,劃槳者奮力與(yu) 浪搏擊的身影,仿佛講述著這座城市的堅強不屈,燃起我無比堅定的信心:相信在我們(men) 這麽(me) 多醫護人員共同努力下,吉林一定會(hui) 盡早取得抗疫的勝利!
抵達當天,我們(men) 成立了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我作為(wei) 醫療隊隊長,也擔任了支援吉林醫療隊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這是組織的信任,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和隊員們(men) 迅速進行感控學習(xi) 和各項流程對接,第二天便立即進艙,投入緊張的臨(lin) 床工作。我們(men) 團隊負責吉林市中心醫院重症病房,最多時要管理36名重患。大家每四小時輪轉1次,我作為(wei) 醫療組長則每天早中晚接班時要進艙3次。
醫護人員們(men) 隨時觀察患者的生命體(ti) 征和病情變化,呼吸機患者要隨時調整參數,觀察異常,隨時應對突發狀況,比如隨時對患者實施呼吸機、血液淨化治療、ECMO等操作。重症患者幾乎無法自理,每次操作都需要多名醫護人員協作完成,大家穿著防護服、戴著護目鏡和手套,讓很多治療操作變得笨拙。最忙的時候,同時要進行四五個(ge) 患者的操作,病房就堪稱“戰場”,同事們(men) 每次出艙時,被汗水浸透的內(nei) 衣都同水洗一般。雖然辛苦,但每當看到患者病情一天天好轉,對我們(men) 而言就是莫大的鼓舞。
我們(men) 敢拚搏、能拚搏,因為(wei) 擁有一支凝聚正能量的團隊。護理領隊羅玥琛是急診科出身,黨(dang) 員,擁有豐(feng) 富的急危重搶救經驗。剛剛抵達的第一天,他堅決(jue) 要求第一個(ge) 進入中心醫院工作:“我是黨(dang) 員,又是男士,必須第一個(ge) 上!”感染監控的遲迺洵參與(yu) 過武漢支援,是感控的“老兵”,他每天淩晨兩(liang) 點睡、早上五點起,上午8點到下午16點他要在定點醫院督導進艙、出艙隊員穿脫防護用品,還要對清潔區、二脫間進行物表采樣,落實各項感控措施,督查駐地感控,每天都要忙到淩晨。徐良、馬誌強除了病房的工作,還積極幫助每天的物資發放。護士趙偉(wei) 娣、鄭慧佳,每天從(cong) 淩晨到早8點,連續8天值後半夜的夜班,非常辛苦……團隊的每一個(ge) 人都拚盡全力,都是值得信賴的堅強夥(huo) 伴。堅信通過我們(men) 的努力,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役,“堅信吉林必有吉臨(lin) 時”。
親(qin) 愛的典典,和你講述這些,一方麵是告訴你媽媽一切都好,也想讓你了解,平靜的書(shu) 桌來之不易,媽媽和很多叔叔阿姨並肩戰鬥,守護著你們(men) 平安健康的未來。
親(qin) 愛的典典,媽媽很感謝工大附中老師們(men) 對你的培養(yang) 和陪伴,使你自信自律又陽光,成為(wei) 媽媽的驕傲。讓我們(men) 做彼此的支撐,在我的四月,你的六月,取得我們(men) 的勝利!
典典加油,媽媽愛你!
媽媽於(yu) 吉林市
2022年4月5日
(光明日報記者張士英采訪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