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長篇報告文學《獨龍春風》:一部獨龍族族群的命運史詩

發布時間:2022-04-11 16:2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10日電 (記者 高凱)以45萬(wan) 多字的體(ti) 量,厚重而鮮活地呈現一部獨龍族族群命運史詩,長篇報告文學《獨龍春風》近期推出。

  日前,由中國作家協會(hui) 創作聯絡部、《人民文學》雜誌社、雲(yun) 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hui) 、雲(yun) 南出版集團主辦,中國作家網、雲(yun) 南省作家協會(hui) 、雲(yun) 南人民出版社承辦的長篇報告文學《獨龍春風》研討會(hui) 在北京和昆明兩(liang) 地同步舉(ju) 辦。

  《獨龍春風》作為(wei) 中國作家協會(hui) “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重點選題,首發在《人民文學》雜誌2021年第11期頭條,刊登在重點欄目“光的讚歌”中。並由雲(yun) 南人民出版社同步出版。

  作家潘靈、段愛鬆深入地處怒江峽穀的獨龍江鄉(xiang) ,曆時三年,從(cong) 生活中汲取創作營養(yang) ,寫(xie) 出了一部45萬(wan) 多字厚重鮮活極具史詩品質的長篇報告文學作品。兩(liang) 位作家站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和中國減貧史的高度,全方位講述了人口較少民族獨龍族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領導下,成功實現兩(liang) 次跨越,與(yu) 全國人民一道奔小康、邁上民族複興(xing) 之路的撼人心魄的中國故事,堪稱獨龍族族群命運的壯麗(li) 史詩。

  中國作家協會(hui) 書(shu) 記處書(shu) 記邱華棟認為(wei) ,《獨龍春風》兼具豐(feng) 厚的文獻性和獨特的文學性。這部作品既注重曆史考據又結合現實調查,既腳踏大地又仰望星空,在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導向中,用漂亮的文字、紮實的形象記錄獨龍族,為(wei) 雲(yun) 南少數民族立傳(chuan) ,為(wei) 中國減貧史留影,在為(wei) 新時代中國夢立言,是一部民族團結示範,守好文學邊疆的文學範本。

  中國作協黨(dang) 組成員、書(shu) 記處書(shu) 記施戰軍(jun) 指出,作品深情謳歌的是祖國西南邊陲人口較少民族——獨龍族在新時代真實真切、動人感人的“山鄉(xiang) 巨變”。深山河穀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召喚著與(yu) 獨龍族父老鄉(xiang) 親(qin) 合力攻堅克難的人們(men) ,同心同德實現了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用忠誠和生命詮釋著“民族一家親(qin) ”的真實含義(yi) ,在實現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征程上共同熔鑄著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梁鴻鷹認為(wei) ,《獨龍春風》是一部反映雲(yun) 南獨龍族曆史文化的百科全書(shu) ,“從(cong) 古至今,由經濟到文化、群體(ti) 到個(ge) 人……它生活的發展,幸福生活的來曆,都進行了得當的敘事。”

  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徐可認為(wei) ,《獨龍春風》是一部具有史詩品質的優(you) 秀作品,堪稱一部獨龍族的發展史,作者是為(wei) 獨龍族立傳(chuan) 。“全書(shu) 分為(wei) 上下篇,上篇是回顧曆史,下篇描述的是現實。曆史與(yu) 現實的比例大致是2:3,用較多篇幅回顧獨龍族曆史,我認為(wei) 這也是作者著力為(wei) 獨龍族立傳(chuan) 的寫(xie) 作意圖。”

  “作品寫(xie) 了獨龍族如何從(cong) 一個(ge) 備受欺淩的‘直過’民族,變成一個(ge) 令人驕傲的民族。尤其是在其後半個(ge) 世紀實現兩(liang) 次大跨越,同全國各民族一起擺脫貧困,驕傲地、有尊嚴(yan) 地生活在祖國的壯美邊陲。”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hui) 副主任、中國散文學會(hui) 會(hui) 長葉梅讀完《獨龍春風》後,最深刻的感受便是:驕傲地,有尊嚴(yan) 地活著是多麽(me) 重要。她表示,這是一部全麵記錄獨龍族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報告文學,也是一部富有文采和強烈感染力的史詩性書(shu) 寫(xie) 。

  “這是一部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史詩性的品格,內(nei) 容豐(feng) 厚兼有民族學、民俗學甚至人類學價(jia) 值的優(you) 秀的報告文學作品”,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xie) 作中心執行主任、教授張清華提出,作品有套疊的四重文本,即:民族史、邊地書(shu) 、民俗誌、主題書(shu) 寫(xie) 。作品的成功之處在於(yu) ,民族學的寓意在這裏得以有問題意識地獲得展開,它把大西南地區的民族關(guan) 係、權利結構、邊境沿革和動蕩引入其中,深刻反映這一地區各民族的文化認同、家國觀念、愛國意識。

  雲(yun) 南大學教授、評論家宋家宏表示,《獨龍春風》不以主觀抒情取勝,而以生動客觀的寫(xie) 實性抓住讀者的心。作品的大量篇幅都是生動的人物與(yu) 往事追述,不追求以想象和虛構來完成情節的完整性,不追求故事情節的傳(chuan) 奇性,而以還原曆史場景為(wei) 目標。故事保留了零散與(yu) 片斷的特征,甚至由多個(ge) 片斷構成,以塑造人物形象為(wei) 目標。“作品的每一章都有這樣的描寫(xie) ,這是嚴(yan) 肅的紀實文學的寫(xie) 法,這是非虛構文學保持其藝術品質的基本要求。”

  段愛鬆當日表示,“在所有關(guan) 於(yu) 獨龍族的曆史中,沒有任何一個(ge) 時期有現在這般發人深省,一個(ge) 曾經快要滅絕的弱小民族,在不斷尋找生存發展的機會(hui) 中,如何抬起了頭、挺高了胸、邁開了步,勇敢地、有尊嚴(yan) 地站在了時代的麵前,這個(ge) 答案就藏在《獨龍春風》裏”,段愛鬆表示,獨龍族的發展跨越的確是一個(ge) 奇跡,一個(ge) 隻有在中國才能創造的奇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