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7人管好5000人 “居委幹部不要怕認錯”
(上海戰疫錄)疫情下7人管好5000人 “居委幹部不要怕認錯”
中新網上海4月13日電 題:疫情下7人管好5000人 “居委幹部不要怕認錯”
中新網記者 李佳佳
核酸檢測、信息采集、物資保供、老人配藥……一位35歲的“新書(shu) 記”是怎樣在上海疫情之下,帶領著6名居委幹部,把一個(ge) 5000多人的社區管理得井井有條的?
宋鍵是上海長寧區天山河畔花園的居委書(shu) 記,這裏25棟高層建築裏居住著5000多個(ge) 居民,是個(ge) 真正意義(yi) 上的大型社區。3個(ge) 月前,宋鍵走馬上任,“還在熟悉人頭,突然疫情就來了”。
誌願者擔任“信息員” 物流組實行AB角
突如其來的疫情沒有讓宋鍵感到手足無措,相反,由於(yu) 封控之前提前布局,社區之後的疫情防控顯得忙而不亂(luan) ,相關(guan) 管理方案甚至出現了“2.0”“3.0”的升級版。
“3月初疫情還不穩定,那時我就發現小區之前雖然有業(ye) 主群,但太混亂(luan) ,發聲的人太多”,在與(yu) 業(ye) 委會(hui) 、物業(ye) 溝通後,宋鍵著手建立以樓棟為(wei) 單位的官方微信群,每戶一人進群,提前約法三章,通過這個(ge) 群及時傳(chuan) 達政府的防疫政策及措施。
在此基礎上,宋鍵另外還成立了“寧聚883”誌願者團隊和專(zhuan) 項工作組,比如每個(ge) 樓棟選取1名誌願者擔任“信息員”,6名誌願者組成物流組承擔所在樓棟的物資運送工作;再比如物流組實行AB角,通過輪崗製減輕轉運壓力,隻在大批物資運抵時,AB組誌願者才同時上崗。
上述這些群組的建立,讓7位居委幹部在5000多人的管理中遊刃有餘(yu) 。“比如‘信息員’的設置,現在看來就很重要”,宋鍵對中新網記者說,“就好比為(wei) 社區裏的老年人配藥,我們(men) 先要排摸每個(ge) 樓棟老年人的用藥情況,然後匯總交由物流組組長上門收集醫保卡,並統一交由街道幹部外出配藥,這裏的排摸就需要信息員來做;再比如全員核酸檢測和居民的抗原自測,這麽(me) 多人的數據采集也是信息員要幹的活兒(er) 。”
“樓裏確診的陽性病人什麽(me) 時候轉運?”“我們(men) 小區什麽(me) 時候能從(cong) 封控區變成防範區?”“我什麽(me) 時候可以出門?”每天,社區居民都會(hui) 提出大量諸如此類的問題,由於(yu) 1位居委幹部要管理4至5個(ge) 樓棟,麵對大量細小且繁雜的工作,他們(men) 通常做不到一有發問第一時間回答,這時候“信息員”又派上了用場。“我們(men) 向居民倡議,由信息員收集梳理他們(men) 每天最關(guan) 心的問題,匯總後,居委幹部再有針對性地把與(yu) 此相關(guan) 的政策重點一條條拎出來,這樣就方便居民了解與(yu) 掌握。”
通過群組的方式協助居委的管理,得益於(yu) 宋鍵此前十幾年在大型國企的工作經曆,“我以前是做QC質量管理的,對‘人機料法環’這個(ge) 管理工具很熟悉,我覺得對一個(ge) 問題的分析離不開這個(ge) 邏輯”。此外,宋鍵還擅長“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有的誌願者擅長做表格,有的拿手寫(xie) 文案,有的會(hui) 信息統計,有的會(hui) 宣傳(chuan) ,就應該把他們(men) 都放到合適的崗位上去”。
多思考、多整改,不要怕認錯
基層工作本就需要細致入微,疫情之下,宋鍵這個(ge) “不怕煩”的居委書(shu) 記出現在了幾乎所有的群組。“剛開始有的人不理解,不知道居委幹部在背後做了多少工作,總是覺得我們(men) 就是坐在辦公室裏刷手機,可是我確實需要刷手機,封控的時間越長,居民煩躁的情緒抱怨的聲音就越多,我得到各個(ge) 群裏去安撫居民的情緒,解答他們(men) 的疑問,‘刷手機’也是我的工作之一。”
“把民心安撫好,很多事情才能夠做好”,宋鍵說,居民其實最關(guan) 心的是安全問題,那我們(men) 就及時地把樓裏的消殺情況反饋給他們(men) ,比如把大樓的消殺照片發到群裏,“看到我們(men) 確實在落實,下次通知他們(men) 下樓做核酸,居民也更放心,我們(men) 的工作也就更容易開展一點”。
還有很多工作宋鍵也是在防疫管理的過程當中不斷改進的。“比如我們(men) 剛開始做核酸采樣,將點位統一設置在小區會(hui) 所門前,這樣很難避免人員聚集,發現這個(ge) 問題後,現在我們(men) 將1個(ge) 集中點位改成6個(ge) 分散點位,招募相應點位對應的樓棟誌願者,這樣就把人群分流開了。我們(men) 還從(cong) 之前的1個(ge) 樓棟、1個(ge) 樓棟排隊,變成半棟樓半棟樓排隊,再變成一層一層地下樓排隊,避免了乘坐電梯時的擁擠狀況。”宋鍵說,核酸檢測不光要快,還要疏導,要安全而不是聚集。
他認為(wei) ,像居委幹部這樣做基層工作的,也需要多做事多發聲,多思考多整改,“不要怕認錯,也不要怕彎腰”。
“光做不說也是不行的”
從(cong) 3月30日以來,每天就睡3、4個(ge) 小時已經是宋鍵這半個(ge) 月來的常態,“我中間就回去了一、兩(liang) 次,洗個(ge) 澡就回來了,家裏的事兒(er) 和兩(liang) 個(ge) 孩子全是我愛人在操持,感覺挺對不起她的”。
即便如此,一開始還是有居民對我們(men) 的工作不理解,“之前有居民看我們(men) 隻能睡辦公室吃泡麵,自己在小區會(hui) 所的餐廳訂了盒飯給我們(men) 送來,他把這事的照片發到業(ye) 主群,本意也是好的,但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一種聲音是肯定我們(men) 居委幹部工作辛苦,另外一種聲音就是質疑我們(men) 克扣了保供物資”,說到這,健談的宋鍵哽咽了,好不容易平複心情後他說:“所以這件事之後我們(men) 定了個(ge) 規矩,寧可吃方便麵、睡地板,再也不接受居民除防疫物資之外的任何捐贈。”
“我們(men) 的居委幹部真的挺不容易,疫情一來,每個(ge) 人都是舍棄了小家,為(wei) 了大家,我們(men) 也需要及時讓居民了解,了解到我們(men) 的難處,看到我們(men) 的付出,認可我們(men) 的努力,光做不說也是不行的。”
簡單與(yu) 記者交談了一會(hui) 兒(er) ,宋鍵的手機再次響起,早已忙得嗓子都啞了的他隻得匆匆作別,轉身投入下一個(ge) 工作。希望上海早日春歸,居委幹部也能與(yu) 家人一起守“滬”幸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