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加強對“社區團購”價格監管
光明日報上海4月13日電(記者孟歆迪)“社區團購”缺斤短兩(liang) 、蔬菜價(jia) 格貴了、快遞費和跑腿費價(jia) 格上漲……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問題如何監管?在4月13日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作了詳細回應。
“疫情防控以來,‘社區團購’成為(wei) 封控期間市民生活物資保供的主要方式,為(wei) 保障民生、緩解‘買(mai) 菜難’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men) 對於(yu) 依法開展的社區團購是支持的。”彭文皓表示,為(wei) 了進一步規範“社區團購”價(jia) 格行為(wei) ,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根據市民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製定發布了《關(guan) 於(yu) 規範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團購”價(jia) 格行為(wei) 的提示函》,明確提示相關(guan) 組織者、經營者在開展“社區團購”過程中,應當根據經營成本,為(wei) 消費者提供價(jia) 格合理的商品,不得擾亂(luan) 市場價(jia) 格秩序;應當按照規定明碼標價(jia) ,公示商品品名、數量、規格和價(jia) 格等信息;應當優(you) 化組織管理,為(wei) 消費者做好售後服務,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
此前,針對一些市民反映蔬菜價(jia) 格上漲、價(jia) 格較疫情之前明顯偏高等情況,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已快查快辦了一批價(jia) 格違法案件。截至4月11日,上海全市共出動價(jia) 格執法人員30419人次,向各市場主體(ti) 發放提醒告誡函38903份,對檢查中發現經營者明碼標價(jia) 不規範等問題督促整改,對銷售蔬菜哄抬價(jia) 格、價(jia) 格欺詐、低標高結等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已查處192件(哄抬價(jia) 格案14件、價(jia) 格欺詐案7件、價(jia) 外加價(jia) 案9件、未明碼標價(jia) 等案件162件)。其中,兩(liang) 家世紀華聯門店通過大幅調高配送費變相哄抬價(jia) 格案、金大碗餐飲公司大幅調高配送費變相哄抬價(jia) 格案中,相關(guan) 經營者均被頂格處以罰款。同時,通過網絡社交平台加強信息搜集,針對市民反映的“高價(jia) 土豆”“99元包子”“78元白菜”等40多項輿情,監管部門迅速組織開展核查,基本上都在24小時內(nei) 辦結。
彭文皓表示,下一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依然會(hui) 把監管力量放到大家關(guan) 注的民生商品、防疫用品等領域的價(jia) 格問題上,加強對平台的監管,加強與(yu) 街鎮村居溝通聯動,多渠道挖掘價(jia) 格案件線索。對個(ge) 別假借團購之名實施哄抬價(jia) 格、囤積居奇等價(jia) 格違法行為(wei) 的,發現一起,依法從(cong) 嚴(yan) 從(cong) 快查處一起。
彭文皓說,目前,上海市商務委、郵政、發改委和市場監管局,還將對大家關(guan) 心的快遞費和跑腿費價(jia) 格明顯上漲的問題,聯合采取措施,進一步依法規範。市民如發現任何涉嫌違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wei) ,可撥打12315或者12345舉(ju) 報,市場監管部門將及時開展調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