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戰“疫”一線的青春護航人

發布時間:2022-04-14 16:39:00來源: 光明網

  “溫馨提示,同學們(men) 記得今日健康打卡!”

  “還有哪位小可愛的快遞需要代領請速速報名”

  “明天下午2點‘雲(yun) 招聘’啟動,我們(men) 線上見!”

  ……

  疫情波動以來的每一天,這樣的聲音在長沙理工大學各個(ge) 學院此起彼伏,不僅(jin) 撫慰著每一位同學的心,更是給在校的學子們(men) 打了一劑強心針。而聲音的主人,正是始終陪伴在學生左右的輔導員們(men) 。

  硬核防控,齊心共築防疫牆

  “大家穿上小馬甲,佩戴好紅袖章,抓緊時間上好廁所,等下開始工作了就不能離崗了啊!克服一下困難!”金盆嶺校區體(ti) 育館內(nei) ,城南學院輔導員楊誌凱拿著喇叭反複叮嚀著。

  “嘶啦——”

  醒目的黃色膠帶被撕開,不到一小時地麵各個(ge) 點位就已經貼好了整整齊齊的一米線。一箱一箱的防疫物資運進樓,一個(ge) 個(ge) 臨(lin) 時核酸檢測點搭建起來,一群人分散到各層宿舍,寢室門被挨個(ge) 地敲響……

  “同學們(men) ,下來做核酸啦!”

  簡單的一句話,化學學院輔導員張航已經重複了上千次。在各宿舍樓棟,他參與(yu) 了每一次核酸檢測,敲開了數百間宿舍的大門,不知疲倦的身影穿梭在宿舍樓和各個(ge) 核酸檢測點。

  9點,一切準備就緒。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戴好口罩和防護帽,不喝一口水,不進一口食,不斷地掃碼錄入、貼條形碼、遞咽拭子、準備采樣管、叮囑大家注意間隔……

  2個(ge) 校區,43004名學生,37個(ge) 學生核酸檢測台,11輪核酸檢測。學工部把每輪次的核酸檢測都當作一次疫情防控演練,按照應急處置預案的人員安排,統籌153名輔導員全員上陣,分布在43棟學生宿舍樓棟,一天10小時,無一例外。

  疫情防控工作不僅(jin) 要苦幹,還要巧幹。核酸檢測時間緊、任務重,還要輪番給每一次上崗的誌願者進行培訓,耗時耗力。怎樣才能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文新學院輔導員李敏主動創新,將誌願者培訓內(nei) 容製作成一個(ge) 簡單易懂的教學視頻,手把手教導誌願者如何錄入健康碼、處理留學生核酸檢測、特殊情況解決(jue) 方法等,生動有趣,簡單易學,大大提高了誌願者上手的速度,不僅(jin) 在學校裏得到運用,還獲得了社區的點讚及廣泛轉發。

  法學院輔導員劉陽則是絞盡腦汁想著如何讓新冠疫苗加強針接種全覆蓋,以提高學生的群體(ti) 免疫力。劉陽將學院未接種加強針學生的台賬導出,發現未接種學生中大多是因為(wei) 接種了九價(jia) 、流感疫苗等原因,並沒有不符合接種加強針條件的學生。於(yu) 是他專(zhuan) 門建群進行精準化管理,以接龍和每日更新的形式督促學生盡快接種。

  編外人員也加入了為(wei) 學生服務的隊伍。經管學院輔導員周路路的愛人也是長理的職工,他們(men) 不約而同報名學校的先鋒誌願者。一次,夫妻倆(lia) 剛好同一個(ge) 班次在學校西門值班,瓢潑大雨中,他們(men) 顧不上問對方有沒有帶傘(san) ,有沒有吃飯,而是在隊伍的一頭一尾分頭忙碌著指引學生有序領取快遞,保持安全距離。大雨一直下,兩(liang) 道白色的身影不在一起,心卻一樣向著學生。

  校園裏是一群分身乏術的輔導員,校園外,汽機學院路平安的情況有點特殊。家在遼寧的路平安因為(wei) 居住區轉為(wei) 封控區,已居家隔離了30天。雖然身不能至,他卻時刻心係校園內(nei) 的學生們(men) 。他的電腦和手機都保持全天開機,屏幕上占滿了學生們(men) 的聊天框、高風險區返校學生信息表、大家的打卡信息、年級班委召開的線上會(hui) 議……

  在教室、在宿舍、在食堂、在深夜亮燈的辦公室、在醫院急診的病室裏……哪裏有學生,哪裏就有這群輔導員的身影。他們(men) 義(yi) 無反顧,不講條件,堅定地守衛著自己的工作崗位,為(wei) 學生築起一道堅實而溫暖的“防疫牆”。

   全情陪伴,做學生的貼心人

  緊密圍繞學生、真心關(guan) 照學生、主動服務學生,這是長理輔導員的工作信條,也是他們(men) 始終如一的行動。升級的校園管控措施給學生築起了第一道安全屏障,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諸多不便。學工部分校區召開師生麵對麵座談會(hui) ,了解學生所思所盼;3次召開線上會(hui) 議,組織全體(ti) 輔導員就疫情防控下學生服務保障、學風建設、防控管理等進行研討交流。輔導員們(men) 也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用心用情化解學生難題。

  “緊急快遞代領信息表大家快填寫(xie) 一下,謝老師代收快遞啦!”一大清早,一則消息在材料學院的年級群炸開了鍋,不到半小時,數百條信息湧來。分類統計、奔赴驛站、看單、取貨、消殺、送貨……謝易真和同事們(men) 當上了“快遞員”,為(wei) 同學們(men) 送達急需必備物資。一排排包裹分類擺放,一個(ge) 個(ge) 取件碼映入眼簾,“太謝謝老師了,解決(jue) 了我的燃眉之急”,暖心的舉(ju) 動獲得同學們(men) 連連點讚。

  中午時分,才剛結束上午的核酸檢測組織工作,能動學院輔導員羅亦歐咬了口麵包便趕到了金嶺辦公大樓222,在這裏,她約好了給幾名學業(ye) 迷茫的學生“充電加油”。羅亦歐所帶的學生正值大一第二學期,學期初的學業(ye) 分析和宿舍走訪讓她敏銳地發現部分新生們(men) 陸續出現學業(ye) 迷茫、人際適應等困惑,加之近期疫情波動,焦慮、緊張、煩悶、脆弱的情緒悄然滋生。如何才能離學生的心更近?羅亦歐開辟“能量加油站”,每天中午抽出1個(ge) 小時的休息時間,邀請學生來一場心與(yu) 心的對話。學業(ye) 困惑、寢室矛盾、情感困擾……麵對各類問題,羅亦歐既是傾(qing) 聽者,還是鼓勵者和引路人,在疫情防控、新生適應關(guan) 鍵期,幫助大家樹立自信自強、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

  “史老師,我肚子疼得睡不著。”淩晨2點,正在值班的交通學院4年製輔導員史亞(ya) 傑收到學生小賀發來的一條微信。沒有絲(si) 毫猶豫,史亞(ya) 傑穿上衣服迅速趕到學生宿舍,發現他已疼得蜷縮在床角。史亞(ya) 傑趕緊背著小賀打車去了醫院急診。掛號、取藥、陪同打點滴、換藥、電話聯絡學生父母……醫院裏的史亞(ya) 傑忙前忙後,讓遠在外地的家長感激不已。小賀說:“那麽(me) 晚了,根本沒想到史老師會(hui) 第一時間出現在我麵前,生病的時候非常脆弱無助,是史老師的照顧和陪伴讓我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溫暖。”在長理,34名4年製輔導員與(yu) 學生同吃同住。疫情期間,這支比學生大不了幾歲的年輕隊伍全員輪流通宵值班,接力守護著幾萬(wan) 名學生的安全。

  “媽媽,你什麽(me) 時候才可以回家?”近段時間,5歲的兒(er) 子已經不止一次在電話中詢問媽媽李慧。為(wei) 了守護情緒抑鬱的學生小A,設計藝術學院心理輔導員李慧已經三天沒有著家,寸步不離的陪伴在學生左右。受防疫政策影響,原定由年級輔導員和心理輔導員共同護送小A回家的方案一改再改,但學生的安全卻刻不容緩。李慧和程靜征陪同學生數次輾轉醫院,與(yu) 學生父母保持密切聯係溝通動態,多次與(yu) 學生開展長達數小時的談心談話……3月20日,由於(yu) 多次出入醫院存在時空交集風險,李慧和程靜征發現自己的健康碼已被賦黃,妥善交接完學生的陪護事宜,他們(men) 的工作開啟了線上模式……

  “花式”出招 考研就業(ye) 兩(liang) 不誤

  疫情是戰場,亦是考場。當畢業(ye) 季撞上疫情期,無論是對正在考研還是就業(ye) 的學生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對此,輔導員們(men) 各顯神通,“花式”助力考研學子跨越“最後一公裏”,幫助擇業(ye) 畢業(ye) 生們(men) 按下就業(ye) “提速鍵”。

  3月下旬正值各高校考研複試高峰期,線上複試對場地、設備的要求讓考生們(men) 犯了難。水利學院馬上統籌資源,騰出6間教師工作室,並專(zhuan) 門采購了一批手機支架供考生們(men) 使用。為(wei) 了確保萬(wan) 無一失,年級輔導員黃遠發還準備了一套應急預案,給每一位考生一對一安排了教師緊急聯絡員。3月26日,黃遠發在走廊外守候正分別進行複試的學生時,求助信息傳(chuan) 來。考生陳傲的輔機位手機因電量不足馬上就要關(guan) 機,線上複試麵臨(lin) 中斷。黃遠發馬上拿起充電寶奔向學生的複試間,確保了學生複試不“斷線”。

  汽機學院輔導員宋新把辦公地點直接搬到了行五宿舍學院全新打造的“匠心學堂”育人社區。一次,她在組織核酸檢測時發現有極個(ge) 別學生未參加,就一間間宿舍走訪督促。在走訪中,她了解到肖同學因為(wei) 考研單科分數偏低,難以被心儀(yi) 學校錄取而情緒幾近崩潰。宋新帶著他一起收集分析調劑院校資料,一起在育人社區自習(xi) 打卡,相互模擬麵試環節,並為(wei) 他安排好複試場地、一同調試考場設備……4月10日,肖同學終於(yu) 收到了錄取的好消息,“反複橫跳的心終於(yu) 有了歸宿,是宋老師的牽引才讓找到了不放棄的勇氣。”

  “楊經理,請問貴單位招聘還有女生需求嗎?”土木學院就業(ye) 專(zhuan) 幹龍承運正一家一家詢問用人單位,積極推薦學院優(you) 秀女生就業(ye) 。因接洽用人單位被賦黃,居家隔離的龍承運每天的工作就是電話拜訪、電腦整理就業(ye) 數據、線上進行就業(ye) 指導、推薦。“隔離了反而更加停不下來了,有時一天電話要充3次電。”龍承運笑著說。因為(wei) 線上招聘會(hui) 全部按下暫停鍵,學生的就業(ye) 遇到新的挑戰,特別是土木專(zhuan) 業(ye) 的女生。龍承運決(jue) 定主動出擊。全年級87名女生的個(ge) 人簡曆他幾乎爛熟於(yu) 心,遇到匹配的用人單位就重點精準推薦。“把學生簡曆推倒HR眼前,把企業(ye) 崗位送到學生手上,雙管齊下促就業(ye) 。”簡曆診斷、麵試技巧、儀(yi) 態培訓……龍承運每樣都親(qin) 力親(qin) 為(wei) 。功夫不負有心人,僅(jin) 3月,學院的就業(ye) 率就提高了5個(ge) 百分點,40位學生成功簽約工作崗位,有就業(ye) 意向的女生全部拿到offer。

  “祝賀你,丫頭!”計通學院少數民族學生米熱班·麥麥提阿伍拉拿到企業(ye) offer後第一時間跟學院就業(ye) 輔導員聶靜報喜,聶靜在線上給了她一個(ge) 大大的擁抱,三個(ge) 多月的努力終見碩果。3月,在經濟下行與(yu) 疫情的雙重夾擊下,聶靜主動出新招,在校友群廣發“英雄帖”,在短短3天的時間內(nei) 就征集到了37家校友企業(ye) 的內(nei) 推信息,不僅(jin) 受到了校友們(men) 的點讚,也架起了計通學子傳(chuan) 幫帶的線上橋梁。不光是米熱班,少數民族學生艾尼卡爾·艾爾肯也在聶靜的推薦與(yu) 指導下參加了學校首場“雙向奔赴”畢業(ye) 生個(ge) 人自薦直播,並成功收到了企業(ye) 的offer……性格內(nei) 向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也是聶靜心頭肉,她專(zhuan) 門開設求職能力提升小灶班、帶領7名朋輩簡曆診斷師一份一份的修改同學們(men) 的簡曆,從(cong) 求職初心到技能滿點,同學們(men) 對學院就業(ye) 工作滿意度高達99%。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戰士”是他們(men) 共同的名字,“防疫”是他們(men) 共同的責任,“學生”是他們(men) 共同的牽掛。褪下濕透的鞋子,已連續多日值守核酸檢測現場的外國語學院輔導員毛婕在空間記錄下這樣的文字:“結束完又一天滿負荷的工作,身心俱疲的我不禁再一次問自己,所有的堅持和付出到底是為(wei) 了什麽(me) ?明媚陽光下的雲(yun) 霞山和夜晚生機勃勃的田徑場告訴了我答案——是為(wei) 了守護,守護我們(men) 的學生,守護我們(men) 熱愛的學校和這裏的一切。” 輔導員,這個(ge) 年輕的群體(ti) ,用他們(men) 的堅毅和實幹,凝聚起共同抗擊疫情的青春之力,用心用力用情書(shu) 寫(xie) 了一份關(guan) 於(yu) 初心與(yu) 使命的生動答卷。(葉正芳 陳慧 王雯)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