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王莉:《運河謠》,一部大戲唱了十年
中新網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4月14日晚,由雷佳、王宏偉(wei) 、王莉等原班人馬再度將歌劇《運河謠》搬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時,距首演已經十年。
2012年6月,曆時兩(liang) 年精心打造的歌劇《運河謠》在國家大劇院盛大首演,這是國家大劇院製作的首部以民族唱法為(wei) 載體(ti) 的原創民族歌劇。
對於(yu) 歌唱家王莉來說,一部戲十年間六輪演出,每一次感受都不一樣,對自己所扮演的關(guan) 硯硯這個(ge) 角色的理解也隨著人生的變化越來越深刻。“這是一部我非常喜愛的體(ti) 現人間大愛的歌劇,非常榮幸能夠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和觀眾(zhong) 再次一起享受民族歌劇的視聽盛宴。”
十年前,國家大劇院推出原創歌劇《運河謠》,盡管之前曾將《西施》《趙氏孤兒(er) 》等原創大戲先後搬上舞台,但是《運河謠》與(yu) 眾(zhong) 不同之處在於(yu) 它是國家大劇院製作的首部以民族唱法為(wei) 載體(ti) 的原創民族歌劇。有意思的是,當年參首輪演出的A組演員雷佳、王宏偉(wei) 是央視青歌賽民族唱法金獎,而王莉和孫礫是這項賽事的美聲唱法冠軍(jun) ,這四個(ge) 人組成的閃亮亮的“金牌組合”讓這部戲一亮相就顯示了不俗的實力與(yu) 魅力。
除了第五代“江姐”,王莉在之前還塑造過多個(ge) 人物形象,如中國歌劇《原野》中的金子、普契尼經典歌劇《賈尼·斯基基》中的勞萊塔、法國歌劇《霍夫曼的故事》中的木偶人奧林匹婭等等。《運河謠》是王莉出演的第五部歌劇作品,她在劇中出演命運多舛的“盲女”關(guan) 硯硯,一位被水手誘騙生下孩子、又被拋棄哭瞎雙眼的女性。
演出中,王莉成功展現了關(guan) 硯硯柔弱、善良與(yu) 堅強的一麵,細膩刻畫出她心底的堅強。關(guan) 硯硯那纖弱的身姿和對孩子的舐犢情深相互映襯,令不少觀眾(zhong) 心疼不已。王莉憑借精湛的演技獲得認可,成為(wei) 該劇一大亮點。“細膩紮實、如泣如訴、動人心弦”,這是一位專(zhuan) 家看完原創民族歌劇《運河謠》後對王莉的評價(jia) 。
歌劇《江姐》王莉演了十五年,而《運河謠》她也是一唱十年,這對一個(ge) 歌劇演員來說是非常堅實的曆練和積澱,可以紮紮實實吃透和演活一個(ge) 人物。“歌劇是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所以我很熱愛這個(ge) 舞台。演一部戲跟唱一首歌或者上一個(ge) 晚會(hui) 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在歌劇舞台上一年演一兩(liang) 部戲我覺得自己人的生非常的充實。”王莉深有感觸,“人到中年,更加明確自己喜愛什麽(me) 、想要什麽(me) ,我覺得自己越來越喜歡歌劇,喜歡在舞台上酣暢淋漓地歌唱,去塑造各種不同的角色,這種感覺特別過癮。比如說我扮演的江姐和關(guan) 硯硯是不同年代的兩(liang) 個(ge) 女性,江姐是外柔內(nei) 剛的巾幗英雄,關(guan) 硯硯是一個(ge) 柔弱淒涼的角色,截然不同的角色演起來非常過癮。”
十年間,王莉從(cong) 一名軍(jun) 旅藝術家變身北京電影學院的聲樂(le) 教授,從(cong) 一名年輕的姑娘成為(wei) 一位有愛心的母親(qin) 。她說:“十年之間,我經曆了人生的很多角色,無論從(cong) 我對於(yu) 人生的感悟以及對於(yu) 關(guan) 硯硯這個(ge) 人物的理解都有了不同層次的提高,甚至在劇中我扮演角色時抱孩子的姿勢都不一樣了,這是生活的積累和人生的經驗。”這一輪演出幾乎是當年首演的原班人馬,她坦言每個(ge) 人都發生了不同的變化,“我們(men) 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一個(ge) 劇組演著演著就成了家人。相隔十年,希望我們(men) 這次重聚會(hui) 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
據悉,演出將持續至4月17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