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呈現錢鍾書真實的學問世界

發布時間:2022-04-18 15:20:00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李釗

  一代學術宗師錢鍾書(shu) 學貫中西,博古通今,被譽為(wei) “文化昆侖(lun) ”。無論是《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等在國內(nei) 外學術界享有很高聲譽的學術著作,還是與(yu) 他的學術成就相平行而又相關(guan) 聯的《圍城》《寫(xie) 在人生邊上》等文學著作,對他畢生所貢獻的學術成果的研究,業(ye) 已形成一門“錢學”。深入體(ti) 悟錢鍾書(shu) 的學問世界,從(cong) 書(shu) 齋內(nei) 外體(ti) 會(hui) 其思想品格,無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yi) ,也能帶來深刻的思想啟迪。

  《錢鍾書(shu) 的學術人生》的作者王水照是宋代文學研究領域的一流學者,曾獲“有突出貢獻的國家級專(zhuan) 家”稱號,他與(yu) 錢鍾書(shu) 相知相交38年,雖無師生之名,卻有師生之實,對錢鍾書(shu) 的學術、生活有深入的了解。該書(shu) 涉及錢鍾書(shu) 的曲折生平、為(wei) 人處世、學術研究,以及對錢鍾書(shu) 手稿集的解讀與(yu) 探討等領域,既有從(cong) 學界同仁對錢鍾書(shu) 學術上的解讀探討,亦有作為(wei) 朋友、學生的溫情緬懷,所引所述或為(wei) 權威文獻資料,或為(wei) 親(qin) 曆親(qin) 訪所獲一手資料,呈現一代學術宗師錢鍾書(shu) 真實的學問世界。

  學者的學術造詣和精神品格是互相支持、相輔相成的,錢鍾書(shu) 的學術造詣毋庸置疑,其學問精神更是令人敬佩。在《記憶的碎片》一文中,王水照回憶,錢鍾書(shu) 生前一再“誠誠懇懇地”奉勸別人不要研究他:一是反對寫(xie) 他的傳(chuan) 記,二是反對建立“錢學”或“錢學體(ti) 係”。但他所創造的文化世界是傳(chuan) 承和弘揚學術文化,研究中國現代文化的特征及其走向過程中是無法回避的。生活中的錢鍾書(shu) 收斂鋒芒、謹言慎行,盡力回避文網語阱,有時會(hui) 給人明哲保身的印象,但真正了解錢鍾書(shu) 的人知道,他將自己嫉惡如仇的激情和洞若觀火的明智藏進文字,堅守著有所為(wei) 、有所不為(wei) 的人生立場。在王水照與(yu) 內(nei) 山精也的對話中,可以看到,錢鍾書(shu) 反複修訂自己的著作,除少數是訂正外,絕大多數為(wei) 增補例證、發展和完善論點,表現出他潛心琢磨、精益求精的精神和心懷坦蕩的學術品格。

  宋詩是錢鍾書(shu) 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宋詩選注》和《宋詩紀事訂補》是他的宋詩研究專(zhuan) 著,集中展現了他關(guan) 於(yu) 宋詩研究的成就,而在《錢鍾書(shu) 手稿集》等著作中也散落著他對宋詩的思考,有的占據著突出乃至核心的地位。宋詩的研究較好呈現了錢鍾書(shu) “東(dong) 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學北學,道術未裂”的治學理念,他強調要“打通”古今中外、新舊雅俗,探討普天下共有的“詩眼”與(yu) “文心”。可以說,宋詩研究在整個(ge) “錢學”中具有獨特而重要的意義(yi) 。王水照對宋代文學研究頗深,也對錢鍾書(shu) 十分推崇,但他讀解錢鍾書(shu) 的宋代文學研究時,卻非一味“仰視”,也不刻意“俯視”,而是懷有敬意和公允之心的“平視”。他從(cong) 《宋詩選注》出版後的榮辱深沉談起,客觀解讀《正氣歌》未入選《宋詩選注》的原因、“無名之輩”左緯入選和刪落之因、錢鍾書(shu) 有無理論體(ti) 係等具體(ti) 問題,從(cong) 多個(ge) 側(ce) 麵呈現出錢鍾書(shu) “潛心積慮以求精微,隨事體(ti) 察以驗會(hui) 通,優(you) 遊涵養(yang) 以致自得”的治學態度與(yu) 治學精神。

  不同的讀者讀《錢鍾書(shu) 的學術人生》或錢鍾書(shu) 的其他作品,所得不盡相同。可走進“錢學”,走進錢鍾書(shu) 的學術人生,領略錢鍾書(shu) 的學問精神,一窺那個(ge) 中西交匯的學術氛圍和現已淡漠的舊學傳(chuan) 統,必然能感受錢鍾書(shu) 的著作帶來的文化信仰和價(jia) 值認同,認識到“錢學”為(wei) 身處當今時代的我們(men) 帶來的正麵意義(yi) 。(李釗)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