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要翻唱還是原創?

發布時間:2022-04-19 14:16:00來源: 華西都市報

  作者:李雨心

  轉眼間,2022年已到了4月中旬,在第一季度沒有選秀,爆款難尋的境況下,不少平台將目光聚集到4月,先後宣布了節目的嘉賓陣容。作為(wei) 綜藝市場中“頭號”類型,音樂(le) 類節目向來都是各大衛視和視頻平台搶占的高地。當下,無論是以最具中國特色的民歌為(wei) 題材的競唱節目《春天花會(hui) 開》,還是自稱“首檔全產(chan) 業(ye) 鏈音樂(le) 劇競演綜藝”的《愛樂(le) 之都》,以及主打“音樂(le) 合夥(huo) 人”概念,采取兩(liang) 兩(liang) 組隊演唱的《天賜的聲音3》……可以說,第二季度才剛剛開始,音樂(le) 綜藝的隔空對拚,就已經能夠聞到濃濃的“火藥味”了。

  一直以來,音樂(le) 類綜藝都是深受觀眾(zhong) 喜愛的一大熱門類型,更可以說是國民認知度最高的綜藝類型之一。從(cong) 早期捧紅無數“素人”歌手的《中國好聲音》,到“神仙打架”的《我是歌手》,以及後來讓無數“梅溪湖女孩”瘋狂的《聲入人心》。音綜這一門類中,不乏現象級的綜藝節目。但進入2022年,音綜也不得不直麵長期無爆款、難創新、熱度減退、“綜N代”失靈的尷尬場麵了。

  不知何時開始,音綜似乎進入了一個(ge) 較長的“尷尬期”。雖然市麵上的音樂(le) 綜藝此起彼伏,形式多樣,各大平台也在積極布局音綜,但節目越來越少的話題度、日漸降低的收視率和加速流失的品牌冠名,都在不同程度印證著音綜的“黃金時代”已過。市場亟需一個(ge) “新爆款”,來為(wei) 該領域注入新的活力。

  音綜的“尷尬”在何處?細看下來,似乎主要局限於(yu) 兩(liang) 個(ge) 方麵,一是要音樂(le) 作品到底“翻唱”還是“原創”?二是要堅守“綜N代”的固有“領土”還是開辟“新路徑”?在這兩(liang) 大方向之下,各平台和衛視選擇了不同的延伸角度開啟創作,但同時也麵臨(lin) 音樂(le) 市場中觀眾(zhong) 挑剔的耳朵和此起彼伏的質疑。

  要“翻唱”還是“原創”?長期以來,音綜市場上沒有放棄對於(yu) 原創類音樂(le) 節目的嚐試。譬如近兩(liang) 年播出的《這!就是原創》《明日創作計劃》等,就聚焦於(yu) 本土音樂(le) 的原創領域。可就播出情況來看,“素人”唱作歌手難以為(wei) 節目帶來天然的流量和話題度,好的音樂(le) 作品“出圈難”的困境無法解決(jue) ,節目自然也無法突破固有圈層的傳(chuan) 播。

  所以,在近期上線的《天賜的聲音3》《為(wei) 歌而讚2》,所選擇的仍是“翻唱”大熱音樂(le) 作品的形式。而於(yu) 4月1日播出的節目中,歌曲《玫瑰少年》的翻唱就引發了網絡爭(zheng) 論,次日話題#如何評價(jia) gai改編的玫瑰少年#閱讀量已超過一億(yi) 。這首來自於(yu) 蔡依林原唱的歌曲,背後有著極為(wei) 嚴(yan) 肅的事件背景,可網友質疑節目中經過改編的歌曲《玫瑰少年》,已經沒有了原作的核心“靈魂”。可見,翻唱和改編知名歌曲同樣麵臨(lin) 著“風險”,稍不注意就會(hui) 被原作粉絲(si) 吐槽。

  在當下音綜名單上,仍能看到《中國好聲音》《蒙麵唱將》《天賜的聲音》等“綜N代”仍在堅守,可陳舊的模式下,觀眾(zhong) 的流失愈發嚴(yan) 重。於(yu) 是,不少創作者將目光投放到更為(wei) 細分和小眾(zhong) 的音樂(le) 圈層,如《樂(le) 隊的夏天》帶領了樂(le) 隊音樂(le) 文化的興(xing) 起;《說唱新世代》則將目光投向“Z世代”的說唱創作者。再到當下,音樂(le) 劇、民歌、國風、民謠……在更為(wei) 垂直細化的題材下,音樂(le) 綜藝也在不斷探討新的“路徑”,尋找更加微小的切口。

  如今,久無爆款的音樂(le) 綜藝“尷尬期”還在繼續,也許隻有等到下一個(ge) 現象級節目的出現,才能終止目前的窘迫場麵。可能爆款出現之時,也能開創新的音樂(le) 風潮,引領下一波的音樂(le) 綜藝方向。(李雨心)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