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春風》:抒寫獨龍族人民奮鬥史詩
獨龍族如何從(cong) 一個(ge) 曆史上備受欺淩的民族,變成一個(ge) 令人驕傲的民族?獨龍族群眾(zhong) 如何克服自然環境限製,在黨(dang) 的領導下擺脫貧困?潘靈、段愛鬆在長篇報告文學《獨龍春風》(雲(yun) 南人民出版社2021年11月出版)中給出了答案。作品全景式記錄了雲(yun) 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族的兩(liang) 次偉(wei) 大跨越——一次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從(cong) 原始社會(hui) 狀態“直過”到社會(hui) 主義(yi) 階段;一次是在新時代,實現了“整族脫貧”、從(cong) 生活條件到教育水平達到了小康標準。
4月8日,《獨龍春風》研討會(hui) 舉(ju) 辦,30餘(yu) 名作家、文學評論家和出版界人士分別在北京和雲(yun) 南昆明參加會(hui) 議,圍繞作品的思想內(nei) 涵與(yu) 文學價(jia) 值展開討論。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獨龍春風》深情謳歌了祖國西南邊陲人口較少民族獨龍族在新時代真實真切、動人感人的“山鄉(xiang) 巨變”,細致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獨龍族人民創造的中國奇跡。辦學興(xing) 校、修路架橋、通電通網……深山河穀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召喚著與(yu) 獨龍族父老鄉(xiang) 親(qin) 合力攻堅克難的人們(men) ,他們(men) 與(yu) 獨龍族人民同心同德,實現了看起來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作品通過生動鮮活的人物故事,詮釋了“民族一家親(qin) ”的真正含義(yi) ,彰顯了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
據悉,《獨龍春風》在創作初期遇到新冠肺炎疫情,采訪計劃被打亂(luan) ,作家潘靈、段愛鬆克服重重困難,在疫情有所緩解後,數次深入雲(yun) 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縣獨龍鄉(xiang) ,幾乎走遍了那裏的村村寨寨,采訪了老獵人、村幹部、鄉(xiang) 村教師、致富帶頭人、創業(ye) 年輕人、駐村工作隊隊員等,換來了珍貴的采訪筆記,為(wei) 該書(shu) 創作奠定了堅實的田野調查基礎。隨著采訪調查的深入,兩(liang) 位作家被獨龍族的曆史命運震撼,將最初隻寫(xie) 脫貧攻堅的計劃,及時調整為(wei) 書(shu) 寫(xie) 獨龍族社會(hui) 曆史變遷,而脫貧攻堅成為(wei) 宏大背景下最精彩的華章。(記者張鵬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