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之後,中國經濟怎麽走?權威專家給出判斷
國家統計局18日發布數據,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4.8%。“開局穩”,來之不易,但三月以來的諸多變量,會(hui) 為(wei) 二季度經濟帶來怎樣的挑戰?
在央視新聞《相對論·大國季報》節目中,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提問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
付淩暉坦言,三月以來,國際形勢變化較大,國內(nei) 疫情衝(chong) 擊明顯加大,經濟運行麵臨(lin) 壓力,但要看到,1、2月主要指標都保持較快回升,“其中有經濟恢複內(nei) 在的趨勢變化,也有宏觀政策發力適當靠前的影響。”
付淩暉給出三組數字——固定資產(chan) 投資1、2月同比增長12.2%;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5%,保持較快增長,其中高技術製造業(ye) 和裝備製造業(ye) 更為(wei) 亮眼;一季度進出口同比增長10.7%——“這些都體(ti) 現了中國經濟強大的韌性。”付淩暉表示,過去兩(liang) 年的疫情應對中,我們(men) 都能有效阻斷疫情傳(chuan) 播,減少對經濟運行的影響,“從(cong) 未來發展看,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陳文玲補充說,當下,中國麵臨(lin) 輸入性通脹、疫情和輸入性供應鏈產(chan) 業(ye) 鏈斷鏈風險,疊加人為(wei) 斷鏈和俄烏(wu) 衝(chong) 突,外部環境比去年惡化,加大了中國經濟爬坡過坎的難度。不過,她也強調,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我們(men) 能看到中國的抗壓能力,中國的韌性、彈性和空間。完成全年5.5%的GDP增速目標有難度,但隻要有充分準備,處理得當,全年經濟走勢可能會(hui) 是前低後高,實現我們(men) 的總體(ti) 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