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網評論員:保物流就是保防疫保經濟

發布時間:2022-04-21 14:41: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全國23個(ge) 省份已建立全國互認的通行證製度保障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

  光明網評論員:有媒體(ti) 報道稱,天津市已於(yu) 昨天(4月19日)開通關(guan) 於(yu) 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的網上辦理渠道,統籌做好貨運物流疫情和保障通暢。通行證全國統一格式、全國省際互認。

  就在同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交通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加快推廣使用全國統一互認的通行證,確保統一格式,辦理方便,足量發放、全國互認,同行順暢。在此前一天,全國保障物流暢通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電視電話會(hui) 議召開,提出足量發放使用全國統一通行證,核酸檢測結果48小時內(nei) 全國互認,改善物流從(cong) 業(ye) 人員工作生活條件並給予延期還貸等金融支持等保物流舉(ju) 措。

  自4月上旬以來,國家層麵密集下達關(guan) 於(yu) 物流保通保暢的政令,直指疫情下多地違規設置防疫檢查點、“層層加碼”等交通管控亂(luan) 象,並不斷調適“動態清零”總方針下的交通運轉方式。而與(yu) 此對應的現實背景是,隨著3月以來疫情的多點散發,尤其是吉林、上海相繼進入靜態化管理,多地高速公路管控封閉。從(cong) 最開始的人們(men) 抱怨快遞變慢、不再準時,到疫情風險區民生物資出現保供缺口,再到汽車等多個(ge) 產(chan) 業(ye) 的供應鏈因斷供告急,交通不暢所引發的危機不斷升級,且不可避免地溢出疫情發生地,保物流的任務優(you) 先級得以不斷提升。

  物流是經濟的血脈,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重要環節,這已是不證自明的常識。疫情之下,物流確實是疫情跨區輸入的一大風險點,為(wei) 一地的疫情防控帶來挑戰,但同樣需要重申的是,物流通暢是保障人們(men) 正常生活、促進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的必要前提,而托底民生、循環產(chan) 業(ye) 又是穩定一地乃至全國經濟基本盤的必要條件。

  且不說物理意義(yi) 上的隔絕難以實現,出於(yu) “地方保護”而實施的交通管控最終不可避免會(hui) 傷(shang) 及疫情防控大局和當地經濟發展——單貨運梗阻造成的物流成本上升,就是一些中小企業(ye) 所難以承受的。更重要的是,我國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思路,防疫歸根結底是為(wei) 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地方經濟社會(hui) 發展,維護經濟社會(hui) 發展同樣是各級治理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保物流,就是保民生,就是保經濟。各地當有“全國一盤棋”的大局觀,不避責,因為(wei) 既“置身事內(nei) ”,實也無處可避。如何在有限的人力和資源下,實現防疫和穩定物流的平衡,著實考驗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與(yu) 能力。眼下,國家層麵已設計並不斷優(you) 化抗疫通行管控方案,重點和關(guan) 鍵在於(yu) 各級各地對政策的把握和操作的規則是否能實現統一。在此過程中,有關(guan) 部門要加強對違規設置防疫檢查點等的監督和查處。隨著全國統一通行證的開辦,對其無據設障和進行權力尋租等行為(wei) 也應該得到監督。此外,提高貨運司機核酸檢測便利性和可及度、簡化貨運司機行程核驗及相關(guan) 信息共享,提高服務區對貨運司機的基本服務保障等工作也應納入考慮。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4月18日24時,各省(區、市)高速公路關(guan) 閉收費站數量及關(guan) 停服務區數量均較4月10日下降約83%。基於(yu) 這些積極的數據反饋和頻密的精準政策,輿論普遍認為(wei) “物流迎複蘇拐點”,這無疑是對市場和社會(hui) 情緒的有力提振。而市場和社會(hui) 情緒中也內(nei) 含這樣一種期待:以此為(wei) 契機,探索統籌疫情防控與(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更佳“平衡術”。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