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洛城又一季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wei) 天下奇”。4月的微風吹拂著河南洛陽的每一寸土地,催促著萬(wan) 物生長。洛河水開始溫潤起來,清澈的水麵在和煦的日光照射下,像一麵錦繡綢緞隨風而動。岸邊新枝吐綠,鮮花爭(zheng) 奇鬥豔,其中,牡丹以“花中之王”的美譽傲然盛開在洛城的每個(ge) 角落,似乎訴說著世間萬(wan) 物唯有自己才可以與(yu) 這千年古都相得益彰。
“若問古今興(xing) 廢事,請君隻看洛陽城”,自中國第一個(ge) 王朝開始,先後有13個(ge) 朝代在洛陽建都。從(cong) 河洛天書(shu) 到武周神都,洛陽城擁有過無比輝煌的榮耀。
初來洛陽,感受最深的便是千年隋唐盛世的恢弘。北倚邙山,南望洛水,天堂明堂矗立城中,使這座古城又增添一抹曆史的神秘。
晨曦初升,洛城的空中彌漫著一層朦朧白霧,牡丹掩映在白紗中透著紅暈,虛實相生,美輪美奐。花瓣上停留的晨露愈顯靈動,我被這傾(qing) 國傾(qing) 城的美色勾魂攝魄,霎時隻覺鬥轉星移,朱簷碧瓦隨之而來,隱約中耳畔似乎回蕩起李白在興(xing) 慶宮沉香亭下吟唱的浪漫詩歌“雲(yun) 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回過神來隻覺一眼千年。同樣的洛城,同樣的牡丹,經曆千年歲月,依然優(you) 美雅致。
夜間,來到應天門下,我仿佛尋到了心中的大唐盛世——門外燈火闌珊,門內(nei) 堂皇富麗(li) ,帝都的威嚴(yan) 與(yu) 繁華展現得淋漓盡致。忽覺雍容華貴的牡丹花在這片土地上怒放也不足為(wei) 奇了。牡丹花開時節嬌媚欲滴,在大唐盛世,全國上下無不為(wei) 之傾(qing) 倒。自唐宋以來,牡丹成為(wei) 繁榮昌盛、高風峻節的象征,並得以世代延續,形成洛陽城獨特的牡丹文化。
“絕代隻西子,眾(zhong) 芳惟牡丹”,世人普遍青睞於(yu) 牡丹,並給予它能作為(wei) 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優(you) 秀品格——勁骨剛心、自強不息的高風亮節!傳(chuan) 聞盛唐時期武則天冬日遊園,一時興(xing) 至,竟飭令百花限時開放,百花懾於(yu) 權勢,不得不開,唯牡丹沒有按時開花,被武則天下令放火燒之,它也未曾屈從(cong) 。牡丹就這樣永遠遵循自己的步伐,不諂媚、不苟且、不妥協。
在牡丹文化熏陶下的洛城亦如是。洛陽的發展史上雖幾經枯榮,但洛陽人民從(cong) 未消沉,一次次在戰後的廢墟上搭建起拔地倚天的殿堂樓閣。新中國成立後,洛陽人與(yu) 來自祖國各地的建設者們(men) 組成了聲勢赫赫的大軍(jun) ,建成了一拖、洛軸、洛銅、洛礦等7大國家基礎建設重點工程,在河洛大地奔湧著努力拚搏、奮勇爭(zheng) 先的紅色激情。
“古來利與(yu) 名,俱在洛陽城”,承載著古都威嚴(yan) 與(yu) 曆史底蘊的洛陽城,不驕不躁,默默守護著河洛文明,就這樣攬一輪明月,攜一陣清風,穿越千年塵煙,守護這片淨土。我不禁用指尖輕觸牡丹花瓣,一股溫暖的氣息浸入心扉。牡丹與(yu) 洛城,彼此成就,彼此相通,千百年來默默沉澱著曆史,洗滌著歲月,點綴著世間。
花開洛陽又一季,我突然發覺,指尖觸碰牡丹花的刹那,暗香已盈滿袖間……(劉匯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