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發揮財稅對促進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

發布時間:2022-05-05 16:22:00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席鵬輝(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guan) 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財稅製度是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製度的重要內(nei) 容,對於(yu) 促進共同富裕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在初次分配中的作用

  初次分配是國民總收入直接與(yu) 生產(chan) 要素相聯係的分配,由市場上資本、勞動和技術等要素稟賦的供需情況決(jue) 定。一般而言,在供需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各要素的報酬分配格局基本確定,財稅製度在優(you) 化初次分配格局中的作用相對有限。目前我國收入分配中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包括收入差距拉大、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較低等。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勞動報酬占比,財稅製度可以進一步發揮作用。

  第一,為(wei) 穩增長保駕護航。經濟穩定增長是實現社會(hui) 充分就業(ye) 的前提,是增加低收入群體(ti) 收入的有力保障。從(cong) 拉美各國的發展經曆看,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下滑造成失業(ye) 是加劇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進入21世紀,拉美各國經濟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就業(ye) 情況好轉,收入分配差距開始縮小。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和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wei) 充分就業(ye) 提供動能。

  第二,強化對中小微企業(ye) 的支持力度。中小微企業(ye) 對於(yu) 實現充分就業(ye) 具有重要意義(yi) 。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不僅(jin) 是經濟穩定增長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ye) 的財稅扶持力度,有效地增強了其發展活力。當前,應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合作,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減負紓困,促進其恢複發展。由於(yu) 中小微企業(ye) 融資能力較低,抗風險能力也較差,在經濟麵臨(lin) 下行壓力時應加大對這些企業(ye) 的財稅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發揮逆周期調節功效,促進低收入人群充分就業(ye) 。

  第三,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各國發展經驗表明,隻有增強勞動稟賦的技術水平及創新能力,提高高素質勞動者占比和全要素生產(chan) 率,才能從(cong) 根本上提高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占比,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在這方麵,稅收支持的重點是鼓勵企業(ye) 自主創新,有效提高勞動技術水平;財政支持的重點是加大技能人才培養(yang) 力度,增強公共就業(ye) 服務的針對性,加大對低技能勞動力的職業(ye) 培訓,促進供需匹配。應持續加大對創新技術研究尤其是基礎研究領域的財稅支持力度,帶動技術進步和創新水平。

  第四,加強對流動人口的公共服務供給和基本保障。目前,流動人口的公共服務保障水平仍然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勞動力的順暢流通和資源的有效配置,也會(hui) 妨礙勞動報酬的進一步提高。應逐步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製度,依據常住人口規模配置教育、醫療衛生、住房等公共資源,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辦法,進一步提升流動人口的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在再分配中的作用

  財稅製度是調節收入分配差距、促進共同富裕的主要再分配工具。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需要著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具體(ti) 到財稅製度在再分配中的作用,主要可向加大個(ge) 人所得稅減稅力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及健全社會(hui) 保障製度體(ti) 係等方麵發力。

  第一,完善個(ge) 人所得稅製度。對標發達國家的個(ge) 人所得稅製度演變趨勢,可考慮進一步降低個(ge) 稅邊際稅率,並相應調低不同收入檔次的適用稅率。在邊際稅率下調的背景下,可通過簡並稅率檔次、完善綜合所得扣除等,進一步減小工薪階層的壓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ti) 。

  第二,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前,我國區域收入差距和城鄉(xiang) 收入差距仍然較大,城鄉(xiang)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wei) 2.50。在轉移支付製度設計上,可進一步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不同區域間的差距。尤其應注重加大對欠發達地區以及農(nong) 村地區的轉移支付支持力度,加強對教育、醫療衛生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實施重點領域轉移支付直達機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三,健全社會(hui) 保障製度體(ti) 係。整體(ti) 社會(hui) 保障水平的提升有利於(yu) 增強再分配功效。應持續優(you) 化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加快構建和完善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和保障基本民生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要重點考慮靈活就業(ye) 人員、新業(ye) 態就業(ye) 人員、低收入者等的社會(hui) 保障問題;建立新型綜合社會(hui) 救助體(ti) 係,繼續發揮社會(hui) 保障的兜底作用;加快完善養(yang) 老保障體(ti) 係建設,實現基礎養(yang) 老金在不同區域和城鄉(xiang) 之間的全國統籌;不斷提高社會(hui) 保障水平,促進社保基金預算的收支平衡。

  在三次分配中的作用

  第三次分配指的是個(ge) 人或企業(ye) 在自願基礎上的慈善捐贈,可起到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補充性作用。加大對個(ge) 人及企業(ye) 捐贈行為(wei) 的財稅優(you) 惠支持,有利於(yu) 激勵個(ge) 人和企業(ye) 捐贈行為(wei) 。目前,居民個(ge) 人通過一定路徑發生的公益捐贈支出,可以在綜合所得和經營所得中扣除;企業(ye) 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本年度計算應納稅所得額中也按一定比例扣除。為(wei) 進一步提高市場主體(ti) 參與(yu) 第三次分配的意願,可以適當提高個(ge) 人和企業(ye) 捐贈享受的扣除限額。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