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製裁損害全球共同發展利益
【特別關(guan) 注·俄烏(wu) 局勢學者談】
作者:程大為(wei)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進攻性經濟製裁,這一做法已經損害了全球共同發展的利益。
美國經濟製裁的兩(liang) 種政治效用
經濟製裁是一個(ge) 或多個(ge) 國家(實施國)主動發起,通過剝奪另一個(ge) 或多個(ge) 國家(目標國)某些經濟利益的方式懲罰目標國,並使其行為(wei) 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實施國的目的。經濟製裁除具有經濟效用外,還有兩(liang) 種政治效用。一是“工具”效用,即經濟製裁作為(wei) 一種能使目標國政策發生改變的工具,可以滿足實施國的政策要求。二是“表達”效用,即經濟製裁作為(wei) 一種能夠體(ti) 現偏好的表達,表明實施國的政策立場。美國是曆來采取經濟製裁措施最多的國家,且越來越頻繁。1945年至1969年間,美國實施製裁46次,平均每年1.8次;1970年至1989年間,美國實施製裁88次,平均每年4.4次;1990年至1998年間,美國實施製裁48次,平均每年5.3次。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以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規模空前的製裁,新製裁措施超過5000多項。毫無疑問,這一力度刷新了曆史紀錄。
美國對俄羅斯的製裁包括貿易製裁、金融製裁、個(ge) 人和企業(ye) 製裁、科技製裁。製裁的經濟目的很明確,那就是給俄羅斯帶來巨大的成本,使其在經濟、金融和技術上進一步受到孤立。
除常見的政治目標外,美國將此輪製裁的目標直接與(yu) 國際體(ti) 係掛鉤,宣稱俄羅斯對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規則形成了挑戰,應將俄羅斯從(cong) 國際體(ti) 係中孤立出去。美國極力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炒作政治熱度,孤立俄羅斯,同時給其他世貿組織成員施加壓力,迫使其選邊站隊。在具體(ti) 做法上,美國停止了“永久正常貿易關(guan) 係”,即世貿組織的最惠國待遇;要求暫停俄羅斯在世貿組織的成員地位,或將俄從(cong) 中驅逐;試圖推動形成一個(ge) 對俄“全球性回應方案”。
經濟製裁的目標很難實現
俄羅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反製裁能力。2014年,克裏米亞(ya) 公投事件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大規模經濟製裁。俄羅斯應對製裁的有效經驗之一就是發展國內(nei) 經濟。例如,俄羅斯農(nong) 業(ye) 領域實現了進口替代,2014年俄農(nong) 產(chan) 品和食品進口減少,而同年農(nong) 業(ye) 總產(chan) 值增長,二者剛好實現平衡,進口下降所產(chan) 生的市場空間完全被國內(nei) 生產(chan) 所填補。如今,俄羅斯已經成為(wei) 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國。
經濟製裁是一種目標較為(wei) 複雜的限製性經濟行為(wei) ,其有多大效果一直備受爭(zheng) 議。即使經濟製裁對目標國經濟產(chan) 生了嚴(yan) 重影響,也不等於(yu) 製裁是成功的,還要看政治目標是否實現。有研究表明,20世紀70至90年代間,美國經濟製裁行動的成功率僅(jin) 僅(jin) 為(wei) 20%。
經濟製裁目標的設定與(yu) 經濟製裁是否成功關(guan) 係密切。當製裁的目的為(wei) 輕微改變他國政策時,一般成功率較高。而當目標要求更高時,失敗率會(hui) 上升。美國企圖借助俄烏(wu) 衝(chong) 突重塑國際體(ti) 係,造成國家間陣營對立,成功的可能性並不高。首先,美國在國際體(ti) 係層麵驅逐俄羅斯的要求不合規,手段無力,缺乏共識。其次,製裁的不合規性令國際組織保持謹慎中立的立場,世貿組織總幹事伊維拉多次強調和平解決(jue) 衝(chong) 突的重要性,對農(nong) 產(chan) 品、食品以及能源價(jia) 格上漲表示擔憂。最後,隨著製裁時間的拖長,各國經濟受到的損害加大,維護國際體(ti) 係、解決(jue) 現實問題將成為(wei) 首要日程。
俄羅斯在給世貿組織的通報中回應了美國經濟製裁的政治用意,提醒西方的行為(wei) 對多邊貿易體(ti) 製有迫在眉睫的損害,對全球會(hui) 產(chan) 生次傷(shang) 害,應避免單邊方式違背多邊既定規則。俄羅斯還表示不打算繼續忍受西方以自己的秩序來取代國際法的顛覆性做法。
經濟製裁加速全球化經濟模式轉型
當今世界處於(yu)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逆全球化趨勢持續多年發酵,貿易保護主義(yi) 盛行,全球化經濟模式正受到衝(chong) 擊。對俄羅斯的經濟製裁如同一個(ge) 加速器,正加快這一進程。
首先,跨國公司停止在俄羅斯的業(ye) 務會(hui) 加速產(chan) 業(ye) 回流本國。2009年,美國發布了《重振美國製造業(ye) 框架》戰略報告,開始促進美國製造業(ye) 回流,但至今收效甚微。此輪經濟製裁中,波音公司已暫停對俄羅斯航空公司的零部件和維修支持,並停止了在俄羅斯的業(ye) 務。可口可樂(le) 等消費品牌退出俄羅斯市場,互聯網、汽車公司停止在俄羅斯運營。跨國公司被迫政治站隊有悖市場運行規律,人為(wei) 加大了經濟模式調整的力度。
其次,國際貿易轉向高成本模式。經濟製裁直接導致原有供應鏈的運行成本增加,可能引發更持久的通脹。油價(jia) 上漲使石油進口國的進口費用增加,加劇貿易失衡。多國在尋找因禁止與(yu) 俄羅斯貿易而中斷的供給,避免重大的經濟中斷的成本變得昂貴。
最後,去美元化成為(wei) 可能。受到經濟製裁後,俄羅斯采取了多項去美元化的反製裁措施,如用盧布清償(chang) “不友好國家”外債(zhai) ,對參與(yu) 製裁國家的天然氣供應以盧布結算,開發SWIFT替代品——金融信息傳(chuan) 輸係統(SPFS)。這些被迫而為(wei) 的反製裁措施曆史性地動搖了以美元為(wei) 主的國際結算體(ti) 係。
經濟製裁殃及全球經濟
俄羅斯是食品類大宗產(chan) 品、能源的主要出口國。經濟製裁造成世界能源、食品漲價(jia) ,世界銀行預計2022年能源價(jia) 格將上漲50%以上,包括農(nong) 業(ye) 和金屬在內(nei) 的非能源價(jia) 格將上漲近20%。如果俄烏(wu) 衝(chong) 突曠日持久或經濟製裁加碼,價(jia) 格水平可能會(hui) 比目前預測的更高,將產(chan) 生持久的連鎖反應。
國際組織估計,2022年可能會(hui) 有7500萬(wan) 至9500萬(wan) 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中亞(ya) 、中東(dong) 和非洲地區的一些貧困國家高度依賴俄羅斯的糧食供應,供應中斷和價(jia) 格上漲有可能導致饑餓。據世界銀行統計,低收入國家的普通人在食品上的花費占其收入的三分之二,而高收入國家普通人的食品花費為(wei) 其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低收入國家的普通人更容易受食品價(jia) 格的影響。盡管俄羅斯在世界貿易中所占份額很小,但俄羅斯是食品、能源和化肥等基本商品的關(guan) 鍵供應商,天然氣是化肥的關(guan) 鍵原料,經濟製裁導致天然氣價(jia) 格大幅上漲,化肥價(jia) 格飆升,全球糧食供應量會(hui) 出現大幅減少,加之通過黑海港口的糧食運輸已經停止,世界性糧食危機已經出現。在中亞(ya) ,與(yu) 俄羅斯有密切人員往來的國家會(hui) 承受更多方麵的損失。以民間匯款為(wei) 例,一些中亞(ya) 國家源自俄羅斯的匯款占其GDP的比重高達10%,匯款下降,將嚴(yan) 重影響這些國家的投資和消費。
經濟製裁對發達國家同樣會(hui) 產(chan) 生重大影響。俄羅斯是服務業(ye) 淨進口國。2021年,歐盟服務占俄羅斯服務進口的42%以上。2019年,歐盟、瑞士、美國、英國、日本和韓國為(wei) 俄羅斯提供了96%的知識產(chan) 權服務,價(jia) 值約66億(yi) 美元。經濟製裁使發達國家失去了俄羅斯的服務業(ye) 市場。經濟製裁導致通貨膨脹持續上升,歐元區整體(ti) 通脹率4月升至7.5%。
尋求共同發展之路
俄烏(wu) 衝(chong) 突爆發後,全球發展麵臨(lin) 著更為(wei) 複雜的新挑戰。在此形勢下,美國使用經濟製裁措施,加劇了世界人民的普遍焦慮,製造了國家間對峙,破壞了國際秩序。美國這樣製造矛盾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中國在聯合國多次強調共同發展,倡導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不搞歧視性、排他性規則和體(ti) 係。中國認為(wei) 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這樣的思路是積極、可行的。
世界各國麵臨(lin) 的當務之急是合作,而不應承受更多的經濟損害。第一,要解決(jue) 糧食安全問題,保持世界市場的價(jia) 格穩定,幫助低收入國家度過危機。經濟製裁下的糧食危機具有特殊性,要通過談判將戰爭(zheng) 、地緣政治衝(chong) 突的影響控製住,要通過航運合作將糧食流通保障好。第二,要通過全球合作提升商業(ye) 和消費者信心,保障世界範圍內(nei) 的總供給和總需求,不能讓無休止的戰爭(zheng) 和無底線的製裁摧毀信心。第三,要注意到全球化經濟模式的變化,各國結合本國情況做好預案。第四,要認識到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製裁是攻擊性的,會(hui) 影響全球秩序。各國唯有通力合作才能維護世界和平與(yu) 穩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