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綠茶與旅遊擦出火花 茶旅融合激發消費新活力
茶園深處,鬱鬱蔥蔥的茶樹冒出尖尖綠芽,茶農(nong) 們(men) 三五成群穿梭其中,一片片嫩綠的茶芽落入茶簍,山間地頭洋溢著綠茶收獲的喜悅。
眼下,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大範圍綠茶采摘期進入尾聲。迎著初夏的驕陽,當地茶園一片忙碌的采摘景象。除了采摘茶葉,茶園旅遊也在“五一”假期前後悄然興(xing) 起,不少慕名而來的市民紛紛走進茶園,與(yu) 大自然來一場親(qin) 密接觸。當茶葉與(yu) 旅遊擦出火花,茶旅融合激發消費新活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新路子。
好山出好茶
白沙山川美,四季茶飄香。
兩(liang) 排老式橡膠加工廠的廠房粉刷一新,就是如今的海南天然茶葉有限公司總部基地,原本準備廢棄的房屋在短短幾年間,通過改造使用,孕育出一個(ge) 新的明星企業(ye) 。
走進公司大門,茶葉產(chan) 品展示櫃上的幾塊獎牌格外醒目。“我們(men) 的茶葉口感好、品質高,市場供不應求,大家對企業(ye) 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每當有人到訪,公司總經理湯適總愛向客人介紹公司“隕坑茶”牌茶葉在第十一屆國際鼎承茶王賽中獲得的兩(liang) 塊金牌,這個(ge) 成績對初創不久的茶企而言尤為(wei) 不易。
2016年,湯適懷著對茶文化的濃厚興(xing) 趣以及對白沙有機茶產(chan) 業(ye) 的信心,與(yu) 海南橡膠公司共同創辦了這家茶葉企業(ye) 。
萬(wan) 事開頭難。從(cong) 單兵作戰到隊伍建設,從(cong) 沒有廠房到因地製宜改建,湯適和他的團隊將“隕坑茶”這個(ge) 品牌漸漸打響。湯適說,看好白沙,就是看好這裏的特殊地理區位和氣候條件,這也是“隕坑茶”能贏得市場的“核心法寶”。
白沙黎族自治縣地處海南島中部偏西,當地茶葉種植曆史悠久。其中,盛產(chan) 綠茶的牛山盆地被認為(wei) 與(yu) 70萬(wan) 年前降落的一顆小行星隕石坑吻合。這些曆史淵源,讓白沙、隕石坑成了海南茶葉品牌中的獨特符號。
不僅(jin) 如此,白沙縣的茶園土壤有赤紅壤、紫砂壤、黃壤等,出產(chan) 的茶葉呈現出外形秀美、香氣怡人、口感柔順等特點,備受消費者歡迎。再加上白沙幾乎沒有冬天,雨水較少,春茶在每年11月下旬就提前到來,全年可采茶季時間長。依托這些優(you) 越的自然條件和氣候條件,白沙茶葉逐漸在全國市場打響知名度。
好茶伴“海鮮”
“好有好的道理,我們(men) 相信高投入、嚴(yan) 管理肯定能有好收獲。”沿著彎彎曲曲的山道一路爬坡,湯適向記者介紹有機茶園的管理秘訣,“茶園不施化肥、不打農(nong) 藥,全部都是人工除草。海南氣溫高,為(wei) 了應對幹旱天氣、加強茶園補水,我們(men) 專(zhuan) 門開挖了幾個(ge) 池塘用來蓄水,茶園全部鋪設了噴灌設施”。
登上茶山,放眼遠眺,好一派綠意盎然的南國美景。眼前的茶山像梯田一樣從(cong) 山頂延伸到山下,茶農(nong) 們(men) 有說有笑地在茶園裏采摘茶葉。茶農(nong) 廖紅雲(yun) 自茶園建設以來就在這裏工作,現在她每天能采摘鮮葉10多斤,每月收入4000餘(yu) 元。“我們(men) 在家門口上班,還能照顧家。”廖紅雲(yun) 說,茶園的嚴(yan) 格管理令她最為(wei) 佩服,“茶園專(zhuan) 門以漚製有機肥來養(yang) 茶葉,這樣的茶葉品質肯定好!”
嚴(yan) 格有機茶園的種植管理,需要投入更多物資和人力成本,天然茶葉公司每年在茶園種植栽培與(yu) 人力建設方麵的投入就將近千萬(wan) 元。“我們(men) 的茶樹是‘吃海鮮’長大的,稀奇吧!”湯適介紹,通過在茶壟間挖溝埋放魚蝦等海鮮,以及將羊糞與(yu) 豆粕、花生餅等發酵腐熟,為(wei) 茶樹補充養(yang) 分,能夠較好地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也造就了白沙“隕坑茶”獨具特色的口感與(yu) 品質。目前,“隕坑茶”已通過中國、歐盟、美國、日本有機以及國際雨林聯盟認證,未來將繼續努力打造成為(wei) 白沙茶葉的標誌性產(chan) 品。
串起茶產(chan) 業(ye)
4月30日是“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位於(yu) 白沙牙叉鎮的五裏路有機茶園迎來了第一撥遊客。來自內(nei) 蒙古的遊客呂銳走進有機茶園後,連連稱讚,當即在朋友圈向親(qin) 朋好友推薦:“整個(ge) 茶園就像綠色的海洋,還有撲麵而來的清新空氣,真是美麗(li) 極了!”
采茶葉、喂鴿子、踩高蹺、品嚐長桌宴、釣魚……在五裏路有機茶園,遊客們(men) 玩得不亦樂(le) 乎。作為(wei) 地地道道的白沙黎族妹子,符小芳從(cong) 2008年起就帶著當地5戶農(nong) 戶成立茶葉合作社,在距離白沙隕石坑大約2.5公裏處的緩坡上開墾種植了22畝(mu) 茶田,取名“五裏路茶園”。隨著生態茶園的擴大建設,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前來參觀遊覽,茶園也開始探索茶旅融合發展之路。
漸漸地,品有機茶、吃黎家菜、住茶園民宿成為(wei) 遊客體(ti) 驗茶園樂(le) 趣的新選擇。為(wei) 數不多的幾棟木屋民宿一到節假日都是“一房難求”。“站在民宿陽台就可以隨手采摘成熟的龍眼,打開天窗就能欣賞滿天星鬥,這些特色項目非常吸引遊客。”茶園管理人員王見君介紹,不僅(jin) 如此,五裏路茶韻共享農(nong) 莊附近還種有近千棵龍眼樹、荔枝樹,自2019年推出認養(yang) 活動以來,受到遊客青睞,已有大半果樹被認養(yang) 。每到果實成熟時,大家相邀前來體(ti) 驗采摘,茶園都會(hui) 迎來旅遊新高潮。
茶園基地裏,還有正在直播的網紅主播們(men) ,一邊展示采茶過程一邊與(yu) 屏幕前的觀眾(zhong) 互動,讓觀眾(zhong) 身臨(lin) 其境地感受采茶樂(le) 趣,還能在線上方便快捷地“雲(yun) 采購”茶葉。據了解,五裏路有機茶園2021年共接待遊客48091人,較2021年的接待量增長約2.5倍;今年前3個(ge) 月累計接待遊客16093人。
近年來,立足優(you) 越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白沙大力發展以橡膠為(wei) 主,綠茶、南藥“兩(liang) 個(ge) 萬(wan) 畝(mu) ”及紅心橙、咖啡、山蘭(lan) 稻等“六個(ge) 千畝(mu) ”熱帶高效特色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的生態農(nong) 業(ye) 體(ti) 係,成功打造出全國首個(ge) 全域農(nong) 業(ye) 公用品牌“白沙綠茶”。白沙黎族自治縣委書(shu) 記鄧偉(wei) 強表示,白沙將在“生態+農(nong) 業(ye) ”“生態+旅遊”“生態+體(ti) 育”等方向持續發力,加強特色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能力建設,同時在海南自貿港建設新的發展機遇下,不斷發揮區位優(you) 勢,推進茶產(chan) 業(ye) 融合向縱深發展,進一步擦亮白沙茶旅融合新招牌。
茶旅融合,不僅(jin) 是唇齒間留下的那縷淡淡茗香,還因其綠色健康的良好形象,在現代旅遊市場中實現蓬勃發展。近年來,海南白沙積極探索“以茶促旅、以旅帶茶”發展模式,拓寬新消費業(ye) 態,推進茶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邁向縱深。(潘世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