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業:紀錄片要長在大家的關注點上
今年4月,第十九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揭曉了金紅棉優(you) 秀紀錄片名單。其中,呈現雲(yun) 南野生象群北遷故事的紀錄短片《一路象北》獲評本屆金紅棉“中國故事優(you) 秀紀錄短片”。這是導演康成業(ye) 第二次榮獲該獎項,上一屆的獲獎作品叫《冬去春歸》,記錄了疫情背景下眾(zhong) 多普通人的故事。
在康成業(ye) 看來,紀錄片要“長在大家的關(guan) 注點上”,要“尋找某一個(ge) 大家都想探求的答案”;紀錄片是用真實素材創作出來的劇集,所帶來的感動程度更高;當下流行的網感、短視頻式的快節奏等等創作技巧,能讓一部紀錄片錦上添花……近日,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對話導演康成業(ye) ,聽他講述《一路象北》創作幕後故事以及從(cong) 業(ye) 心路曆程。
借“人象關(guan) 係”講述中國人相處之道
2021年8月8日,雲(yun) 南野生亞(ya) 洲象群“短鼻家族”跨越元江,平安回歸棲息地。這場曆時17個(ge) 月、輾轉1300多公裏的“北上南歸”之旅曾引發全世界的“圍觀”,很多人至今都還記得那張最出圈的“大象睡覺”照片:象群集體(ti) 安逸“躺平”,大象將小象圍在中間,它們(men) 嘴角上揚仿佛在微笑。
康成業(ye) 最初關(guan) 注到象群北遷事件就是因為(wei) 這張照片,隨著媒體(ti) 報道和網友討論的熱度越來越高,他也開始好奇:象群為(wei) 什麽(me) 北遷?“這吸引了我們(men) 去探索和發現。隻有站在真相旁邊,才能發現真相,我們(men) 做紀錄片就是想抵達第一現場。”短暫討論過之後,十幾個(ge) 人組成的攝製團隊隨即出發。
但當到達象群彼時所在的雲(yun) 南玉溪後,康成業(ye) 發現,人多了會(hui) 幹擾象群,需要和象群保持距離。“‘保持距離’可能無法拍到極致的象群活動畫麵,但在精彩和善意麵前,我們(men) 選擇後者。也因此,我們(men) 看到了圍繞在象群周圍的生動的人,借由‘人象關(guan) 係’講述中國人相處之道的主題,才逐漸在腦海形成。”康成業(ye) 說,該片在申報金紅棉優(you) 秀紀錄片時使用的名字叫《陪在你身邊》(《Lay by your side》),“這個(ge) 名字或許更能表達出我們(men) 想探究的內(nei) 容”。
“追大象”的一家三代令人感動
“有網友說,是不是沒有保護好西雙版納的雨林,大象才會(hui) 出走?”帶著同樣的疑問,康成業(ye) 帶著一組人馬前往了“短鼻家族”的家鄉(xiang) ——雲(yun) 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
在那裏,他得到了否定的答案:“我們(men) 在調研中發現,恰恰是保護工作做得非常好,野生亞(ya) 洲象從(cong) 100頭增加到了400多頭,同時因為(wei) 雨林保護得好,植被更加茂密,這都使得亞(ya) 洲象的活動空間變小了,大象是需要相對開闊的活動空間的,所以自然會(hui) 擴散出走。”
西雙版納之行讓康成業(ye) 印象最深刻,是一位在保護區工作的護林員。他至今仍被深深打動著:“他從(cong) 小和大象一起長大,是一個(ge) ‘追大象的人’,他父親(qin) 也是‘追大象的人’,他的兒(er) 子未來也想成為(wei) 一名‘追大象的人’。當地有很多這樣的家庭,兩(liang) 三代人都在從(cong) 事大象保護工作,那裏的人和象相處的時候,所透露出來的和諧感,沒有物種與(yu) 物種之間的俯視,是一種很微妙的平衡。”
用網感包裝紀錄片可以拉近距離
《一路象北》還有一個(ge) 為(wei) 人津津樂(le) 道的話題——本片的另一位導演是無窮小亮。無窮小亮本名張辰亮,是一名在短視頻平台頗具影響力的科普達人。康成業(ye) 說,無窮小亮的加入堪稱點睛之筆:“他本身是科普作者,又是《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的工作人員,可以幫助我們(men) 完善內(nei) 容。另外,他也讓這個(ge) 內(nei) 容更有互聯網的感覺。”
在康成業(ye) 看來,做紀錄片要考慮內(nei) 容的深度和藝術性,就有可能會(hui) 缺失一部分大眾(zhong) 傳(chuan) 播性,進而與(yu) 大眾(zhong) 產(chan) 生距離感。“《一路象北》我們(men) 就做得相對更具網感一些,更像現在流行的短視頻的節奏,這也是我們(men) 的一次嚐試。一開始我們(men) 並不覺得會(hui) 成功,但這次獲得了金紅棉獎的認可,某種意義(yi) 上我覺得也是前輩們(men) 對於(yu) 我們(men) 探索這種風格的一個(ge) 認可和鼓勵。”
紀錄片是用真實素材創作的劇集
除此之外,康成業(ye) 在創作理念上也有著自己的思考:“我現在跟別人溝通項目的時候,不太傾(qing) 向於(yu) 去說這是一個(ge) 紀錄片,我叫它紀實劇。我覺得紀錄片也是一個(ge) 用真實題材呈現出來的劇集,它和我們(men) 看到的電視劇、網劇沒有任何的區別,隻是我在用真實的素材去做創作。這時候,當你第一時間相信這個(ge) 事是真實的,它給你帶來的感動程度,一定會(hui) 大於(yu) 一開始就知道是假設故事而產(chan) 生的感動程度。”
紀錄片是要去拍不為(wei) 眾(zhong) 人所知的事物,還是做大家都關(guan) 注的議題?康成業(ye) 選擇後者,“我覺得這沒有對錯之分,隻是兩(liang) 種不同的傾(qing) 向”,因此他關(guan) 注疫情、關(guan) 注象群北遷,關(guan) 注“時代焦慮點”。
他坦言:“為(wei) 什麽(me) 大多數人不願意看紀錄片?是因為(wei) 你沒有解決(jue) 大家的需求。舉(ju) 個(ge) 例子,《生門》這個(ge) 片子為(wei) 什麽(me) 那麽(me) 火,因為(wei) 它聚焦的是大家關(guan) 注的生育焦慮問題。當我們(men) 的內(nei) 容長在大家的關(guan) 注點上,或者說是在尋找某一個(ge) 大家都想探求的答案的時候,這樣的內(nei) 容我覺得會(hui) 有人願意看的。”(記者王莉實習(xi) 生郭怡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