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福建壽山石雕刻大師林國仲:“刀”法了得

發布時間:2022-05-11 10: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見到林國仲時,他正在工作室內(nei) 專(zhuan) 心致誌地雕刻著作品,動作嫻熟,刻刀下的人物形象惟妙惟肖。林國仲16歲時開始學習(xi) 壽山石雕刻,至今已從(cong) 事壽山石創作31個(ge) 年頭。與(yu) 很多雕刻家不同,林國仲的作品創意十足,他不喜歡固守傳(chuan) 統題材,而是力求創作出符合時代審美的經典作品,並不斷探索完善全新的雕刻技法。他也被業(ye) 界譽為(wei) “石不驚人誓不休”的雕刻大師。不久前,林國仲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日前,記者在福州約訪了林國仲。

  【解說】在林國仲的工作室內(nei) ,陳列的作品琳琅滿目。左一刀是林國仲的藝名,因為(wei) 他是個(ge) 左撇子,且雕刻時刀法一氣嗬成,一位外地的收藏家便給他起了這個(ge) 藝名。由此,左一刀成為(wei) 了林國仲的江湖名號。在他看來,這個(ge) 新的名字,意味著新的出發。他也對自己立下了“作品以創意題材為(wei) 主”的規矩,盡量不去重複同樣的題材。

  【同期】全國技術能手、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林國仲

  (19)91年開始學習(xi) ,後麵經過這幾年的學習(xi) 之後,到後麵我就發覺,我的創作可能遇到了一定的瓶頸,那時候我就自己有意識到,我如果還是這麽(me) 走下去的話,很難突破前麵那些藝術家,很難打破這些傳(chuan) 統的固有的思想,固有的這些技法,那時候我就開始想著,我的下一步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走,走一條符合自己的道路,符合時代審美的技法。

  【解說】憑借著“敢為(wei) 天下先”的勇氣,林國仲在傳(chuan) 承傳(chuan) 統壽山石雕刻技藝的基礎上融入現代雕塑和其它藝術門類的技法,首創了三象融合和光影疊加構圖法的全新雕刻技藝。林國仲告訴記者,所謂的三象融合就是讓具象、抽象、意象發生碰撞與(yu) 融合,讓作品呈現出別樣的藝術張力和審美效應。而光影疊加構圖法則是把多重曝光的攝影藝術轉化成雕刻技巧,形成獨特而富有人文情懷的雕刻語言。

  【同期】全國技術能手、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林國仲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我發覺我們(men) 可以從(cong) 題材的拓展方麵去做,從(cong) 反映社會(hui) 階層的一些小人物的這個(ge) 造型去入手,拓展一些傳(chuan) 統的典故,去重新詮釋它,可能從(cong) 俏色處理啊從(cong) 人物的動態,人物的表情上可能賦予一些我們(men) 自己的想法,然後在石雕領域上去創作,後麵就有了我們(men) 三象融合跟光影疊加構圖法。

  【解說】創作時,林國仲十分看重“讀懂材料、因材施藝”。他總是根據石頭的質地、顏色、形狀進行想象,最大限度地展現石頭的天然美。在他的工作室內(nei) ,一件名為(wei) 《非洲情》的石雕作品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個(ge) 作品由一塊黑黃質地、重約15公斤的巴林木紋石雕刻而成,也是林國仲引以為(wei) 豪的代表作。

  【同期】全國技術能手、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林國仲

  它的紋路肌理非常自然,非常美,在整個(ge) 畫麵感上非常和諧,剛好又有了非洲那種衣著的味道,我們(men) 說傳(chuan) 統的石雕創作應該把它提升到一個(ge) 國際的視野,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時候,其實會(hui) 更有說服力。

  【解說】林國仲用31年的時間,雕刻出了屬於(yu) 自己的一片天地, 林國仲也牽頭創辦福州市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會(hui) ,為(wei) 業(ye) 者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技法、啟發創意的平台,助力石雕作品走向世界。

  【同期】全國技術能手、正高級工藝美術師 林國仲

  壽山石雕其實可以汲取很多這種不同的養(yang) 分,你可以從(cong) 木雕上,從(cong) 西方的雕塑上,從(cong) 這些油畫上,這些東(dong) 西都可以相互融合,可以汲取它們(men) 的造型,它們(men) 的一些技法。壽山石雕走出國門這是必然的,也要跟外麵的一些藝術品藝術家,然後一些文化機構要做一些深入的融合,其實我們(men) 需要走出去,並且需要留下來,這個(ge) 是非常重要的一個(ge) 方法。

  記者 吳晟煒 福建福州報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