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確保秦腔藝術繁榮發展有“時間表”“路線圖”
中新網西安5月11日電 (記者 阿琳娜)“今年是《陝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發展條例》實施的第一年。抓好《條例》的貫徹落實對於(yu) 繁榮發展我省戲曲事業(ye) 具有重要意義(yi) 。”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杜金根11日表示,該省努力培育有利於(yu) 秦腔藝術活起來、傳(chuan) 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環境。
當日,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陝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發展條例》的重要意義(yi) 、主要內(nei) 容、貫徹落實等情況。
秦腔是中國最悠久的劇種之一,是陝西的藝術瑰寶,被譽為(wei) “中國梆子戲鼻祖”,在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目前,陝西省共有各類秦腔藝術表演團體(ti) 173個(ge) ,共有各類秦腔藝術人才426人。
《陝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發展條例》於(yu) 2021年11月26日,經陝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常務委員會(hui) 第二十九次會(hui) 議通過並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陝西省成為(wei) 全國第一個(ge) 省級層麵製定戲曲類地方性法規的省份。
杜金根介紹,《條例》緊扣秦腔藝術傳(chuan) 承發展的實際,注重立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保護傳(chuan) 承上體(ti) 現了新擔當,在創新發展上展現了新作為(wei) ,用秦腔藝術的新氣象、新輝煌為(wei) 陝西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價(jia) 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
此外,《條例》闡明了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發展遵循的原則,明確了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的對象,從(cong) 組織領導、加強規劃、部門職能、院團建設等相關(guan) 方麵,對推動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發展作出全麵係統的規定,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我們(men) 將認真學習(xi) 貫徹《條例》,依法擔負起政府責任,做好秦腔藝術的保護傳(chuan) 承發展工作,把《條例》明確的責任落到實處,努力培育有利於(yu) 秦腔藝術活起來、傳(chuan) 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環境。”杜金根表示。
陝西通過全方位、深層次、多形式的學習(xi) 宣傳(chuan) 活動,讓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發展深入人心,為(wei) 《條例》的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hui) 氛圍。研究製定秦腔藝術中長期發展規劃,確保該省秦腔藝術繁榮發展有“時間表”“路線圖”。
此外,健全和完善秦腔藝術保護傳(chuan) 承發展的體(ti) 製機製,為(wei) 劇種保護、劇目創作、院團發展、人才培養(yang) 、理論研究、宣傳(chuan) 普及等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積極協調省級有關(guan) 部門組成工作督查組,對市、縣(區)貫徹落實情況進行督查,把《條例》各項規定落到實處。(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