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苦再累,也要幫上海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當長江下遊的大上海保衛戰處在清零攻堅的關(guan) 鍵階段,來自長江上遊的重慶送來了強援。
“這次重慶市援滬醫療隊,是由市委、市政府組建的,也是重慶市曆年來一次性投入人數最多的市外醫療援助隊伍。”重慶市援滬醫療隊領隊、前方指揮部指揮長梅哲說。
接到援滬通知後,來自重慶25個(ge) 區、66家單位的1567人的隊伍火速集結,一天之內(nei) 就完成組建。隊伍中,有重慶最好的三甲醫院的骨幹力量,包括呼吸、重症、院感、急診、心理、兒(er) 科等全麵的專(zhuan) 業(ye) 人員。全隊近一半的人擁有中級以上職稱,還有100多人具備援鄂抗疫經驗。
在如此短時間內(nei) 集結多家單位,又是去外地抗擊疫情,怎樣才能發揮戰鬥力?“我們(men) 建立臨(lin) 時黨(dang) 委和前方指揮部,構建起明確的領導指揮體(ti) 係。”指揮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隊設有6支醫療分隊、30個(ge) 醫療小組,由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度。同時,11名黨(dang) 委委員帶頭下沉方艙醫院和駐地酒店,28個(ge)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組建起黨(dang) 員突擊隊和青年突擊隊,“嚴(yan) 密的製度安排、強大的組織動員、充足的物資保障,使我們(men) 能夠啃硬骨頭、敢打硬仗。”
第一場硬仗,就是接手4家方艙醫院。從(cong) 4月15日24時起,醫療隊接連3天接手3家鬆江區規模最大、患者最多、需求最急的方艙醫院,不久,又緊急接手第四家方艙醫院,極大緩解了感染者快速增加的壓力。“連日來,方艙累計收治超過1萬(wan) 人,出艙人數明顯增加,幾乎每天都‘出大於(yu) 入’,這說明疫情發展得到了有效控製。”醫療隊前方指揮部醫療救治組組長梅浙川說。
在方艙內(nei) ,隊員們(men) 堅持專(zhuan) 業(ye) 、耐心、細致的服務,盡力營造輕鬆、愉快、溫暖的氛圍。“有一名感染者好幾天不轉陰,心情十分低落。護士發現後,主動找他聊天,並邀請他發揮特長,幫著方艙繪製海報,很快提振了他的精神狀態。”梅浙川介紹,每家方艙都配有心理醫生,其他醫護人員也會(hui) 千方百計幫群眾(zhong) 排憂解難。
作為(wei) 一名癌症患者,進入方艙前,李女士特別擔心自己的化療問題。“醫生得知情況後,專(zhuan) 門連線重慶醫科大學附二醫院和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的專(zhuan) 家,為(wei) 我做了連線會(hui) 診,量身製定化療方案。為(wei) 配好化療藥,又找到鬆江區中心醫院專(zhuan) 程送來。我心裏的這塊大石頭終於(yu) 落了地。”李女士說。
5月2日,鬆江區2號方艙醫院,重慶市援滬醫療隊正連線後方醫院專(zhuan) 家為(wei) 患者線上會(hui) 診。
“為(wei) 幫助大家康複,我們(men) 還推動中醫藥服務全覆蓋。”醫療隊前方指揮部醫療救治組成員曾毅介紹,醫療隊在方艙醫院廣泛開展湯劑、中成藥、針灸、穴位貼敷、音樂(le) 療法等中醫藥服務。“在我們(men) 這裏,中醫藥很受歡迎,很多人主動找過來尋醫問藥。”曾毅表示,觀察發現,中醫藥在縮短新冠感染者轉陰時間、改善相關(guan) 症狀上是有療效的。
支援鬆江區實施大規模核酸采樣,是醫療隊打的又一場硬仗。醫療隊臨(lin) 時黨(dang) 委委員、前方指揮部醫療救治組成員潘傳(chuan) 波表示,時間緊、任務急、數量多,是核酸采樣的工作常態。“前兩(liang) 天,我下午2點接到通知,說傍晚就要組織采樣。於(yu) 是,我們(men) 趕緊臨(lin) 時抽調300人加班,僅(jin) 用1小時就組成了500多人的采樣隊。下午6點,隊員們(men) 準時進入7個(ge) 街鎮的500多個(ge) 采樣點,一直奮戰到淩晨1點。”
“日曬雨淋、衣服濕透、雙手浸皺,但大家從(cong) 不叫苦。”潘傳(chuan) 波動情地說,截至5月6日,重慶市援滬醫療隊已開展核酸采樣289.8萬(wan) 人次,“隊員們(men) 高效、專(zhuan) 業(ye) 、嚴(yan) 謹的服務,得到居民的高度讚賞,很多人自發送來感謝信、明信片和祝福卡,讓我們(men) 感到非常暖心。我們(men) 再苦再累,也要幫上海打贏大上海保衛戰。”
5月2日,采樣分隊彭軍(jun) 在鬆江區九亭鎮綠洲香島小區進行核酸采樣,一名小女孩主動送來明信片,背麵有手寫(xie) 的“白衣天使你們(men) 是最可愛的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