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塘蓮》:以潔淨的色彩裝點世界
傅汝新的長篇小說《一塘蓮》(花城出版社2021年9月出版)敘述生動流暢,情節平中見奇,是一位成熟小說家的老練筆墨。同時我也發現這部小說還得益於(yu) 傅汝新長年從(cong) 事文藝批評的思維優(you) 勢。他明晰的理性思考使他對人物的行為(wei) 邏輯有準確的把握,能將人物個(ge) 人命運與(yu) 曆史潮流之間的關(guan) 係處理得遊刃有餘(yu) 。小說講述的是三姊妹的不同命運與(yu) 選擇,是大曆史與(yu) 小曆史交織在一起的命運交響曲。
三姊妹生長在東(dong) 北遼南鄉(xiang) 村的一個(ge) 普通人家,父親(qin) 盧四憑著祖傳(chuan) 的炒花生米手藝,將日子過得比一般農(nong) 家要寬裕。三個(ge) 女兒(er) 雖然性格各異,但都是聽話的孩子,她們(men) 每天除幫父親(qin) 炒花生米外,還要在家裏為(wei) 營口卷煙廠卷紙煙。這樣一個(ge) 普通家庭顯然希望這個(ge) 世界平安無事,讓自己的日子不僅(jin) 能夠正常地過下去,而且還能越過越好。但是他們(men) 所麵對的大曆史是戰爭(zheng) 頻頻不斷,日本侵略者占領下的恐懼日子剛剛結束,身邊的槍炮聲再一次響起。
故事的核心是三姊妹的愛情和婚事,這也是她們(men) 的父親(qin) 最操心的事情。三姊妹因為(wei) 各自的愛情和婚事而被卷入曆史巨變的進程之中。傅汝新想表現“大曆史中普通人的命運”,看重寫(xie) 一個(ge) 普通人在大曆史的衝(chong) 擊下是如何堅守的,堅守他們(men) 雖然平凡但原初的心性。大姐盧芳嫁給了方七爺,這是當地響當當的民間傳(chuan) 奇人物;二姐盧秋曾與(yu) 共產(chan) 黨(dang) 奪取政權後的田鎮長相互愛戀;三妹盧雲(yun) 因為(wei) 被東(dong) 北民主聯軍(jun) 遼南獨立師獨立團的高團長一眼看上,從(cong) 此進入革命隊伍,成為(wei) 一名軍(jun) 人。她們(men) 的命運也因此發生改變,但傅汝新並不在改變上大做文章,而是在堅守上大做文章。盡管三姊妹的性格迥然不同,但傅汝新賦予她們(men) 同樣一顆善良之心。這可以說就是她們(men) 在一個(ge) 守正的普通家庭裏長年熏陶而成的。傅汝新以大量的筆墨來書(shu) 寫(xie) 她們(men) 的善良之心,這使她們(men) 在大曆史的強大力量麵前,有了一種自主性。她們(men) 並不是一個(ge) 被動者,也能作出主動抉擇。比如三姊妹第一次見到方七爺時,共同被他的男性氣質所吸引,認為(wei) 嫁人就應該嫁這樣的男人。但盧芳答應嫁給他做三姨太,並非豔羨他的身份和財產(chan) ,而是因為(wei) 她感恩於(yu) 方七爺豪爽幫助她的父親(qin) 治病,並從(cong) 土匪手中救出妹妹盧雲(yun) 。又如寫(xie) 她進入方宅後,因厭倦了太太們(men) 之間的算計,便絲(si) 毫不留戀這裏養(yang) 尊處優(you) 的生活,該離去時便離去。後來方七爺被捕入獄,她又不顧個(ge) 人安危為(wei) 方七爺申訴。再如寫(xie) 盧雲(yun) 參加了革命隊伍,她在艱險的戰爭(zheng) 環境中也與(yu) 高團長建立起真摯的愛情,卻又恪守著傳(chuan) 統的道德斷然拒絕了高團長一時衝(chong) 動下的魯莽行為(wei) ,從(cong) 而使兩(liang) 人的關(guan) 係有所疏遠。後來高團長連連遭遇不幸,仍然是盧雲(yun) 始終在設法營救他,牽掛著他。對於(yu) 三姊妹來說,善良是她們(men) 的天性,對傅汝新的反複書(shu) 寫(xie) ,就像是在反複擦拭,使她們(men) 的善良天性變得越來越鮮明鋥亮。
傅汝新為(wei) 小說取了一個(ge) 很特別的名字。他是把三姊妹當成蓮塘裏的三朵不染纖塵的蓮花來書(shu) 寫(xie) 的。因此他筆下的三姊妹也非常喜歡蓮花,在她們(men) 家不遠處,便有一片蓮塘,她們(men) 經常來到塘邊嬉戲,尤其當蓮花盛開時,她們(men) 便在這裏流連忘返,還會(hui) 摘幾朵蓮花養(yang) 在自己的閨房裏。在傅汝新的內(nei) 心,其實還裝著一個(ge) 更大的蓮塘,這個(ge) 大蓮塘就是當時社會(hui) ,他把那些能夠守住原初心性的普通民眾(zhong) 看成是一朵朵蓮花,在風雨飄搖的狀態下,照樣開放和凋謝。這也正是小說的思想亮點。廣大民眾(zhong) 就像是那滿蓮塘開放的蓮花,她們(men) 一朵朵出淤泥而不染,以潔淨豔麗(li) 的色彩裝點這個(ge) 世界,這便襯托出曆史偉(wei) 大變革的光彩來。小說中的三姊妹出自平凡,最後回歸平凡,她們(men) 身上有著非常可貴和可愛的品質,這是具有廣泛群眾(zhong) 基礎的人生觀和倫(lun) 理道德觀所凝聚而成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