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煉思想之魂 深紮信念之根 “青馬工程”為青年點亮信仰明燈
在4月11日舉(ju) 行的全國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2020級結業(ye) 式暨2022級開班式上,隨著250名老學員的學畢結業(ye) ,又有275名新學員入室開班,即將開啟一段嶄新的學習(xi) 之路。
自2007年“青馬工程”正式啟動實施以來,這一“傳(chuan) 承”一直延續著,未曾改變。15年來,全國各地、各級“青馬工程”累計培養(yang) 學員超過300萬(wan) 人,已成為(wei) 共青團為(wei) 黨(dang) 育人的重要工作品牌。
“不變”的另一麵是“變”。在傳(chuan) 統大學生骨幹培養(yang) 的基礎上,“青馬工程”覆蓋的青年群體(ti) 範圍不斷擴展。2019年,全國“青馬工程”在高校班的基礎上增設國企班、農(nong) 村班,2020年增設社會(hui) 組織班,2021年增設少先隊工作者班。同年,團中央啟動“青馬工程”西部計劃與(yu) 研究生支教團專(zhuan) 項,將全體(ti) 西部計劃誌願者及研究生支教團成員納入“青馬工程”培養(yang) 範疇。
“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15年來,“青馬工程”的內(nei) 涵與(yu) 外延一直處於(yu)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狀態,指引著一屆屆學員從(cong) “青馬工程”中走來,成長為(wei) 具有忠誠的政治品格、濃厚的家國情懷、紮實的理論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質,忠恕任事、人品服眾(zhong) 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
從(cong) “點燈一盞”到“照亮一片”,“青馬工程”夯實“432”培養(yang) 體(ti) 係
有這樣一組數據: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全部開展“青馬工程”,29個(ge) 省級團委在原有高校班基礎上,增設了省級國企班、農(nong) 村班、社會(hui) 組織班等班次。2021年全年,全國共有273個(ge) 地市、1434個(ge) 縣(市、區)、2398所高校、69家央企以及602個(ge) 央企二級單位開設青馬班,年度累計培養(yang) 學員94.53萬(wan) 人,充分展現了“青馬工程”作為(wei) 共青團思想引領、推優(you) 薦才重要平台的強大生命力。
2020年8月,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獲選“青馬工程”縣級試點。團大英縣委書(shu) 記何瑜佳清楚地記得,在短暫的驚喜之後,湧現在他們(men) 麵前是一連串問號:到底怎麽(me) 把“青馬工程”“432”體(ti) 係中這個(ge) 最末節做到位?培養(yang) 什麽(me) 對象?該組織他們(men) 學什麽(me) ?黨(dang) 和社會(hui) 對學員的期許又是什麽(me) ……
一連串的“未知”一度令團大英縣委深感困惑,但他們(men) 很快又明確一點:絕不能把“一串問號”做成“沒有目標的省略號”,要試點,就必須蹚出一條路!
這一年,在係統梳理全國班示範典型經驗的基礎上,團中央選取7個(ge) 省(區、市)、14個(ge) 市(州)、72個(ge) 縣(市、區)以及12家中央企業(ye) 作為(wei) “青馬工程”重點推進單位,大英縣便是72個(ge) 縣級試點之一。
作為(wei)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沒有現成的縣級試點經驗可借鑒,團大英縣委便從(cong) 研讀相關(guan) 文件入手,先了解清楚何為(wei) “青馬工程”,而後定位大英縣“青馬工程”該如何著手。
以為(wei) 黨(dang) 培養(yang) 青年政治骨幹為(wei) 根本目標,團大英縣委嚴(yan) 格學員選拔,開設“青馬工程”綜合班,並采取“理論學習(xi) +黨(dang) 性教育+履職能力提升+返崗(頂崗)實訓提升+後續跟蹤”五段式培養(yang) 方式,從(cong) 培訓多少天、安排什麽(me) 樣的課程、邀請誰來授課、到哪裏開展教學實踐等方麵進行詳細規劃。
開班之後,大英縣第一期“青馬工程”不拘一格的培養(yang) 模式和靈活多樣的教學內(nei) 容,讓學員紛紛感慨“不虛此行、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何瑜佳記得,在集中培訓結業(ye) 會(hui) 上,一名學員曾跟她說:“‘青馬’的課程安排大大出乎大家的意料,打破了以往傳(chuan) 統的‘滿堂灌’培訓模式,理論枯燥論在此自動瓦解,我對每堂課都充滿了期待,始終坐得住、聽得進、想得深。”
今年,大英縣第二期“青馬工程”已開班,團大英縣委從(cong)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一線優(you) 秀青年中遴選30人進行培養(yang) 。
“理論之於(yu) 青春,猶如陽光之於(yu) 花朵。我大學畢業(ye) 回到家鄉(xiang) 創辦木子莊園,認為(wei) 懂技術會(hui) 經營就足夠了,但是通過在青馬班學理論、講理論,我成長了許多,思想上有了主心骨,成了政策明白人,極大提振了自己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信心決(jue) 心。”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青馬工程”學員李國敬這樣感慨。
2018年,在團山東(dong) 省委統一部署下,東(dong) 營市成為(wei) 首批“青馬工程”試點,逐步建立起市縣兩(liang) 級累進式培養(yang) 體(ti) 係。
工作如何有效開展,同樣是“摸著石頭過河”。2020年,團中央等五部委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實施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工程的意見》,為(wei) 東(dong) 營市優(you) 化“青馬工程”培養(yang) 體(ti) 係提供了方向指引。
“我們(men) 確立了‘1個(ge) 目標、4張清單、N處學堂’的工作思路。”團東(dong) 營市委副書(shu) 記王海明解釋說,1個(ge) 目標即聚焦培養(yang) 青年政治骨幹,4張工作清單即全麵推行學員庫、講師團、課程表、主體(ti) 班,同時,依托青年之家創新打造了29處清新文藝的“青馬學堂”。
近年來,團東(dong) 營市委把培養(yang) 對象拓寬至各領域,聯合相關(guan) 部門組建起40人的市級“青馬講師團”,並依托山東(dong) 團校、上海團校等專(zhuan) 業(ye) 力量設計開發了五大門類44項課程,設置5類主體(ti) 班次,分層分類培養(yang) ,實行學員“一人一檔”量化評價(jia) 反饋,逐步建立起培養(yang) 目標鮮明聚焦、培養(yang) 措施科學規範、培養(yang) 方式務實管用的工作機製。
如何發揮好青馬學員的示範引領作用,做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團東(dong) 營市委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找準結合點,遴選60名優(you) 秀青馬學員誌願者組建起10條“青馬宣講專(zhuan) 列”,開展進學校、進企業(ye) 、進鄉(xiang) 村、進機關(guan) 、進網絡“五進”宣講活動。
“按照‘內(nei) 容紅正、形式新潮’的定位,學員精雕細琢講課內(nei) 容,宣講時不設主席台、不念稿子、不講空話,用‘沾泥土、冒熱氣、帶露水’的方式,通過一個(ge) 個(ge) 小切口、小故事把深邃的思想理論、宏大的政策目標講出來。”王海明說。
在全國各省(區、市)、市(州)、縣(市、區),乃至高校、央企,“青馬工程”百花齊放、各具特色。2020年,團中央確定廣西壯族自治區為(wei) “青馬工程”提質擴麵深化改革試點省區之一。如今,廣西“青馬工程”試點單位已拓展到241個(ge) ,其中設區市試點達到全覆蓋、縣級試點增加到85個(ge) 、培訓人次增加至54226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立體(ti) 培養(yang) 體(ti) 係紮實有效地建立起來。
在河北,團河北省委在傳(chuan) 統“青馬工程”基礎上,創新性提出“大青馬”概念,將培養(yang) 對象擴展至全領域青年骨幹,構建起“高校-農(nong) 村-國有企業(ye) -社會(hui) 組織-少先隊-創業(ye) 青年-新媒體(ti) -統戰-團幹部”九位一體(ti) 的分類分層培養(yang) 體(ti) 係。
2021年,團河北省委開展9個(ge) 班次的“青馬工程”培訓,累計培養(yang) 1300餘(yu) 名省級青馬學員和4萬(wan) 餘(yu) 名各級各類別青馬學員。
2010年7月,中央財經大學正式啟動“青馬工程”。12年來,11期青馬班共培養(yang) 582名學員,其中,2010級至2017級8期460名學員已順利結業(ye) ,在學3期班額共122人。如今,學校團委在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的培養(yang) 實踐中,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青年學生的鮮明個(ge) 性和成長需求,設置不同培訓內(nei) 容。
“我們(men) 將理想信念教育、學校人才培養(yang) 工作及學生個(ge) 人成長發展需求3個(ge) 方麵緊密結合起來,構建了‘主體(ti) 契合型’的青年馬克思主義(yi) 者培養(yang) 模式。”學校團委書(shu) 記高楊說,這一培養(yang) 模式包括“理想信念+專(zhuan) 業(ye) 成就”的課程體(ti) 係,“彈性學分+末位淘汰”的考評機製,以及“個(ge) 人成就+成長平台”的助推機製。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是全國首批央企“青馬工程”試點單位之一。近一年多來,航天科工矢誌不渝為(wei) 國鑄劍,堅定不移為(wei) 黨(dang) 育人,把“青馬工程”打造成自主培養(yang) 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航天青年“鑄劍”隊伍的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搭建航天特色培養(yang) 平台,依托“航天雲(yun) 課堂”線上學習(xi) 平台,開設航天“青馬工程”學習(xi) 專(zhuan) 區,開發特色教材和精品課程,打造線上綜合培養(yang) 平台;同時,以錢學森展館、航天老三線舊址、青年科創平台和創新工作室等為(wei) 教學場所,建設航天“青馬工程”線下教學實踐基地。
學習(xi) 期間,首期青馬學員專(zhuan) 門前往湖北遠安、貴州遵義(yi) 等航天三線基地,聆聽第一代航天人的奮鬥故事,找尋深山裏的家國記憶,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堅定建設航天強國的信仰信念信心。
如今,在全國,以“全國、省級、市級、縣級”“高校班已搭建起的全國、省級、高校”“國企班已搭建起的集團、二級單位”為(wei) 主體(ti) 內(nei) 容的“432”“青馬工程”培養(yang) 體(ti) 係已初顯成效,正在不斷健全和完善。
從(cong) “小課堂”到“大社會(hui) ”,“政治鍛造擺在首、急難險重衝(chong) 在前、建功立業(ye) 在基層”成為(wei) “青馬人”的底色
還有這樣一組數據:2020年、2021年兩(liang) 年內(nei) ,“青馬工程”全國高校班53名應屆畢業(ye) 生學員中有14人成為(wei) 選調生或進入公務員隊伍,12人進入複旦、南開、北航等高校成為(wei) 一線輔導員或思政教師,11人繼續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國企班中26名學員職務(職級)得到晉升,成長為(wei) 本領域前沿工作的業(ye) 務骨幹;農(nong) 村班有16名學員成長為(wei) 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19名學員作為(wei) 創業(ye) 致富帶頭人不斷帶領群眾(zhong) 挖掘新的收入增長點;社會(hui) 組織班中有21名學員帶領所在社會(hui) 組織積極投身社會(hui) 治理、誌願服務等工作,並獲得國家級榮譽;少先隊工作者班中有19名學員通過理論宣講等獲得省市級榮譽。
如今,“青馬工程”學員正在以星火之勢,在全國範圍內(nei) 為(wei) 廣大青年群體(ti) 樹立起先進典型的標杆與(yu) 奮進向上的榜樣。
從(cong) 入選“青馬工程”那一刻起,“政治鍛造擺在首、急難險重衝(chong) 在前、建功立業(ye) 在基層”已成為(wei) “青馬人”的奮鬥目標和答案。
從(cong) 2020年9月開班到2022年4月結業(ye) ,經過581天的學習(xi) ,高校班學員談思嘉的身份經曆了轉變:從(cong) 一名複旦大學在讀博士生成長為(wei) 該校馬克思主義(yi) 研究院一名思政課教師。1年多的青馬學習(xi) ,令談思嘉不僅(jin) 更好地鞏固了之前“一知半解”的理論知識,也讓他更加認定思想理論教育工作的價(jia) 值,堅定了從(cong) 事立德樹人工作的信心。
“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要做好傳(chuan) 道授業(ye) 解惑的教書(shu) 匠的本職工作,在提升開設課程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的同時,立誌成為(wei) 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談思嘉說。
高校班學員王一葦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是該校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成為(wei) “青馬學員”後,王一葦將所學馬克思主義(yi) 理論學以致用,走上學校講台,通過切身體(ti) 會(hui) 將馬克思主義(yi) 信仰廣泛傳(chuan) 播。
2021年恰逢建黨(dang) 100周年,王一葦與(yu) 19名全國班青馬學員一起,參與(yu) 錄製“青馬學員說”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主題公開課,以身言事,講述自己在黨(dang) 史學習(xi) 中領悟到的奮進力量,用宣講帶動廣大青年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讓這片古老土地上奔湧前進的紅色血液迸發得更加強烈、富有生氣。“相信在未來,我們(men) 會(hui) 一直以‘青馬’為(wei) 榮,不論在哪裏,‘青馬人’的昂揚鬥誌都是十足且持久的,那種被信仰點燃的瞬間會(hui) 被始終銘記,受用終生。”王一葦說。
少先隊工作者班學員王泉是安徽省合肥市紅星路小學一名大隊輔導員,兼任合肥市廬陽區教育體(ti) 育局團委副書(shu) 記,1年多的“青馬”學習(xi) 經曆令她至今難忘。作為(wei) 全國紅領巾巡講團成員,王泉會(hui) 奔赴全國各地給廣大青少年講黨(dang) 的故事、中國故事。王泉說,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及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等重要時刻,巡講團麵向數萬(wan) 名少先隊員,用小故事解讀大道理,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題,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願意聽的方式,把黨(dang) 的聲音傳(chuan) 遞好、把奮進力量凝聚好,把美麗(li) 的中國夢深埋進他們(men) 的信念裏。
在“青馬工程”,每一名學員都是一束微光,他們(men) 能匯聚成炬火,照亮更多地方、點燃更多夢想。
2021年7月,河南鄭州、新鄉(xiang) 等地連續發生嚴(yan) 重洪澇災害,牽動著億(yi) 萬(wan) 國人的心。麵對災情,來自河南的社會(hui) 組織班學員賈曉麗(li) 、王歡挺身而出,組織受災群眾(zhong) 開展搶險自救,聯絡協調外界各方資源開展援助,連續5天堅守在抗洪堤壩一線。同一時間,社會(hui) 組織班學員王官升連夜帶領58名誌願者、救援人員,從(cong) 大連奔赴河南,並籌集200多萬(wan) 元救災物資;學員吳億(yi) 達組織曙光救援隊緊急支援;學員胡鵬程聯係3台渣土車,在鞏義(yi) 山區協助災後重建……
賈曉麗(li) 感慨道:“1年多來,‘青馬’把我們(men) 都培養(yang) 成了群眾(zhong) 的貼心人。從(cong) 大家身上,我看到了‘青馬人’不僅(jin) 敢衝(chong) 鋒、能戰鬥,而且靠得住。也正因為(wei) 參與(yu) 其中,我深深體(ti) 會(hui) 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含義(yi) 。”
對於(yu) 農(nong) 村“青馬人”,農(nong) 村班學員、北京市門頭溝區潭柘寺鎮賈溝村第一書(shu) 記閆子墨始終覺得,“脫貧攻堅的戰場就是我們(men) 綻放青春的舞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實踐就是檢驗信仰的試驗場”。
在大有可為(wei) 的廣大農(nong) 村,一個(ge) 個(ge) 農(nong) 村“青馬人”正在脫貧攻堅、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戰場上揮灑汗水、寫(xie) 就青春。在雲(yun) 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中元村,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何儒蘋在地勢險峻的怒江流域,帶領2000名村民搬離大山、重建家園;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東(dong) 區銀江鎮阿署達村,村委會(hui) 主任鮑進芝硬是將一個(ge) 閉塞貧困到讓人想逃離的村莊,重塑為(wei) 注冊(ce) 資本上千萬(wan) 元的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集群;在廣西博白縣,桂源農(nong) 牧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入源與(yu) 牛羊為(wei) 伍,隻手打造地區增收產(chan) 業(ye) 鏈……
2021年,在全國範圍內(nei) ,央企領域內(nei) 共有3832名不同層級的“青馬工程”學員深入一線參與(yu) 國家重大工程及重點項目建設。在學習(xi) 中,國企班60名學員曾共同約定要把馬克思主義(yi) 信仰帶回經濟建設的最前沿。多年來,在“一帶一路”重大基建項目,國企“青馬人”挑燈夜戰,在冬奧會(hui) 期間,他們(men) 勇做堅強後盾,默默堅守崗位,保障著交通運輸、電力通信、物流物資的暢通。
15年來,一屆屆“青馬人”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在理論培訓中品味真理之甘,在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追尋信仰之源,在基層宣講中傳(chuan) 播青年之聲,在一線實踐中服務廣大人民。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國之大者,吾輩擔當,這就是青馬人的回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川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