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奮鬥者正青春】青春在鄉村振興的賽道奮進

發布時間:2022-05-25 15:32:00來源: 光明網

  “幫老百姓把這麽(me) 多山裏的好貨賣出去,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在革命老區湖南省永順縣塔臥鎮,“紅色掌櫃”創業(ye) 品牌負責人彭南京告訴記者,運營一年來,湘西臘肉、紅軍(jun) 茶、豆腐、山茶油、手工藝品、有機大米等特色農(nong) 貨從(cong) 這裏走出大山,發往全國各地,“紅色掌櫃”成為(wei) 老區閃亮的名片。

  在這位年輕的奮鬥者看來,最令他感到高興(xing) 的是越來越多和他一樣的年輕人返鄉(xiang) ,加入到“紅色掌櫃”團隊,和當地老百姓一起發展紅色產(chan) 業(ye) ,“這些銷售精英、帶貨主播、科技工作者的加入,為(wei) 老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一年前,依托老區的紅色底蘊和豐(feng) 富物產(chan)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彭南京開始了“紅色掌櫃”品牌創業(ye) 。他對於(yu) “紅色掌櫃”的信心源於(yu) 每一件農(nong) 貨背後的紅色故事,這些故事激勵著他不斷成長與(yu) 奮鬥。

  網友“青春的白楊”被這裏的“紅軍(jun) 茶”吸粉,定期在“紅色掌櫃”電商下單,很快就會(hui) 通過電商收到貨品。他在評價(jia) 中寫(xie) 下:“支持老區農(nong) 貨,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彭南京以“紅色掌櫃”的一款網紅產(chan) 品“紅軍(jun) 茶”為(wei) 例,講述了“紅軍(jun) 茶”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原因。永順莓茶之所以被稱作“紅軍(jun) 茶”,不僅(jin) 僅(jin) 在於(yu) 它良好的口感和功效,更在於(yu) 它背後的紅色故事。土地革命時期,賀龍領導的工農(nong) 紅軍(jun) 在永順取得“十萬(wan) 坪大捷”。大部隊向西轉移後,傷(shang) 員寄居在當地百姓家裏,老百姓用莓茶外敷內(nei) 服幫助紅軍(jun) 傷(shang) 員治愈傷(shang) 痛。自此,永順莓茶便有了“紅軍(jun) 茶”的美譽。彭南京認為(wei) ,當地富有紅色內(nei) 涵的農(nong) 貨與(yu) 塔臥這片紅色土壤一樣不同尋常,所以深受追捧。

  記者注意到,“紅色掌櫃”的農(nong) 產(chan) 品,很多都有著與(yu) 紅色相關(guan) 的記憶與(yu) 故事,這些都源自於(yu) 當地濃厚的紅色底蘊。塔臥鎮是第二次國內(nei) 革命戰爭(zheng) 時期,老一輩無產(chan) 階級革命家創建的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光榮的曆史。

  將當地紅色資源與(yu) 特色產(chan) 業(ye) 相結合,通過“紅色+產(chan) 業(ye) ”模式,推進非遺產(chan) 品和紅色品牌開發與(yu) 利用,帶動百姓致富,助力老區鄉(xiang) 村振興(xing) 。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紮根紅色沃土,投身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奮鬥者,正青春。這些青春的身影,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賽道跑出青春加速度。(光明網記者王恩慧 董騰飛)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