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強化菜場超市等公共場所疫情防控
光明日報北京5月24日電(記者張景華、董城 通訊員段雨彤) “超市、菜市場等公共場所相對密閉、人群聚集,存在較大的疫情傳(chuan) 播風險,是社區疫情防控的重點和難點,以往多起疫情都是在這些場所傳(chuan) 播和感染的。”在北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344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社區防控組專(zhuan) 家組組長吳浩呼籲,“孕婦、嬰幼兒(er) 、老人等盡量不參與(yu) 外出采購。進入菜市場、超市等公共場所時,要配合做好測溫亮碼等防疫措施,采購時全程佩戴好口罩,避免拉下口罩與(yu) 攤主溝通或品嚐進食。”
吳浩表示:“全國多個城市在疫情處置中發現,疫情肆虐時,很多小區(村)能夠一直保持無疫情狀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小區(村)卡口守得好。”當前,北京社會麵篩查仍發現散發病例,存在隱匿傳播風險。他說,對社區(村)全麵升級防控措施,嚴格24小時卡口值守,落實測溫、掃碼、查驗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等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限製人員跨區域流動,防止小區(村)外的隱匿感染者進入。同時,通過查驗核酸證明,能夠督促居民按要求參加核酸檢測,盡早篩查出隱匿感染者,實現“早發現”“早控製”。一旦出現疫情,也能夠為快速開展流調溯源、風險排查等工作提供依據。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提示,醫務人員、流調人員、檢測人員、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誌願者等一線防控人員要嚴(yan) 格做好個(ge) 人防護,防範職業(ye) 暴露風險。同時他提醒市民,與(yu) 官方公布的病例活動軌跡及東(dong) 方廣場、友誼社區、複興(xing) 路32號院、新民菜市場等風險點位有時空交集人員,接到健康寶彈窗提示人員要立即向社區報告,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指出:“在已發現的病例中,涉及多名單位內(nei) 部安保以及食堂、運維等服務保障人員。各單位要加強內(nei) 部人員管理,堵塞風險漏洞。”他表示,當前北京市疫情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不能有絲(si) 毫鬆勁鬆懈。各單位要切實承擔服務保障人員疫情防控主體(ti) 責任,建立人員信息台賬,落實日常管理製度,嚴(yan) 控人員流動聚集;要加強集體(ti) 宿舍管理,加強人員培訓教育,以涉疫風險應急處置為(wei) 指揮棒,緊盯社會(hui) 麵篩查發現的未管控病例,防止失管失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