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觀察丨網絡文學如何走出“李鬼”之困
中國版權協會(hui) 5月26日發布《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yu) 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產(chan) 業(ye) 規模達358億(yi) 元,同比增長24.1%;盜版損失規模為(wei) 62億(yi) 元,同比上升2.8%。網絡文學產(chan) 業(ye) 高速發展,同時也麵臨(lin) 盜版猖獗的“李鬼”之困,進一步加強版權保護成為(wei) 全行業(ye) 共識。
喜:“小個(ge) 頭兒(er) 大能量”網文產(chan) 業(ye) 成IP源頭
中國網絡文學經過20多年發展,已進入成熟、穩定發展階段,成為(wei) 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重要的IP源頭。
“網絡文學已經成為(wei) 文學領域的一支重要的生力軍(jun) 。優(you) 秀的網絡文學作品,不僅(jin) 能為(wei) 5億(yi) 多網絡文學讀者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產(chan) 品,也有重要的經濟效益。”中國版權協會(hui) 理事長閻曉宏表示,近年來,網絡文學呈現高質量融合發展勢頭,是版權發展和保護的重點領域。
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規模達7841.6億(yi) 元,同比增長14.7%。網絡文學的IP全版權運營影響了遊戲、影視、動漫、音樂(le) 等合計約3037億(yi) 元的市場。
“由網絡文學行業(ye) 帶動的全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相當於(yu) 網絡文學自身產(chan) 值的10倍。這其中,版權發揮了重要且關(guan) 鍵的作用。”中國作家協會(hui) 網絡文學研究院副院長肖驚鴻認為(wei) ,網絡文學深刻影響到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各領域的發展活力。版權保護既是保障網絡文學行業(ye) 繁榮興(xing) 盛的必要條件,也為(wei) 網絡文學IP全產(chan) 業(ye) 鏈開發保駕護航。“保護網絡文學版權,就是保護寶貴的創作資源、保護創作者的原創權益、保護從(cong) 業(ye) 者的創業(ye) 激情。”
憂:超8成網絡作家深受盜版侵害
網絡文學行業(ye) 快速發展的同時,始終麵臨(lin) 盜版侵權屢禁不絕的困境。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網絡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為(wei) 62億(yi) 元,已侵占網絡文學產(chan) 業(ye) 17.3%的市場份額;82.6%的網絡作家深受盜版侵害,其中頻繁經曆盜版的比例超過4成,96.6%的作家認為(wei) 盜版會(hui) 影響創作動力。
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讓盜版行為(wei) 變得更加隱蔽。盜版平台海量,侵權形式多樣,令作家不勝其擾。
中國作協黨(dang) 組成員、書(shu) 記處書(shu) 記胡邦勝指出,隨著免費閱讀模式特別是自媒體(ti) 、新媒體(ti) 平台興(xing) 起,網絡文學版權保護與(yu) 開發麵臨(lin) 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特別需要引起關(guan) 注的是網絡文學盜版已經形成龐大的產(chan) 業(ye) 鏈條。從(cong) 早期的手打複製、截圖分享、貼吧搬運,發展到如今“購買(mai) 軟件—搭建網站—宣傳(chuan) 推廣—獲取廣告—資金結算”……層出不窮的盜版行為(wei) 背後,是規模化、體(ti) 係化的黑產(chan) 鏈條。
中國版權協會(hui) 調研發現,網絡文學麵臨(lin) 盜版侵權的“三座大山”,即盜版平台、搜索引擎和應用市場已成為(wei) 網絡文學盜版侵權的主要途徑。在盜版侵蝕下,網絡文學平台麵臨(lin) 用戶流失、創作者流失等一係列問題,原創內(nei) 容生態遭到破壞,動搖了網絡文學行業(ye) 的發展根基,更侵害了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源頭的驅動力。
“盜版侵權一直是困擾我們(men) 的最大問題。我以前有些作品,在搜索引擎上能搜出上千萬(wan) 條鏈接,頂多幾百條鏈接是正版的,剩餘(yu) 全是盜版。現在,版權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人們(men) 越來越意識到版權的價(jia) 值所在。”網絡作家唐家三少說。
頂:“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創新”
近年來,政府主管部門加大版權治理力度,網絡文學平台持續打擊盜版,用戶版權意識逐步覺醒,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已邁入“政府主導、行業(ye) 自律、技術賦能”的生態共治階段。
網絡文學由於(yu) 數字化文本形態拷貝和轉錄的便捷,版權治理難點眾(zhong) 多。報告指出,相較於(yu) 版權保護已取得顯著效果的音頻、影視、遊戲等下遊領域,作為(wei) 重要IP源頭的網絡文學盜版侵權形勢仍不容樂(le) 觀。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chan) 權法研究所副所長鄭璿玉建議,應加強對優(you) 質網絡文學內(nei) 容的推廣,培養(yang) 網絡文學用戶的正版意識,建立和完善正版網絡文學產(chan) 業(ye) 運營和發展的良好生態係統,形成良性產(chan) 業(ye) 鏈。
胡邦勝建議,應抓住源頭有效打擊,斬斷盜版利益鏈條,加大懲罰力度,形成“不敢盜、不能盜、不願盜”的氛圍。
據了解,加強版權保護已成為(wei) 網絡文學全行業(ye) 的共識。在此背景下,網絡文學平台不斷升級版權保護機製,加速行業(ye) 正版化進程。業(ye) 內(nei) 首個(ge) 盜版舉(ju) 報公示平台“全民反盜版聯盟”已於(yu) 上月上線,旨在調動全行業(ye) 力量,對搜索引擎、應用市場、瀏覽器等重點侵權渠道進行集中舉(ju) 報,通過全民監督推動侵權渠道整改。平台上線以來,已收到超百位作家提交的信息,曝光2000餘(yu) 條盜版線索。
“保護版權就是保護創新。”中國版權協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孫悅說,聯合社會(hui) 各界力量,推動網文盜版全民共治,是對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的有益實踐。
記者:史競男
編輯:冷彥彥、王薇
新華社國內(nei) 部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