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問·速讀丨德國漢學家吳漠汀:中國現當代文學是理解中國的最好方式
(東(dong) 西問·速讀)德國漢學家吳漠汀:中國現當代文學是理解中國的最好方式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 萬(wan) 淑豔)“中國現當代文學是理解中國及其文化的最好方式。作家能讓讀者明白其想法,讓讀者參與(yu) 到他們(men) 的想法中來,以中國的視野觀看中國。”近日,德國漢學家、歐洲科學院院士、湖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吳漠汀在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時表示。
吳漠汀翻譯了曹雪芹、魯迅、許地山、鬱達夫、朱自清、冰心、巴金、錢鍾書(shu) 、王蒙、劉再複、賈平凹、餘(yu) 秋雨等一大批中國作家的作品。他認為(wei) ,從(cong) 世界文學角度來看,中國文學一直保持良好水平。《紅樓夢》和《阿Q正傳(chuan) 》是當時全球最佳文學作品中的代表作。今天,仍有一些優(you) 秀的中國文學作品值得讓世界看見。
過去很長一段時期,西方對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較多,而對現當代文學的翻譯和研究較少。有外國翻譯家直言:“中國當代文學在西方的處境如同沙漠。”
對此,吳漠汀認為(wei) 中國當代文學其實受到了不公待遇,因為(wei) 中國確有高質量的文學作品。在德國,非德國文學占文學總量的12.5%,中國文學隻占文學的0.3%。
為(wei) 了更好地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學,吳漠汀在德國召集一群年輕漢學家加入了一個(ge) 翻譯工作坊,平均每年大約將10本書(shu) 從(cong) 中文翻譯成德文。“十多年來,我們(men) 從(cong) 中文翻譯成德文的書(shu) 籍數量增加了一倍。”
“科幻小說、兒(er) 童文學和網絡文學是西方讀者包括歐洲讀者較為(wei) 歡迎的。”吳漠汀認為(wei) ,中西方文學交流正在增強。目前,德國兒(er) 童文學在中國的傳(chuan) 播正處於(yu) 高峰,也有越來越多中國文學作品被翻譯成外語。
在他看來,了解一個(ge) 民族、一個(ge) 國家、一種文化的最好方式就是閱讀現當代文學,作者可以帶領讀者進入其思想,讓讀者參與(yu) 他的思想軌跡,通過中國人的眼睛了解中國,打破偏見。(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