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包賽那和佟巴德瑪:草原樂手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2-05-31 10: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在內(nei) 蒙古大草原上,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men) 能歌善舞,以天為(wei) 幕布,地為(wei) 舞台,為(wei) 每一個(ge) 角落的人們(men) 送去歡樂(le) ,他們(men) 就是有著“紅色文藝輕騎兵”稱號的烏(wu) 蘭(lan) 牧騎。近日,記者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見到了一個(ge) 由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組成的家庭,聆聽了他們(men) 的故事。

  【同期】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科右前旗烏(wu) 蘭(lan) 牧騎 隊員 佟巴德瑪

  我叫(佟巴德瑪),是科右前旗烏(wu) 蘭(lan) 牧騎的一名歌唱演員。我從(cong) 事烏(wu) 蘭(lan) 牧騎演藝(工作)已經有12年了,可以說走遍了科右前旗的每個(ge) 地方,演出也得有八九百場了。因為(wei) 小時候父親(qin) 也會(hui) 經常在家裏麵拉四胡,我媽媽跟著琴聲也會(hui) 唱唱歌,也就是說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也喜歡上了音樂(le) ,後來有幸成為(wei) 了一名烏(wu) 蘭(lan) 牧騎演員。

  【解說】加入烏(wu) 蘭(lan) 牧騎隊伍的佟巴德瑪留下了許多特殊的演出記憶。有一次下鄉(xiang) 演出時,村裏有位大娘很想看節目,但是腿腳不太方便。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們(men) 就到她的家裏去表演,佟巴德瑪演唱了一首《母親(qin) 》,聽到歌聲的大娘感動得直掉眼淚,佟巴德瑪也含著眼淚唱完了這首歌曲。

  【解說】佟巴德瑪告訴記者,她的愛人也是烏(wu) 蘭(lan) 牧騎演員,在工作和生活中,兩(liang) 人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在二人的影響下,他們(men) 的兒(er) 子也對音樂(le) 產(chan) 生了濃厚的興(xing) 趣。

  【同期】包賽那與(yu) 佟巴德瑪之子 包朝力格爾

  我的爸爸媽媽大多數時間都在演出,而且特別精彩。我從(cong) 小就跟著爸爸學習(xi) 馬頭琴,媽媽教我的第一首歌就是《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現場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藍藍的天上白雲(yun) 飄,白雲(yun) 下麵馬兒(er) 跑。揮動鞭兒(er) 響四方,百鳥齊飛翔。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解說】包賽那對記者說,當初教兒(er) 子這首歌,不僅(jin) 是因為(wei) 歌裏唱的是自己的家鄉(xiang) ,更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兒(er) 子,什麽(me) 是烏(wu) 蘭(lan) 牧騎精神。

  【同期】內(nei) 蒙古自治區興(xing) 安盟科右前旗烏(wu) 蘭(lan) 牧騎 隊員 包賽那

  平常下鄉(xiang) 演出的時候,經常也會(hui) 遇到雨雪天氣,看到觀眾(zhong) 們(men) 在風雨中久久不肯離去,我們(men) 也非常感動,就算頂著雨雪,也想給他們(men) 多演一會(hui) 。

  【解說】包賽那和佟巴德瑪對記者說,他們(men) 是草原上的樂(le) 手,但烏(wu) 蘭(lan) 牧騎的身份更讓他們(men) 驕傲,未來希望兒(er) 子也能加入烏(wu) 蘭(lan) 牧騎隊伍,一家三位“草原樂(le) 手”共同為(wei) 人們(men) 送去歡樂(le) 。

  【解說】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共有75支烏(wu) 蘭(lan) 牧騎隊伍,3500名隊員。從(cong) 草原到戈壁,從(cong) 寒冬到酷暑,烏(wu) 蘭(lan) 牧騎隊員們(men) 輾轉跋涉,每年演出超過8000場,在基層農(nong) 牧區公共文化服務體(ti) 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馬知遠 包光明 內(nei) 蒙古興(xing) 安盟報道)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