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論壇·溫故】言為士則,行為世範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羅容海(北京師範大學繼續教育與(yu) 教師培訓學院副研究員)
2022年4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調研時強調,“老師應該有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自覺,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yang) ,以模範行為(wei) 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wei) 學、為(wei) 事、為(wei) 人的大先生,成為(wei) 被社會(hui) 尊重的楷模,成為(wei) 世人效法的榜樣。”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話,激勵著廣大人民教師嚴(yan) 愛相濟、潤己澤人、垂範世人。
“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出自南朝宋劉義(yi) 慶著《世說新語》開篇《德行第一》的第一則第一句,意思是說言行足以為(wei) 士人的法則、舉(ju) 世的示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對以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員為(wei) 代表的文藝工作者,對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為(wei) 代表的科技工作者,都曾提出過“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要求,如今麵對高校教師再次強調,體(ti) 現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於(yu) 知識分子承擔社會(hui) 責任和曆史使命的殷殷期望。知識分子,就是要努力做道德的高標、社會(hui) 的楷模、為(wei) 人的示範。
《世說新語》開篇就生動刻畫了東(dong) 漢名臣陳蕃(字仲舉(ju) )的士大夫氣概:“陳仲舉(ju) 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誌。”關(guan) 於(yu) 陳蕃,史書(shu) 中流傳(chuan) 了他的很多傳(chuan) 奇故事,少時居家陳蕃便聲稱:“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壯年做官則剛正不阿、禮賢下士,直言忠諫、到老不輟,被稱為(wei) “不畏強禦陳仲舉(ju) ”。晚年身居高位,卻不顧危險奮力翦滅宦官奸臣,最終身死捐軀,令人痛惜。
值得一提的是,劉義(yi) 慶眼中“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的陳蕃,在後世尤其是宋代以後有一種論調認為(wei) 陳蕃之死是無智無謀,實屬可惜,更有甚者認為(wei) 這是一種魯莽,加速了漢朝的滅亡。但事實上在離陳蕃不遠的年代,人們(men) 對於(yu) 陳蕃乃至陳蕃之死卻更為(wei) 公允。範曄在《後漢書(shu) 》中直言,陳蕃“功雖不終,然其信義(yi) 足以攜持民心。漢世亂(luan) 而不亡,百餘(yu) 年間,數公之力也”。
這也就說明,所謂“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並不是說這些賢士大夫的每一言一行,世人都需要或者都能夠複製模仿,而是說這些賢士大夫言行中體(ti) 現出來的那種精神,值得大家去認同,去發揚光大。正如文天祥在《正氣歌》中讚頌的,“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wei) 嚴(yan) 將軍(jun) 頭,為(wei) 嵇侍中血。為(wei) 張睢陽齒,為(wei) 顏常山舌。”我們(men) 學習(xi) 這些榜樣,是要學習(xi) 他們(men) 的精神,從(cong) 中汲取我們(men) 立身處世、幹事創業(ye) 的力量。
這種精神,在當代就是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從(cong) 這個(ge) 角度說,隻要自己的言談舉(ju) 止時時刻刻貫徹我們(men) 的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就能夠做到“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魯迅先生說,“我們(men) 從(cong) 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wei) 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些人是中國的脊梁。他們(men) 不是一個(ge) 人兩(liang) 個(ge) 人,而是一個(ge) 巨大的群體(ti) ,數千年來就在我們(men) 身邊。我們(men) 現在有些人說起模範就反感,不願意談論崇高,這既是一種曆史虛無主義(yi) ,也是一種看不見身邊真善美的表現。
人人都可以“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知識分子和教師尤甚。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當北京師範大學啟功教授提議把“學為(wei) 人師、行為(wei) 世範”作為(wei) 北京師範大學的校訓,就迅速得到了師生的認同。孔子說“道不遠人”“人能宏道”,無論是“言為(wei) 士則,行為(wei) 世範”,還是“學為(wei) 人師,行為(wei) 世範”,都應是當代知識分子尤其是為(wei) 人師表者的自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