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榜劇評丨荒誕幽默還是人間真實?《歡迎光臨》主創團隊這樣說……
最近熱播電視劇《歡迎光臨(lin) 》今日收官。該劇改編自鮑鯨鯨小說《我的蓋世英熊》,因劇中真實而不失浪漫的細膩表達、好笑又好哭的情節處理,收獲了不少觀眾(zhong) 的認可。然而,隨著劇情深入,有觀眾(zhong) 對男女主在家庭背景、經濟實力上的懸殊,“門不當戶不對”的愛情,男主追求女主方式以及廣場舞戲份過多等提出質疑。對此,記者采訪了編劇袁子彈、導演李雪等主創團隊人員,聽他們(men) 分享該劇的創作背景和思路。
平凡人物也有閃耀一刻
記者:你怎麽(me) 看待鮑鯨鯨的原著小說《我的蓋世英熊》?吸引你改編拍攝的原因是什麽(me) ?
李雪:我一直很喜歡鮑鯨鯨老師的作品,《失戀三十三天》《閃光少女》這些都挺棒,《我的蓋世英熊》也一樣,人物生動有趣,角度新穎。最吸引我的是,這部作品塑造了一個(ge) 理想美好的人與(yu) 人之間的關(guan) 係故事,包括同事之間的關(guan) 係,老人和年輕人之間的關(guan) 係,還有男女關(guan) 係,讓我覺得很有創作衝(chong) 動,想把這個(ge) 故事呈現出來。
記者:《歡迎光臨(lin) 》被觀眾(zhong) 稱為(wei) “輕鬆治愈的生活流佳作”。怎麽(me) 理解“生活流”?創作過程中又是如何捕捉生活細節?
李雪:首先說說“生活流”問題,之前拍情節劇比較多,而在這部劇中,情節戲沒有那麽(me) 強,都是一些小人物的工作、生活,沒有特別大的波瀾。整部劇也以時間為(wei) 主線,從(cong) 夏天到秋天再到冬天,沒有強烈的生離死別等矛盾衝(chong) 突。
在劇中許多情節都不是信手拈來,而是真實生活情節的反映。拍好生活劇,最重要的就是觀察生活,截取生活中的細節,用到自己的作品中。當然,我們(men) 不是1:1的複製,把生活白描出來,而是在此基礎上去提煉,在生活邏輯裏挖掘閃光點和戲劇性,讓故事發展下去。
記者:有網友評價(jia) ,這是一部寫(xie) “打工人”的劇。為(wei) 了真實還原“打工人”日常,劇組做了哪些準備?
李雪:前期準備階段,我們(men) 走訪了5家北京星級酒店,采訪酒店的負責人和員工,一些資深員工介紹了很多工作細節。劇中人物張光正、王牛郎、陳精典等人物角色的很多故事,都是從(cong) 這些酒店員工的講述中截取出來。比如,有不講理的客人拿煙灰缸砸人,還有遇到客人動手時員工把持什麽(me) 原則。
記者:年輕人常開玩笑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劇中張光正的人生巔峰是什麽(me) ?
袁子彈:張光正在這段愛情裏最大的收獲是繼續奮鬥的勇氣和進取的目標,在不斷的迷惘、懷疑和自我說服之間,尋找正確方向,而不是“迎娶白富美”。對於(yu) 張光正來說,他的人生巔峰不是一定要獲得成功,要賺很多錢,而是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氣,為(wei) 自己的目標去改變,能夠更誠實、更勇敢地和他人相處,這也是他和女主角心靈契合的地方。
接地氣的作品永遠不會(hui) 過時
記者:聚焦現實生活的都市生活劇占據了近幾年熒屏主流。這類題材還有哪些創新空間?
李雪:我接戲的標準是好劇本,隻要有好故事、好人物,類型不局限。我不太傾(qing) 向於(yu) 拍攝自己擅長的,而是希望能拍攝更多沒有拍過的題材。對我來說,隻要用心去感受生活,塑造鮮活的人物,哪種題材類型都不過時。隻有讓大家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觀眾(zhong) 才不會(hui) 疲憊。
記者:《歡迎光臨(lin) 》采取了比較輕鬆的生活喜劇風格,除了張光正追愛部分,還有大量筆墨寫(xie) 廣場舞大媽的“鬥爭(zheng) ”。這部分內(nei) 容是想表達什麽(me) ?
袁子彈:廣場舞是原著很重要的構成部分,我們(men) 盡最大可能保留、豐(feng) 富了這部分內(nei) 容,讓它變得更加有趣。在此之前,可能很少有電視劇會(hui) 用大篇幅來展現廣場舞。而作為(wei) 一部展現小人物的生活劇,廣場舞是這部劇的主線之一。在我們(men) 的印象中,廣場舞可能是“煩人”的代名詞,但通過這個(ge) 視角,可以更好地接近大媽們(men) ,聽聽她們(men) 的故事,看看她們(men) 的真實生活,這也是這部劇的意義(yi) 之一。
可能有觀眾(zhong) 覺得廣場舞大媽戲份過多,其實在原著中就把廣場舞和男女主的愛情結合在一起,作為(wei) 他們(men) 認識的契機,也是他們(men) 學習(xi) “愛的方式”的動力,是觸動他們(men) 的重要一環。年輕人因為(wei) 迷惘、壓力,可能會(hui) 選擇躺平和抱怨,而這群大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情,讓我們(men) 看到“夕陽紅”比一些年輕人更濃烈、更勵誌。
記者:很多人認為(wei) ,張光正和鄭有恩之間跨越階層的愛情不太現實,甚至覺得這樣的情感關(guan) 係很難討喜。你如何看待?
袁子彈:情感需求有它的特殊性和高度個(ge) 體(ti) 化,比起說跨越階層的愛情是否現實,我更看重的是人物內(nei) 在邏輯是否自洽。在不同身世背景下,兩(liang) 個(ge) 人在相處中是否會(hui) 發生火花,是否會(hui) 有愛上對方的契機,這個(ge) 至關(guan) 重要。如果遵循門當戶對的愛情觀念,劇中的情感關(guan) 係確實很難討喜,但有著很大差異的愛情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除了門不當戶不對、階層差異以外,劇中男女主的性格其實有共性和互補性,這是我們(men) 想盡力表達的內(nei) 容。在劇中,女主角愛上的不是早期莽莽撞撞的男主角,而是經過漫長相處和各種大事件的催化,逐漸變好、懂得正確表達的男主角。
不完滿的“主角”才是最真實的人設
記者:《歡迎光臨(lin) 》中男主角張光正心心念念想追到一見鍾情的女神,還鍥而不舍地成功了。這樣的角色應該有怎樣的“主角光環”?
李雪:張光正帶給鄭有恩最重要的是情緒價(jia) 值。他們(men) 兩(liang) 個(ge) 人之間的愛情沒有條條框框,不是每一條都符合了才能談戀愛,這樣沒有意外的愛情,並不是他們(men) 所追求的。在我看來,“兩(liang) 個(ge) 人互看不煩”這件事本身很難,這可能也是很多人選擇伴侶(lv) 很重要的標準。像張光正這樣,認真麵對情感和工作,在愛情的激勵下認真地生活,這就是他的“主角光環”。
記者:現在比較流行一個(ge) 詞“下頭”,指因為(wei) 一個(ge) 舉(ju) 動對一個(ge) 人失望,甚至是全盤否定。有觀眾(zhong) 覺得劇中張光正的追求方式是冒犯,拍攝中是有意識地去呈現一個(ge) 不完美的角色嗎?
袁子彈:在劇中,我們(men) 更具象地展現了張光正存在的問題。但他的善良、義(yi) 氣、共情力,也是真實存在的。生活中大部分人或許像他一樣:有頹廢、虛榮的時候,也有激動、熱血的時候。一個(ge) “好人設”是能夠引發更多人思考和討論,而不是一個(ge) 沒有瑕疵,最完美、最可愛的人物。
記者:除了張光正和鄭有恩之間的感情故事,劇中還有很多職場、社會(hui) 向的話題和啟示,你認為(wei) 整部劇的基調是什麽(me) ?
李雪:腳踏實地生活,認真對待工作和家庭,這些話雖然說起來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很難。“不要虛度年華,從(cong) 什麽(me) 時候開始努力都不晚”這是原著的理念,也是我希望通過這部劇與(yu) 觀眾(zhong) 共勉的主題。最後的劇情裏也很直白地強調了這一點:不用懈怠情緒對待生活。(記者 姚坤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