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力量守護公眾“安靜權”
記者 張晨
最高法環資庭就“噪聲擾民”訴前禁止令答記者問
6月5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汙染防治法》施行,為(wei) 解決(jue) 噪聲擾民、防治噪聲汙染提供了法治遵循。人民法院曆來高度重視噪聲侵權案件審理,注重以法治力量守護公眾(zhong) “安靜權”。今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生態環境侵權案件適用禁止令保全措施的若幹規定》(以下簡稱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正式實施,4月廣東(dong) 省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發出全國首份“噪聲擾民”訴前禁止令,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間人民群眾(zhong) 的居家學習(xi) 生活安寧。
結合全國首份“噪聲擾民”訴前禁止令的相關(guan) 情況,以及社會(hui) 公眾(zhong) 關(guan) 心的噪聲汙染矛盾糾紛解決(jue) 、環境侵權禁止令的適用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環資庭相關(guan) 負責人接受了記者采訪。
及時製止正在發生的噪聲汙染
記者:噪聲一直是困擾居民的難題。對於(yu) 噪聲汙染帶來的矛盾糾紛,法院有哪些舉(ju) 措?哪些是不同於(yu) 傳(chuan) 統訴訟的創新方式?
答:人民法院發揮訴前調解作用,包括噪聲汙染在內(nei) 的大量案件化解在萌芽,解決(jue) 在訴前。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公正審理噪聲汙染糾紛案件。在噪聲汙染防治法實施後,最高法將開展調研工作,了解實踐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適時出台相關(guan) 的司法政策或適用規則。同時發布典型案例,開展司法宣傳(chuan) 工作,提升公眾(zhong) 的法治意識。
隨著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正式實施,在噪聲汙染案件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申請人在訴訟前或訴訟中的申請,出具禁止令,及時製止正在發生的噪聲汙染。廣東(dong) 法院於(yu) 2022年4月針對播放“荒山野鬼”錄音噪聲擾民作出禁止令,正是對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的正確適用,也體(ti) 現了行為(wei) 保全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創新。
記者:廣東(dong) 省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法院為(wei) 何依據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作出禁止令,製止噪聲擾民行為(wei) ?
答:從(cong) 法律方麵判斷噪聲一般存在以下兩(liang) 個(ge) 方麵,第一,是否在特定領域,即“工業(ye) 生產(chan) 、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hui) 生活”中產(chan) 生。第二,是否造成了一定影響,即“幹擾周圍生活環境”。本案中王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居住環境受到他人播放恐怖聲音的噪聲影響,符合特定領域。李先生播放“荒山野鬼”聲音雖然並不是針對王先生,但客觀上導致王先生及家人的正常學習(xi) 生活受到嚴(yan) 重影響,符合“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的標準。故李先生播放“荒山野鬼”聲音屬於(yu) 噪聲。
李先生發出噪聲的行為(wei) 屬於(yu) “正在實施的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wei) ”,雖然發生在鄰裏之間,但因其尚未超過國家排放標準,依據民法典和當時的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均無法保障王先生的合法權益。而王先生受到噪聲侵害行為(wei) 屬於(yu) 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所規定“如不及時製止將使申請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損害的情形”,故人民法院依法及時作出噪聲侵害禁止令,及時製止了李先生噪聲侵害行為(wei) ,有效維護了王先生的合法權益。
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的出台,較好地彌補了噪聲汙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前,未超過噪聲排放標準,但給老百姓造成極大影響,不及時製止噪聲將造成難以彌補損害的行為(wei) 無法被及時禁止的漏洞。本案人民法院通過采取行為(wei) 保全措施,依法及時作出噪聲侵害禁止令,製止緊迫的生態環境領域侵權行為(wei) ,守護了老百姓在寧靜環境中生活的權利。
拓展預防性司法措施適用領域
記者:該案發出了全國第一份噪聲汙染禁止令,這個(ge) 第一“令”有怎樣的意義(yi) ?
答:廣東(dong) 法院於(yu) 2022年4月作出全國第一份“噪聲擾民”禁止令,有一定的示範意義(yi) 。該案明確了噪聲侵權可以適用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王先生受到噪聲侵害行為(wei) 屬於(yu) 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所規定“如不及時製止將使申請人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損害的情形”,故人民法院依法及時作出噪聲侵害禁止令,及時製止了李先生噪聲侵害行為(wei) ,有效維護了王先生的合法權益。
在噪聲汙染防治法正式施行前,雖然噪聲未超過排放標準,但已經造成嚴(yan) 重影響的,可以根據適用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的規定。本案中王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居住環境受到他人播放恐怖聲音的噪聲影響。李先生播放“荒山野鬼”聲音雖然並不是針對王先生,但客觀上影響王先生及家人的正常學習(xi) 生活,屬於(yu) “幹擾周圍生活環境”的情形。本案中,由於(yu) 王先生的女兒(er) 在家上網課,“荒山野鬼”的噪聲持續不斷播放,給少年兒(er) 童的身心造成的影響極其嚴(yan) 重,且需要製止該行為(wei) 的情形非常緊迫,為(wei) 了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王先生作為(wei) 其女兒(er) 的監護人,請求禁止李先生播放噪聲的行為(wei) 符合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的規定。
由於(yu) 生態環境侵害的不可逆轉性、危害後果的難以修複和長期性,預防性救濟措施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麵極為(wei) 重要。禁止令拓展了預防性司法措施的適用領域,有利於(yu) 從(cong) 源頭解決(jue) 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wei) ,及時有效防止或者減少生態環境損害影響。
多地法院作出禁止令保全措施
記者:除了噪聲領域,是否可以申請其他類型的環境侵權禁止令?
答:環境禁止令司法解釋除了適用像王先生這樣在起訴前申請法院作出的訴前禁止令外,還適用於(yu) 在訴訟過程中申請人民法院作出訴中禁止令,製止已經發生或者即將發生的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wei) 。
據不完全統計,在司法解釋施行後,四川、貴州、河南、北京等地法院也作出過生態環境侵權禁止令保全措施。比如,成都鐵路運輸第二法院四川大熊貓國家公園生態法庭作出禁止令,禁止某企業(ye)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排放未經達標處理的汙染物。北京市密雲(yun) 區人民法院作出訴前禁止令,禁止某企業(ye) 使用開煉機、密煉機生產(chan) ,產(chan) 生大氣汙染物的行為(wei) 。這些禁止令適用範圍涵蓋水、大氣、噪聲等生態要素以及林地等自然資源,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息息相關(guan)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作出禁止令保全措施,及時製止汙染環境、破壞生態行為(wei) ,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hui) 公共利益。
記者:周邊有噪聲汙染,公民應當如何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如果噪聲汙染糾紛到了法院,法院會(hui) 怎樣處理?
答:公眾(zhong) 維護自身權益的方式,根據噪聲汙染防治法第三十一條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ge) 人都有權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噪聲汙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ju) 報造成噪聲汙染的行為(wei) ;第八十六條規定,受到噪聲侵害的單位和個(ge) 人,有權要求侵權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即群眾(zhong) 在受到噪聲汙染時,可以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等負有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進行舉(ju) 報,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