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古裝偶像劇審美在線
作者:師文靜
近兩(liang) 年播出的古裝偶像大劇雖然華麗(li) 精美,但憑口碑出圈的作品幾乎沒有。觀眾(zhong) 更常討論的是大製作古裝劇接二連三地撲街。近日開播的女性古裝勵誌劇《夢華錄》,扭轉古裝偶像劇頹勢,口碑熱度持續升高。很多觀眾(zhong) 質疑,相比於(yu) 其他類型的大劇,《夢華錄》根本配不上現在的口碑高度。其實這部劇被追捧,較多地來自於(yu) 同類型古裝偶像大劇的襯托。《夢華錄》為(wei) 何突破古裝偶像劇頻被吐槽的魔咒贏得掌聲?它能成為(wei) 古裝偶像劇創作轉向的開端嗎?
終於(yu) 不是神仙虐戀,鮮活的宋人生活吸睛
按照目前的口碑熱度走勢,《夢華錄》基本上能成為(wei) 近5年來最好的古裝偶像劇。因品質不俗,觀眾(zhong) 不斷給這部劇好評,該劇也順勢營銷“劉亦菲的美顏”“柳岩把男人扔水裏”“陳曉眼神”“劉亦菲成年後首部劇”等熱門話題,讓這部劇開播就成爆款。有的觀眾(zhong) 把“報複性好評”送給劉亦菲,但劉亦菲的顏值並不是該劇大火的唯一因素。雖然這部劇依舊有大女主劇的套路和硬傷(shang) ,但優(you) 點也很明顯。
首先,這部劇不是改編自網文大IP的流水線作品,丟(diu) 掉了對觀眾(zhong) 來說已嚴(yan) 重審美疲勞、不接地氣的神仙虐戀主題,而是聚焦繁華古意的宋人生活,給觀眾(zhong) 帶來很強的新鮮感。
該劇改編自元雜劇大家關(guan) 漢卿的四折雜劇《趙盼兒(er) 風月救風塵》,對這個(ge) 經典傳(chuan) 奇的故事進行當代化創作,編製了複雜的故事線索,疊加女性、懸疑等元素,並著意刻畫宋代文人筆下的汴京生活,是一個(ge) 帶有傳(chuan) 統風雅的故事。劇中出現的女性經商、宋朝商賈盛景、宋人喝茶雅趣、宋官伎群體(ti) 等,是對宋人生活比較真實的還原。具有曆史背景又接地氣的人物、重返宋朝繁華的曆史現場,都比大製作古裝偶像劇熱衷構建的“四海八荒、六合九州”的神仙宇宙更有吸引力。
同時,《夢華錄》審美在線,細節考究:蒙蒙煙雨的江南水鄉(xiang) ,宋代極簡風格的淡雅服化道,火熱的市井生活、鄉(xiang) 野情趣,還有各種美食美物、文人雅士之風等,都有一種複古的美,與(yu) 當下傳(chuan) 統文化潮流熱相吻合。這部劇細節的考究,得到了曆史專(zhuan) 家的認可,比如劇中人站著聽審、打官司等,都符合曆史事實。
這部劇是大女主劇,在改編宋引章的劇情中,呈現出了“女孩幫助女孩”“女子貴自立”等當代女性意識。女主角趙盼兒(er) 也一心幹事業(ye) ,超越了大製作仙戀劇中口口聲聲要救蒼生,卻隻顧著三生三世虐戀的“戀愛腦”女主角們(men) 。
《夢華錄》的“香”,都是同類劇的襯托
很多觀眾(zhong) 質疑,相比於(yu) 其他類型的大劇,《夢華錄》根本配不上現在的口碑高度。其實這部劇被追捧,較多地來自於(yu) 同類型古裝偶像大劇的襯托。這兩(liang) 年雖然播出了很多“S+”製作的古裝偶像劇,但觀眾(zhong) 問得更多的是,“古裝偶像劇為(wei) 何顏值降級”“大製作劇為(wei) 何遭遇瓶頸期”“古裝偶像劇同質化還有救嗎”等問題。有流量沒口碑的古裝偶像劇如何轉型,成為(wei) 一個(ge) 值得思索的話題。
今年已有《鏡·雙城》《與(yu) 君初相識》《恰似故人歸》《且試天下》等多部古裝偶像劇播出。這些頭部古裝偶像劇都是“網文IP+頂流演員+神魔宇宙或架空言情+將就的特效服化道”的流水線製作模式,這一模式早就成了古裝偶像劇的安全招牌,穩定量產(chan) ,以數據而非口碑取勝。這些劇最大的問題是,神仙虐戀、師徒戀、雙強拯救蒼生等都是套路化的假大空故事,而且因為(wei) 按照一個(ge) 審美係統製作,或是來自同一個(ge) 創作班底,這些劇中的服裝款式和色調、濾鏡運用、特效背景等都差不多。比如,女主角們(men) 的古裝造型,在每部劇中都沒有很大的辨識度,觀感上的雷同會(hui) 大大增加觀眾(zhong) 的審美疲勞。
有統計數據顯示,近三年古裝偶像大劇絕大多數是仙俠(xia) 奇幻劇,達到及格分數的很少,頭部大劇借助明星流量、高密度營銷也能取得不錯的播放量,但作品品質都低於(yu) 觀眾(zhong) 預期,內(nei) 容和題材同質化嚴(yan) 重是最大的問題。而且近年來,“醜(chou) 男”當道的中小成本劣質劇攪局,讓古裝偶像劇審美品位降級,整體(ti) 口碑受影響。
一味地揪著網文IP不放,導致古裝偶像劇陷入創作模式化,觀眾(zhong) 也隨之審美疲勞,而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夢華錄》等向傳(chuan) 統文化回歸的古裝偶像劇,反而會(hui) 引發更大關(guan) 注。可以看出,加強原創,多維度地去挖掘接地氣、接人氣的故事,才有更大出圈的可能。在觀眾(zhong) 逐漸審美疲勞情況下,《夢華錄》也是創作者調整方向而出現的作品,這種轉向鮮活的曆史風故事的創新終於(yu) 審美在線。(師文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