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創激活千年古鎮
站在安徽省含山縣運漕鎮沿河客棧的露台上,裕溪河漕河段的全景盡攬眼中。2020年11月,運漕藝創小鎮入選安徽省級特色小鎮。含山縣和運漕鎮以“藝創”破題,致力打造一個(ge) 聚集產(chan) 業(ye) 、吸引人才、帶動旅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生活樂(le) 園”——藝創小鎮,將傳(chuan) 統的“路過看看遊”升級轉型為(wei) “文化體(ti) 驗遊”。
長江北岸,千年古鎮——含山縣運漕鎮因漕運而興(xing) ,巢湖通過漕河(如今的裕溪河)與(yu) 長江相連,而運漕鎮恰似一顆明珠鑲嵌其中,成為(wei) 咽喉要道。
三國時,魏吳兩(liang) 國在此拉鋸戰長達40多年,使小漁村成為(wei) 人氣聚集之地,有了運漕古鎮;明朝初年,大批徽州鹽商蜂擁至運漕,興(xing) 了古鎮;到清代晚期,運漕以其發達的水運交通,成為(wei) 重要的米市集散重埠,旺了古鎮。
運漕的文化千年相傳(chuan) ,至今不衰。漕運文化、碼頭文化在陸路交通不暢的年代繁盛一時;龍舟文化隨著百姓的富足,如今發展壯大;在充滿煙火味的千年古鎮上,美食文化之運漕早點最是充滿神奇和驕傲,說起煮幹絲(si) 、拌幹絲(si) 、小籠包、鍋貼餃……未曾嚐到就已滿口生津。
上世紀末,隨著陸路交通迅猛發展,運漕鎮的輝煌也逐漸淡去,如何激活千年古鎮,考驗著當地的智慧和堅韌。2013年10月,通過對國內(nei) 100多個(ge) 千年古鎮長達3年的研究,50歲的張建平下定決(jue) 心,在運漕鎮注冊(ce) 成立了安徽多創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這裏吸引他的是便捷的交通優(you) 勢和豐(feng) 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張建平說:“運漕鎮100公裏的範圍內(nei) 有7個(ge) 長三角的中心城市。運漕曆史上有800多家老字號,商業(ye) 文化發達。隻要重現它的聚集和集散功能,一、二、三產(chan) 就可在這裏得到聯動發展。”
按照“一條河,一座千年古鎮,一個(ge) 國際藝術創意區,一個(ge) 藝術創意小鎮”的規劃,含山縣和運漕鎮以徽商老字號商業(ye) 複興(xing) 、非遺製作技藝傳(chuan) 承為(wei) 切入口,以原創藝術家聚集、文化與(yu) 旅遊融合發展為(wei) 抓手,全力把運漕鎮打造成市場化、專(zhuan) 業(ye) 化、國際化的文化藝術創意產(chan) 業(ye) 示範區、中國徽商老字號和非遺製作技藝傳(chuan) 承基地。當地政府負責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的建設,其他的交給多創公司運營。
短短幾年,運漕鎮已有了“鮑義(yi) 興(xing) ”早點,“伍福和”餐飲,“洪儀(yi) 泰”“漕川”醬品,“啟雲(yun) 堂”“德昌源”“和泰祥”文化等8個(ge) 安徽省認定的老字號,這在全省的古鎮中是最多的,其中“鮑義(yi) 興(xing) 製作技藝”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並入選長三角古鎮非遺活化利用優(you) 秀案例。每個(ge) 老字號的認定成功,都在喚醒一個(ge) 個(ge) “溫暖的記憶”。
與(yu) 此同時,以原創藝術家集聚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漕川國際文化藝術創意產(chan) 業(ye) 園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2021年10月,安徽建築大學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會(hui) 員餘(yu) 進教授帶領40餘(yu) 位海外藝術家雲(yun) 集運漕,以運漕人文之美為(wei) 主題進行寫(xie) 生創作。如今,他的書(shu) 畫創作團隊已進駐運漕文創園,成立漕川畫院。安徽省陶瓷協會(hui) 副秘書(shu) 長、安徽省陶瓷新材料領軍(jun) 人張竸團隊也進駐運漕,安徽和泰祥文化藝術公司注冊(ce) 成立。這裏已成為(wei) 長三角區域高校和安徽省多所高校的寫(xie) 生基地。
談起運漕藝創小鎮的建設,運漕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守朝如數家珍。這幾年,鎮上加快公管房屋移交進度,為(wei) 多創公司對外招商提供保障。移交的公房引進了新業(ye) 態,老電影院被改造成藝術展陳空間,木業(ye) 社被老字號“啟雲(yun) 堂”作為(wei) 書(shu) 畫展陳和交流空間,“東(dong) 方紅”茶館將建成為(wei) 藝術酒肆,老醬廠將改造成為(wei) 藝術家工作室和藝術展示展銷空間。鎮上對每處公房修複後的效果和用途進行嚴(yan) 格監督,確保修舊如舊,並用於(yu) 藝創產(chan) 業(ye) 發展。
0.47平方公裏的運漕古鎮正在“脫胎換骨”,而68平方公裏的運漕鎮全域更是煥然一新。沿著萬(wan) 畝(mu) 大圩楊柳圩的外河、後河岸線打造的百裏畫廊將一個(ge) 個(ge) 旅遊資源串點成線;集鎮周圍的小司、東(dong) 範、龍塘灣等6個(ge) 村莊升級改造,形成運漕本地的“書(shu) 法家村”“畫家寫(xie) 生村”“作家創作村”等主題藝創文化村,各具特色。
不難想象,一年以後,隨著藝創小鎮主體(ti) 業(ye) 態的全麵建成,遠方的你和好友雲(yun) 集於(yu) 此,在古鎮的街巷中漫步,清晨在“鮑義(yi) 興(xing) ”早點店品嚐特色美食,白天在“德昌源”的文化論壇上聽專(zhuan) 家談古論今,在“啟雲(yun) 堂”“和泰祥”的文創園裏選購心儀(yi) 的原創作品,夜晚住在漕河邊的沿河客棧,枕著江風安然入睡,靜享時光慢下來的生活。(田斌鋒 郭 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