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音樂 飛揚夢想(為夢想奔跑)
接到北京冬奧組委的邀請時,北京山水民樂(le) 藝術團團長劉繼東(dong) 高興(xing) 極了:“這可是在國際舞台上展示民樂(le) 的魅力。”北京冬殘奧會(hui) 開幕式現場,藝術團4名隊員參加了演出。
這個(ge) 機會(hui) ,對北京山水民樂(le) 藝術團來說,既珍貴又難得。北京山水民樂(le) 藝術團是一家主要由殘障人士組成的民樂(le) 團,有7名專(zhuan) 職團員和數名兼職團員,至今已成立10年。劉繼東(dong) 說,支撐這個(ge) 民樂(le) 團堅持下來的動力就是,“堅定夢想,大家一起用音樂(le) 唱響未來。”
劉繼東(dong) 是80後,大學專(zhuan) 攻聲樂(le) ,畢業(ye) 後進入北京科技職業(ye) 學院工作,接觸到一群有藝術特長、擅長樂(le) 器的殘障學生。劉繼東(dong) 自己是殘障人士,深知殘障學生堅持多年學習(xi) 樂(le) 器,需要比普通孩子付出更多努力。這份熱愛,也可能是他們(men) 未來的謀生手段。劉繼東(dong) 下定決(jue) 心,“絕不能讓孩子們(men) 散了。”
2008年夏天,劉繼東(dong) 跟同事租了幾間平房作為(wei) 排練場地,開始組建樂(le) 團。一開始,樂(le) 團沒有知名度,也沒有演出機會(hui) 。為(wei) 了維持生計,團員們(men) 在大街上、商場裏都演出過。有段時間,樂(le) 團與(yu) 浙江一個(ge) 景區簽約進行固定演出,收入也穩定下來。然而,每日重複的演出,讓劉繼東(dong) 覺得有違成立樂(le) 團時的初衷,“沒有專(zhuan) 業(ye) 人士切磋技藝,樂(le) 團沒啥進步,我們(men) 需要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舞台。”
2012年,劉繼東(dong) 帶領樂(le) 團再次回到北京,正式改名為(wei) 北京山水民樂(le) 藝術團。樂(le) 團在郊區租了一處小院,作為(wei) 生活起居、日常排練的地方。不遠處,群山連綿起伏,水麵波光粼粼。山水民樂(le) 藝術團的團名正是取自《論語》中的“知者樂(le) 水,仁者樂(le) 山”。“希望團員們(men) 無論何時,都保持一份純粹來做音樂(le) 。”劉繼東(dong) 說。
“做一支專(zhuan) 業(ye) 的樂(le) 團。”這是山水民樂(le) 藝術團成員共同的夢想。的確,幾乎每個(ge) 團員都多次獲得過國家級或省市級的演出獎項。殘障人士合練樂(le) 器要克服許多困難,比如視障團員需要其他人幫忙讀譜,再強化記憶。然而他們(men) 堅持每天刻苦訓練,一刻不鬆懈。
近年來,樂(le) 團多次登上國家級的專(zhuan) 業(ye) 舞台,還走出國門,受邀到10多個(ge) 國家演出。“我們(men) 演奏的樂(le) 曲很受歡迎。”談及當時的場景,劉繼東(dong) 很自豪。
不久前,中國民族管弦樂(le) 學會(hui) 帶著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來為(wei) 團員作專(zhuan) 業(ye) 指導,這讓團員們(men) 喜出望外。“樂(le) 團的發展得到許多愛心人士的幫助,我們(men) 很感激,很多民樂(le) 藝術家來給我們(men) 授課、指導甚至提供演出機會(hui) 。”劉繼東(dong) 說,“我們(men) 更要自食其力,把樂(le) 團經營好,讓更多人了解民樂(le) 、愛上民樂(le) 。”
疫情防控期間,樂(le) 團把演出“搬”到了線上,在短視頻平台上開通賬號。“沒想到你們(men) 如此樂(le) 觀,奏出這麽(me) 好聽的音樂(le) ”“看到你們(men) 的努力,我也要繼續堅持下去”……網友留言讓他們(men) 更加堅定信心。怎樣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傳(chuan) 統民樂(le) 感興(xing) 趣?劉繼東(dong) 探索用民樂(le) 改編影視金曲、流行歌曲等,在線上直播演奏民樂(le) ,受到年輕人的喜愛。
劉繼東(dong) 還有一個(ge) 夢想——帶著樂(le) 團登上更多舞台,把優(you) 美動聽的民樂(le) 和永不言棄的精神帶給更多觀眾(zhong) 。(本報記者 潘俊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